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道

首页 > 投资知识

投资知识

工银瑞信基金000831净值查询(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这只基金怎么样?)

2024-03-03 20:52:36 投资知识

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这只基金怎么样?

这个说吧,最近一年,鹏华动力的业绩,比工银瑞信核心价值高了10%。如果你觉得鹏华动力收益不怎么样,那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就更差了。

工银瑞信现金快线的收益怎么样?怎么查?

有工行卡吗?有的话,直接下个现金快线客户端,在上面开户就能买了。如果没有,就先去工银瑞信网站上开户,再去客户端上绑定了就能买了,当然也可以直接在网站上麦。

我去年买的工银瑞信全球通基金,为什么我现在一直在网上查不到?

去年??现在还看不到就有问题了,建议你去问问银行

***76家金控集团大起底!更新版

前言

〇、金融格*整体一览

一、银行及AMC类金控

二、央企类金控

三、保险类金控

四、地方金控

五、民营金控

资料来源:各个集团官网、机构定期报告、启信宝

前言

截至2022年4月,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获得央行受理批复的机构包括以下五家:

2021.6.4  ***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2021.6.4  ***中信有限公司

2021.8.24 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2.1.30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022.1.30***万向控股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7日,人行批准了***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具体介绍可参见《刚刚!首批金控集团正式诞生!》《首家民营金控来了!》。

需要明确的是,金控公司并非想申请就申请,必须要达到两个条件:

1、控股跨两类金融机构

控股同一类型两家金融机构没有用,只是参股或者第一大股东也不行,必须要实际控股:

商业银行(不含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

信托公司。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

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2、资产规模达到以下条件

(1)含银行表内资产要5000亿以上,或者;

(2)非银表内大于1000亿,或者;

(3)受托资产管理大于5000亿。

如果符合以上条件就必须要申请金控,如果不申请或者申请了央行不接受,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公司名称不得使用“金融控股”,但是投资控股仍然可以,且部分金融机股权需要转让出去。

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在国内外都属于全新的领域,具体由央行宏观审慎管理*负责准入和后续日常监管。但不同于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的是,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人员编制非常少(估计正式编制20-25人左右),地方没有分支机构。鉴于金控集团都是总行直管,央行对金控的准入数量会严格把关。

〇、金融格*整体一览

注意,按照此前《金控管理办法》,商业银行通过控股各类金融机构从而形成的金控,不适用于央行的金控规则,仍然受银保监会管理。因为银行类金控,在集团层面已经受到银保监会相当充分的监管约束,从资本管理、到并表要求、到关联交易管理都有充分规制。

当然也正是因为国内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的分业监管,银行类金控尽管可以拥有公募基金,基本没有券商牌照。只有国开证券是例外,中银集团通过***迂回国内成立中银国际证券。***信达控股南洋商业银行(***)。

央企金控其实主动申请的热情并不高,但由于是规则要求,所以必须要申请。央企金控的模式都是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因为央企本身有非常庞大的非金融主业,所以集团自身不可能整体转为金控。

此类金控也不属于央行定义的金控,仍然是银保监会负责监管。

地方金控是每个省**重点扶持的对象。地方**和央企态度截然不同,每个地方**都希望能申请到一张金控牌照。因为我国金融监管权是中央直属(主要是通过一行两会),地方**没有直接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权限。但是地方**通过设立本省市能控制的金融机构,至少可以拥有一定的回旋空间。就像过去的城商行和信托公司基本都是按照区域分布的。

短期来看申请,金控公司只有合规义务,短期好处有限。但是金控牌照这个资质可能有一定窗口期,长远看未来可以对新生的金融资源控制力形成一个有力的抓手。

地方金控为了满足央行关于资产规模的要求(含银行表内不低于5000亿元),多数通过对当地城商行股权重新安排(表决权委托)确保资产规模达标。此外地方金控也有可能跨省做城农商行股权并购,目前部分沿海金控也在考虑这一方案。

