顺差为什么导致本币升值(为什么贸易顺差会造成通货膨胀?)
为什么贸易顺差会造成通货膨胀?
长期大量的贸易顺差:
1、形成于经常项目下:无异于对资源型***的资源掠夺性开发
2、形成于金融和资本项目下的大量顺差会形成大量的外债负担。
无论形成于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持续大量顺差都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加,从而导致市场上的本币供应增加,而市场的劳务总量却没有变化,当*本币供应的增加直接导致物价上涨,工人工资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扩展资料
贸易顺差既影响国内经济也影响对外经济,因而,需要调整经济政策,协调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 济发展,化贸易顺差之弊为利。贸易顺差是***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化解贸易顺差之弊,需要依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将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政策的新取向是:从贸易顺差转向保持经常项目适度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经常项目适当贸易顺差,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为什么会导致本币汇率上升?
国际收支顺差,说明外汇收入增加,外汇增加则外币供大于求,则外币价值下降,反之即本币升值,即本币汇率上升
为什么一国贸易顺差导致该国汇率上升呢?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吗?_百度知...
1、贸易顺差为何会导致本币升值?原因很简单。贸易顺差意味者出口多,进口少。对应的出口收汇多,进口付汇少,在市场上收汇卖出外币多,付汇本币购买外币的比较少;两者相对冲,贸易顺差导致市场对外币的供需不平衡,市场体现净...
外汇储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首先,讲一个大前提:货币本身不是财富,而是可以用来兑换财富的欠条。
一个外国人,拿着100块钱人民币,可以理解为,***整体上欠了他价值100块钱人民币的财物。
一个***的法定货币之所以有价值,说到底是因为,可以用这种货币去兑换这个***所有用法币计价的商品和服务,就是说,货币的持有者,是因为想要得到来自于这个***的财物,因此才持有货币的。
反之,如果这个***没有任何值得别人换取的财物,那么这个***的货币就会走向贬值的道路,说到底不是因为这个***的货币本身贬值了,而是能够用这种货币所兑换的那些商品和服务变得不受欢迎了。
一种新的货币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一方面有发行准备金制度,另一方面规定可以用这种货币来缴纳税金,能用来缴税的才是真正的法定货币,所谓(货币化的)缴税,其实是公民为了获得**的公共服务,向**打的欠条,**拿到了货币,然后再在市场上采购对应的商品和服务,其实公民真正缴税缴上去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一张张的纸片。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所谓的外汇储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在理想的状态下,其实外汇储备是不存在的:甲国把自己的商品出口到乙国,换回来乙国的货币,随即用这些货币去购买乙国的商品,运回到甲国,双方实现了自己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互通有无,属于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只是作为买卖过程中的中介而存在,所谓的外汇储备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但现实世界显然要更复杂,一方面,因为各种原因,**对国际贸易和资本的流动设置了各种壁垒,导致无法达到充分的双边贸易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出于货币发行的需要,**控制的中央银行人为的储备了大量的外汇,以作为市场干预之用,这样就导致了巨额的外汇储备的出现。
外汇储备,究其本质,可以理解为,甲国把自己的财物送给了乙国,但并没有从乙国拿回等值的财物,而是让乙国给自己打了很多欠条,这些欠条就是所谓的外汇储备。更形象一点说,假设一袋子苞谷的价值等于一袋子大米,我送给了你十袋子大米,只拿回来五袋子苞谷和对应另外五袋子苞谷的欠条,后面这些欠条就是一种外汇储备。
从纯粹有形财产得失的角度,我提供出去十袋子大米,只换回来五袋子苞谷和一堆欠条,对我来说,感觉上是亏本了的;另一方面,从乙国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们只创造了五袋子苞谷的价值,但却进口了价值十袋子苞谷的大米,这就必然产生了财政赤字,一方面必须借钱才能向你购买大米,另一方面需求的不足也不利于本国的就业和提高生产率水平,因此长期来看属于一种双输的状态。
那么,既然有这么多坏处,为什么巨额外汇储备还会出现?实际上,巨额的外汇储备可以看成是**施加在本国人民身上的一种隐形税负,在完全自由的国际贸易情境中,贸易顺差会导致本币升值,从而让本币的购买力变强,持有本币的老百姓就可以购买到品质更好的进口商品;而在**控制进出口和汇率的现实环境下,人为压低的汇率导致本国消费者只能购买品质低一些的商品,同时形成巨额外汇储备。也就是说,千千万万普通消费者通过牺牲自己的利益,无形中缴纳了一笔“外汇储备税”,最终构成了外汇储备本身。