笔者预计,未来地方金控数量最终可能达到10-15家左右,所以可能半数省级地方金控最终无法拿到央行的金控牌照。

这里民营金控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民营金控,一类是互联网平台民营金控。

传统民营金控的身份最为敏感。之前大量的民营金控通过关联交易引发了一些风险,或者民营金控集团本身的主业风险,都导致央行对此类金控非常谨慎。

比如明天系、海航系、华信、恒大、安邦都先后出现问题。目前看传统民营金控资产规模达标,且同时控股两家以上的的确只有万向系一家。其他有控股两类以上金融机构,但是规模不符合要求。

另一类民营金控,其实更加巨无霸,主要是蚂蚁金控和腾讯金控。

一、银行类金控

***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本行成功在上交所和***联交所同日挂牌上市。全球合计969.1万公司客户和7.04亿个人客户。***工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主业、做精专业,逐步构建覆盖基金、租赁、境外投行、保险、理财、债转股、科技等领域的综合经营发展格*,战略协同效能持续提升。

境内主要控股子公司五家,分别是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1、工银瑞信拥有公募基金、QDII、企业年金、特定资产管理、社保基金境内(外)投资管理人、RQFII、保险资金管理、专项资产管理、职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人等多项业务资格,是业内具“全资格”的基金公司之一。2021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207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逾690个,管理资产总规模1.72万亿元。

2、工银租赁主要经营航空、航运及能源电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型设备的金融租赁业务,提供租金转让、投资基金、投资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等多项金融与产业服务。

3、工银安盛经营各类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及前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法律法规许可使用保险资金的业务和***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4、工银投资是首批试点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具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许经营牌照,主要从事债转股及其配套支持业务。积极稳妥推动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增量提质扩面,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集团协同,把好客户准入关,多元化拓展募资渠道。创新开展以组合式基金为载体的“总对总”合作,助力清洁能源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充分发挥股东作用,向债转股持股公司派驻董事监事。为债转股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有力支持债转股企业改革发展。

5、工银理财主要从事理财产品发行、理财顾问和咨询以及***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全面适应理财业务新规要求,推进产品净值化转型,持续深耕产品服务。理财产品规模同业率先突破2万亿元,非现金管理类、开放净值型产品占比显著提高。2021年末,工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20,218.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517.31亿元,均为净值型理财产品。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其前身***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本行2005年10月在***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39),2007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939)。本行2021年末市值约为1,753.02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第六位。按一级资本排序,集团在全球银行中位列第二。

本行为客户提供个人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投资理财等全面的金融服务,设有14,510个分支机构,拥有351,252位员工,服务亿万个人和公司客户。在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期货、养老金、投行等多个行业拥有子公司

集团在境内外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建信期货、建信养老、建信财险、建信投资、建信理财、建银国际等多家子公司。2021年,综合化经营子公司总体发展良好,业务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末,综合化经营子公司资产总额7,786.14亿元,2021年实现净利润121.86亿元。

1、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2亿元,本行、***信安金融集团和***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5%、25%和10%。经营范围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等。2021年末,建信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6,766.00亿元;专户业务规模为4,336.22亿元;旗下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资产规模2,506.07亿元。2021年末,建信基金资产总额96.29亿元,净资产78.63亿元;2021年净利润11.55亿元。

2、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10亿元,为本行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建信租赁回归租赁本源,持续推进绿色租赁、普惠租赁及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多措并举防范化解存量风险,资产质量保持行业较好水平。2021年末,建信租赁资产总额1,338.45亿元,净资产223.34亿元;2021年净利润17.85亿元。

3、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是本行2009年投资控股的信托子公司,注册资本105亿元,本行和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7%和33%。主要经营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固有业务。2021年末,建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16,977.29亿元,资产总额485.48亿元,净资产246.96亿元;2021年净利润24.27亿元。