理论上,如果把全世界各个***的经济和贸易看成一个整体的话,外汇储备比较像是身体上长了一个肿瘤,阻断了正常的内部循环,一方面造成了某部分肌体的***性***耗乃至衰竭;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另外一部分肌体的供养不足乃至肌肉萎缩,总之是身体生病了的表现,而不是强壮的象征。
而在当前的现实**经济环境中,外汇储备的出现,则更多反应了一种**意志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是执政者出于某种外交、**和价值观的考虑,人为扭曲经济环境,以造成某些对自己有利的*面。短期来看,扭曲操作带来的成本前面已经说过了;长期上看,这种扭曲是否能产生利大于弊的战略性、全*性收益,则需要让时间给出答案。
人民币升值是因为贸易顺差增加吗?
二季度以后***出口超预期的正增长,贸易顺差增加。是不是导致人民币最近升值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个人认为,对这个问题要客观冷静的分析。在2014年以前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因为2014年以前,***长期以来面临双顺差,贸易大量的顺差和资本大量的流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双顺差推动人民币的升值,但是在2015年以后,这个逻辑就不成立了。
2015年是历史上***贸易顺差最高的,然后在2016—2018年***贸易顺差减少,但是恰恰在2015年,“81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了本轮的贬值。
而2019年,我国贸易顺差在前三年连续环比下跌的情况下出现了反弹,但是当年人民币汇率破7。因为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在继续升级,导致市场情绪偏空,人民币汇率终于在第四次遇到7这个关口以后应声而破。
所以从历史上看,顺差增加、减少,跟人民币汇率贬值、升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还有更具像的例子,看海关公布贸易数据的时候,外汇市场是怎么反应的。我们做了一个体力活,看2018年以来的海关公布贸易顺差当天外汇市场的反应。
我们发现,把海关公布贸易数据当天顺差同比增加的交易日挑出来以后,升、贬值是交替出现的,并不是线性的。也没有必然呈现出口正增长,贸易顺差扩大,人民币就升值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出现出口增加、贸易顺差扩大,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也不是因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主要原因是疫情的错峰效应。就是我们疫情控制住了,然后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复工复产。而海外由于疫情还没有控制住,不能够复工复产。
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一些替代效应、转移效应,有一些订单就到***来了,然后我们出口增加了。前两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我们在***的进口份额是下降的,但最近这段时间反而上升了。因为***不能够正常的生产,但是由于财政刺激,有很多钱。而且他们财政的钱不像***搞建设去了,而主要是搞投资去了,或者去帮扶企业,帮扶家庭,都发到老百姓手上了。所以***有消费能力,但是没有供给能力,没有生产,所以这部分进口变成了对***产品的进口。
马上***要过圣诞了,很多圣诞的订单实际上在印度,但是印度最近一段时间是全球疫情的震中,每天也是几万例的新感染病例,影响了当地企业的生产。9月份我们的出口超乎预期的强劲正增长,有人说就反映了一些亚洲***的订单在向***转移。这和我们汇率的高估、低估并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我们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的增加是可持续的,变成一种趋势,那么有可能意味着我们由于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我们的均衡汇率在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升值了。市场汇率也会有升值的趋势。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明年随着疫苗大规模的接种、推广,大家能更好地和病***共处。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减小,其他的***也开始复工复产,逐渐又开始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这种情况下,我们出口经营方面的优势可能就是暂时的,对货币的影响就是中性的。
为什么一国贸易顺差过大,该国的货币就要升值?
贸易顺差过大、本国货币升值、这是抑制国内通胀锝方式、否则、这个***锝人民就是一群拿着大把钞票锝穷光蛋啦、够通俗勒吧、晕…
为什么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本币汇率升值?