4、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本行2011年投资控股的寿险子公司,注册资本71.20亿元,本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华旭投资有限公司和***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19.9%、16.14%、4.9%、4.85%和3.21%。建信人寿业务转型稳步推进,财务效益持续向好。2021年末,建信人寿资产总额2,714.82亿元,净资产225.15亿元;2021年净利润11.88亿元。

5、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20亿元,本行和德国施威比豪尔住房储蓄银行股份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5.10%和24.90%。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开办住房储蓄存款、住房储蓄类贷款、其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支持的保障性住房开发类贷款等业务,是一家服务于住房金融领域的专业商业银行。全年销售住房储蓄产品414.65亿元。2021年末,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资产总额312.29亿元,净资产29.01亿元;2021年净利润0.90亿元。

6、建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是本行2014年投资控股的期货子公司,注册资本9.36亿元,建信信托和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80%和20%。建信期货发挥专业特色,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各项业务稳步向好发展。2021年末,建信期货资产总额182.84亿元,净资产11.52亿元;2021年净利润0.80亿元。

7、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3亿元,本行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分别为85%和15%。建信养老深耕养老金融,助力养老事业,加强投资管理、客户服务和风险内控管理“三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金融科技“银杏工程”项目规划与实施。2021年末,建信养老管理资产规模5,289.72亿元,资产总额38.17亿元,净资产28.78亿元;2021年净利润3.16亿元。

8、建信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0亿元,建信人寿、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90.2%、4.9%和4.9%。建信财险主要经营机动车保险、企业及家庭财产保险及工程保险、责任保险、船舶及货运保险、短期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建信财险业务稳步发展。2021年末,建信财险资产总额13.04亿元,净资产4.86亿元;2021年净利润0.01亿元。

9、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270亿元,为本行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债转股及配套支持业务等。截至2021年末,框架协议签约金额累计9,370.84亿元,落地金额3,822.69亿元。2021年末,建信投资资产总额1,401.78亿元,净资产317.12亿元;2021年净利润36.13亿元。

10、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50亿元,为本行全资子公司。2021年,建信理财与贝莱德、淡马锡合资设立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其中贝莱德持有50.1%股份,建信理财持有40%,淡马锡持有9.9%,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理财产品供给。建信理财立足稳健合规经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发展,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末,建信理财资产总额185.30亿元,净资产174.47亿元;理财产品规模21,883.30亿元;2021年净利润20.62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银行是***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1912年2月正式成立,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职能。1949年以后,长期作为***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1994年改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面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发展成为本外币兼营、业务品种齐全、实力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2006年率先成功在***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银行。

本行持续完善综合化经营集团管控机制,加强综合化“强总部”建设,制定综合化发展专项规划,优化绩效评价机制,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综合经营审计管理体制,推进综合化经营数字化转型。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质效。

1、中银证券在***内地经营证券相关业务。年末中银证券注册资本27.78亿元。中银证券坚持科技赋能,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发展。深化“投行+商行”“投行+投资”“境内+境外”优势,锚定重点客群、重点行业,积极布*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战略领域,实现多项“首单突破”,推动投行业务向交易驱动型综合金融服务转型。资产管理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客户服务能力稳步增强,研究销售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2、中银基金。本行通过中银基金在***内地经营基金业务。年末中银基金注册资本1.00亿元;资产总额55.79亿元,净资产43.09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0.26亿元。中银基金稳步拓展资产管理业务,打造“全球多资产专家”品牌,已布*港股通、QDII、互认基金等多类基金产品。加强新基金发行,全年共发行新基金18只。年末资产管理规模4,993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3,983亿元,非货币理财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2,866亿元。

3、中银理财。本行通过中银理财在***内地经营公募理财产品和私募理财产品发行、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年末中银理财注册资本100.00亿元;资产总额144.29亿元,净资产130.82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6.09亿元。2021年末,中银理财受托管理规模突破1.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17%。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涵盖现金管理、固收、固收增强、混合、权益五大投资类型,覆盖主要形态、期限与策略。推出一系列“跨境理财通”、债券“南向通”主题产品,外币、跨境理财产品丰富度和产品规模行业领先。第三方代销渠道拓展取得突破,实现中银理财产品在12家其他银行机构销售,他行代销渠道获客数超百万人。大类资产配置持续优化,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余额同比增长77%。

4、中银证券。中银证券在***内地经营证券相关业务。2021年末中银证券注册资本27.78亿元。 中银证券聚焦个人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深化“投行+商行”“投行+投资”“境内+境外”优势,锚定重点客群、重点行业,积极布*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战略领域,实现多项“首单突破”,推动投行业务向交易驱动型综合金融服务转型。债券主承销规模(不含地方**债)位列行业第12名,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和净收入分别位列行业第3名、第14名。 

5、中银保险。本行通过中银保险在***内地经营财产保险业务。年末中银保险注册资本45.35亿元;资产总额137.12亿元,净资产49.20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7.71亿元,净利润3.20亿元。中银保险持续服务***发展战略,围绕集团“十四五”规划,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关税保证保险、国内贸易信用险等特色产品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响应***创新驱动战略,运用首台(套)综合险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助力***重大技术装备和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增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责任险产品供给,积极发挥保险社会治理作用。服务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为区域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7、中银资产。本行通过中银资产在***内地经营债转股及相关业务。年末中银资产注册资本145.00亿元,资产总额848.68亿元,净资产179.66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0.50亿元。中银资产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改善运营,降低杠杆率,提升企业价值。绿色金融特色彰显,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社会资金,落地风电、光伏、垃圾焚烧发电等多个新能源企业债转股项目。聚焦成长型科技企业股权融资需求,通过债转股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健康发展。打造集团风险资产重组专业平台,通过持股平台等方式协助集团有序化解不良。截至2021年末,本行累计落地市场化债转股业务1,860.68亿元,其中年内新增落地金额272.66亿元。

8、中银金租。本行通过中银金租开展融资租赁、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等相关业务。年末中银金租注册资本108.00亿元;资产总额372.14亿元,净资产106.84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0.34亿元。中银金租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业务涉及交通运输、水利环境、能源生产供应、建筑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以实际行动支持提升实体经济质效。截至2021年末,融资租赁业务累计投放超400亿元,其中绿色租赁占比28%。

9、中银消费金融。本行通过中银消费金融在***内地经营消费贷款业务。年末中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15.14亿元;资产总额543.26亿元,净资产78.62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8.44亿元。截至2021年末,已设立27家区域中心,线下线上业务覆盖全国约400个城市、900个县域,搭建“线上与线下融合,金融与科技融合”的一体化综合经营平台;贷款余额524.3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90%;线上化转型初见成效,线上贷款余额占比35.06%,比上年末提升28个百分点。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自1979年2月恢复成立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年1月,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行是***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两大定位,全面实施“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截至2021年末,本行总资产290,691.55亿元(人民币,下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71,750.73亿元,吸收存款219,071.27亿元,资本充足率17.13%,全年实现净利润2,419.36亿元。

本行拥有16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内11家,境外5家。本行已搭建起覆盖基金管理、证券及投行、金融租赁、人寿保险、债转股和理财业务的综合化经营平台。2021年,本行六家综合化经营附属机构(包括农银汇理、农银国际、农银租赁、农银人寿、农银投资、农银理财)围绕集团整体发展战略,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防控,深化行司联动,经营绩效持续改善,价值创造能力和服务集团能力不断提升。

1、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资本人民币17.5亿元,本行持股51.67%。公司业务性质: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主要基金产品有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货币型和FOF型基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资产44.38亿元,净资产40.4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6.48亿元。