持续顺差意味着入账外汇不断增加。外汇多了意味着本国市场上外汇要便宜了,相对而言本币就要“贵”了,即升值了。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令人民币升值?
贸易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贸易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扩大...
人民币为何大幅贬值?对商品走势影响如何?
作者|圆圆的元师傅
投资咨询 | Z0015860
编辑 |小师妹
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贬值,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70关口后,大有直奔7.0而去的架势。续创2020年11月以来新低。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超过5%。
恰逢这段时间国内股市商品双双大跌,引发金融市场出现一定的关注。乐观的认为适当贬值有利于缓解出口企业压力,悲观的认为贬值会加速资金外流,给经济造成进一步的压力。那么,造成本轮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是什么,后续走向如何,对商品市场的影响究竟如何呢?
要弄清汇率的涨跌,我们首先要知道外汇从哪里来,到那里去。
人们往往认为外汇是我国劳动人民辛苦出口商品换取的“血汗钱”,这是因为外汇的第一大来源企业出口结汇。我们的外贸企业在国外卖了东西赚了外币,回来要到银行换成本币才能进行再生产,这部分外汇就进了***外汇储备中。
当然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也需要向外购买原材料和一些高科技产品,所以最后结余到外汇储备中的,是贸易顺差。
第二大来源来自于外资在国内的直接投资。比如特斯拉在上海投资建厂,马斯克投进来的美金也经过兑换进了外汇储备。当一个***或地区政*稳定,投资收益高,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候,就会吸引外资进入,从而增加本币需求促进本币升值。反过来的逻辑也同样成立,就会造成本币的贬值。
还有一个来源是国外的投机资金进入国内金融市场。以国内股市的***性可能大家觉得怎么会有外资傻到进来呢,但实际上在信托债券等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不少的海外资本,比如之前恒大到期应还的债券名单中就有很多外国债主。当然,外资流向也取决于收益预期,所以当美联储加息,美元资产收益增加后,也就会形成资金外逃。
从上面三大块我们就可以看出,本质上决定汇率涨跌的因素其实和商品一样,也是供求关系。对本币需求强的时候,本币就会升值,反之就会贬值。
经过梳理之后,那么这轮人民币的贬值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两点:
一是美元的加息缩表。
作为周期性的货币调节,造成当前人民币贬值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通胀高企,引发国内民众不满,美联储不得不进入加息周期。最直接的无风险利率增加,就会吸引资本从那些高风险地区撤出,然后跑回***,进而给到的就是实质资本外出。
这一因素不仅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也会造成同样的影响。我们看看这一轮欧元兑美元,从最高1.23跌到现在只有1.04,英镑兑美元也从最高1.43跌倒现在1.23附近,当然英镑和欧元近期受俄乌战争的影响也极大的加剧了贬值的幅度。那我们参考日元,同样自美元进入加息缩表周期之后,美元兑日元从115直接飙升到130。
二是疫情对国内工业产能的影响。
人民币不是美元,靠的是工业产能背书,疫情窗口期只有我们能提供稳定的工业产能,本币当时奔着6就去了,当时也是动用逆周期调节阻止了本币进一步升值,但今年疫情反复导致整个南方都深陷其中,产出受限,必然伴随着为本币背书的能力下降。
第二个问题是人民币后续汇率走向?
我国汇率市场属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调节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靠的是外汇储备。
如上图所示,我国外汇储备2014年是一个峰值,一度达到4万亿美元,而随着2019年以来,我国持续抛售美债和其他资产,截至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
目前三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可以说弹*还相当充足,5月15号,第一批下调的1%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也要释放出来了。至于后期汇率走向,更多的取决于政策想让它怎么走。
如果考虑出口,适当的贬值是有好处的,按以往的数据,人民币汇率保持在7.0左右,外贸企业效益是最好的。如果考虑到当下国际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高企,为了抑制进口原材料价格,防止输入性通胀,适当的控制汇率,也是必要的。此外上海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封控管理后,现阶段每日数据不断向好,我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势是可控的,可能逐步温和的向7.0左右靠拢,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不会失控。
最后我们谈谈人民币贬值对于大宗商品的影响。
从进口角度来看,人民币贬值会增加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进口支出,这将会推高国内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本来大宗商品大幅涨价***已经不堪重负,人民币再贬值更是雪上加霜。进口粮食肉蛋价格也会提升,输入型通胀压力非常大,CPI指数上升势必影响民众的购买力,降低民众整体生活水平和福祉。
刚刚公布的4月份国内PPI同比上涨8.0%,环比上涨0.6%。进口原材料依存度高的企业,日子将非常难过,要么寻求国产替代,要么就得被迫涨价,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石油,造纸等行业进口依存度高,以此为原料的企业受影响较大,不涨价就亏***,涨价消费者就得买单。
如果成本往下转移过程中,消费者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去消化,那也不是坏事。最坏的情况是消费者无力承担转嫁的成本,消费萎靡,导致企业商品卖不出去,出现亏***进而倒闭裁员,裁员失业又会加剧消费能力下降,不断负向反馈产生经济危机。
当然适度的贬值也有好处,好处是短期内刺激出口,相对地增强出口竞争力,外向型企业会有一波机会,因此上一周纺织板块大涨,就是这种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纺织板块沉沦了许久,终于迎来了春天,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服装纺织板块受益的同时,相应的在期货市场,我们也可以看到PTA、短纤、乙二醇这些品种,在近期价格也走出了一定的涨势。
不过事物之间的关联不是简单线性的,影响商品价格走势的因素也是多样且互相关联的。分析汇率对商品走势的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同时期其他影响商品供求逻辑或是影响市场预期的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从中分出主次很重要。
另外,理性看待汇率的正常波动,无论本币升值还是贬值,对一个***的经济而言,均有利有弊,而利弊权衡关键取决于这个***的经济强健程度、对外依赖程度和外债能力等。当下尽快控制好国内疫情,恢复经济正常运行,才是当务之急。
#有奖话题#
期货市场上永远不会缺少传奇,
像2010年那波棉花行情,
直接成就浓汤野人和叶大户两位传奇!
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期货大咖,
都是经历了一波波巨大的行情成就传奇故事!
那么,在你的交易生涯里,哪一次行情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
本期有奖话题:
哪一次行情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
下方留言,哪一次行情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
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笔记本一份
上期话题中奖名单
上期话题:交易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获奖名单:墨林老髯、周国华、萤火虫、丁宁、剑爱来不来。
恭喜上述几位朋友获奖,请在于5月19日前告知收货地址及联系方式,逾期作废
没有中奖的朋友也不要灰心,本周话题又来了哦,下方留言可参与,快来说说吧
期货品种知识大全,点击查看更多
交易基本功——技术指标详解,点击查看更多
7妹带你了解市场热点,期言巧语等你来看。
这些投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为什么贸易顺差会导致人民币升值
汇率是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是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汇率形成机制是指外汇市场交易中汇率升降同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它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汇率实际上是一国实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体现着该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经济实力,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所以,贸易顺差而进行本国货币升值,实际上是一种**利用汇率调节国际贸易收支和国内经济情况的一种经济手段。 因为汇率是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调节国际贸易收平衡,结合其形成机制,因此就会出现中美贸易中***有大量的贸易顺差时,为了调节国际收支,而进行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下降→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对于国内而言,如题当***有大量贸易顺差时,**则将美元货款作为外汇储备然后向国内厂商兑发人民币,实际上是导致国内的人民币供应量加大,在现实中为体现为对内贬值即通货膨胀——实质是货币和商品出现了供求不平衡,即货币供应量大于商品供应量,而此时适当的实行人民币对外升值,一方面可以调节国际收支,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本币的对外购买能力,扩大进口贸易量,通过大量进口的产品补充到国内市场中,直至商品和货币的供应量也能达到平衡,稳定国内市场物价水平。 当然,以上分析大部分是从理论上来看,实际中要复杂很多,效果也不能一概而论,而且任何政策措施都有滞后性。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