农银汇理不断完善产品布*,提升投研能力,夯实风控合规管理基础,资产管理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报告期末,农银汇理拥有公募基金66只,私募基金产品92只,公募基金规模2,056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7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投资业绩保持市场前列,权益类基金全年收益率31.24%,在149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

2、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注册资本人民币95亿元,本行持股10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资产767.42亿元,净资产104.24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4.64亿元。农银租赁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县域、服务***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坚守风险底线,坚持专业经营。截至2021年末,租赁资产余额755.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1%。聚焦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及节能环保领域,全年绿色租赁投放占比达80.88%。

3、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9.5亿元,本行持股5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1,255.79亿元,净资产87.35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为8.84亿元1。农银人寿业务规模稳中有进,业务价值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21年,农银人寿总保费收入301.18亿元,同比增长11.32%。

4、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00亿元,本行持股10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1,201.85亿元,净资产247.19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8.05亿元。农银投资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场化债转股主业,在乡村振兴、绿色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困境资产风险化解等领域重点布*,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1年末,累计落地债转股项目214个,落地金额达2,600亿元,累计落地项目个数和落地规模均位居可比同业前列。

5、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注册资本人民币120亿元,本行持股10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152.38亿元,净资产150.61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7.21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本行始建于1908年,是***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近代***的发钞行之一。1987年4月1日,本行重新组建后正式对外营业,成为***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2005年6月本行在***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集团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金融租赁、基金、理财、信托、保险、境外证券、债转股等业务协同联动的发展格*,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报告期内,子公司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9.52亿元,同比增长33.51%,占集团净利润比例12.50%,同比上升2.02个百分点。报告期末,子公司资产总额5,438.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4%,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4.66%,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1、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本行全资子公司,2007年12月开业,注册资本140亿元。主要经营航空、航运及能源电力、交通基建、装备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的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深耕航空、航运、传统融资租赁等业务,主体经营指标继续位居行业前列。公司积极践行“绿色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绿色租赁资产超过120亿元,成功发行中资租赁公司首单双重认证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债券。公司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洋山特殊综保区成功落地国内金融租赁行业首单自贸区SPV跨境设备租赁创新项目;首次介入木屑船专业化细分领域,完成全球最大舱容、世界首艘采用B型舱超大型乙烷运输船交付;完成国内金融租赁行业首架全流程经营租赁客改货飞机交付。强化集团联动,深化“租赁+”业务模式推广,报告期内与集团境内省直分行联动融资规模425亿元。

2、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07年10月开业,注册资本57.65亿元,本行和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85%和15%的股权,主要经营信托贷款、投资基金信托、应收账款融资、房地产信托、证券投资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受托境外理财(QDII)、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深耕“私募投行、证券投资、财富管理、受托服务”四大战略支柱业务,经营业绩稳中有升。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6.37亿元,净资产144.78亿元,管理资产规模6,091.24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35亿元,同比增长1.39%。

3、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注册资本2亿元,本行、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65%、30%和5%,主要经营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末,公司近七年、近五年、近三年权益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行业排名分别为2/70、10/88、16/108。4只基金产品近七年收益率超过300%,4只基金产品近五年收益率超过200%,25只基金产品近三年收益率超过10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69.99亿元,净资产57.24亿元,管理公募基金规模5,4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7.86亿元,同比增长42%。

4、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本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注册资本80亿元。主要面向个人、私银、机构、同业客户发行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及混合类理财产品。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02.06亿元,净资产99.29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1.55亿元,同比增长73.61%。公司积极对接财富价值链,丰富养老、普惠客群产品线,优先满足集团内客户理财需求。报告期末,理财产品余额12,246.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43%。实现行外代销产品余额4,098.59亿元,占比33.47%,行外代销规模在理财子公司中名列前茅。

5、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10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51亿元,本行和***MS&AD保险集团分别持股62.50%和37.50%,在上海市以及设立分公司的地区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成为一家在保障型保险服务领域成长性和盈利性居领先地位的公司”战略目标,回归保险保障,强化特色经营。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930.18亿元,净资产75.96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原保费收入169.41亿元,同比增长15.48%,实现净利润9.10亿元,同比下降12.07%,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0.5%。

6、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本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100亿元,系***确定的首批试点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主要从事债转股及其配套支持业务。截至本报告披露日,银保监会已批复同意本行向该公司增资5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市场化债转股主责主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降杠杆、控风险,新增投放金额123.27亿元,项目退出金额47.11亿元,当年净增投放76.16亿元。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70.70亿元,净资产143.0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增长135.30%。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07年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租赁、信托、基金、消费金融、理财、期货、研究咨询、数字金融、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建立起境内境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跻身全球银行20强、世界企业500强。主要子公司情况如下:

1、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90亿元。截至2021年末,兴业金融租赁资产总额1,212.94亿元,负债总额1,014.59亿元,所有者权益198.35亿元。表内租赁资产余额1,142.47亿元,其中融资租赁资产1,088.64亿元、经营租赁资产53.83亿元(含转租赁)。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21亿元,营业利润30.41亿元,净利润22.50亿元。

2、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本公司持股比例为73%。截至2021年末,兴业信托资产总额686.52亿元,所有者权益224.11亿元,管理资产规模3,464.09亿元。存续信托业务规模2,740.25亿元,其中,主动管理信托业务存续规模798.06亿元,占比29.12%。主动服务绿色发展、蓝色经济、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报告期内,成功发行福建省首单碳排放权绿色信托计划和行业首单ESG主题证券投资信托;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开展合作,成立国内首个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绿色慈善信托;积极参与蓝色债券投资及绿色客户债券产品分销工作,并在支持乡村振兴领域累计投放9.52亿元。家族信托业务存量管理规模超160亿元,客户数超1,000户。

3、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本公司持股比例为90%。截至报告期末,兴业基金已在全国设立了包括上海、北京、深圳、福州在内的四家分公司,并全资拥有基金子公司——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兴业基金总资产44.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3%;所有者权益40.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9%。报告期内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12亿元,净利润4.9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3.08%。截至报告期末,兴业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规模2,540.43亿元,其中,非货基金管理规模1,543.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59%。

4、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本公司持股比例为66%。截至报告期末,兴业消费金融资产总额617.90亿元,同比增长38.67%;各项贷款余额580.56亿元,同比增长41.86%。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3.91亿元,同比增长29.78%;净利润22.30亿元,同比增长65.14%。兴业消费金融坚持深耕消费金融细分领域,将ESG发展理念融入普惠金融实践之中。

5、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兴银理财稳步推进理财业务提质增效,锻造投研、产品、风险、运营等核心竞争力,巩固固收传统优势,着力提升多资产、多策略的产品和投研能力,致力于逐步建立全能型、综合型资产管理机构。截至报告期末,兴银理财产品规模超1.35万亿元,总资产95.07亿元,净资产91.6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9.40亿元,净利润28.06亿元。

6、兴业期货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兴业期货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是***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交易结算会员单位。兴业期货下设全资控股风险管理子公司——兴业银期商品贸易有限公司,并设有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深圳等14家分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兴业期货资产总额112.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0%;客户权益总额100.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8%;资管业务规模110.31亿元;连续两年成为“A”类期货公司。报告期内开展“保险+期货”项目覆盖17个乡村振兴工作地,名义本金4.28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2008年12月改制为***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明确国开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2017年4月,“***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开发银行”,组织形式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开行注册资本4212.48亿元,股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分别为36.54%、34.68%、27.19%、1.59%。

国开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最大的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开行目前在***内地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4家二级分行,境外设有***分行和开罗、莫斯科、里约热内卢、加拉加斯、伦敦、万象、阿斯塔纳、明斯克、雅加达、悉尼等10家代表处。全行员工9000余人。旗下拥有国开金融、国开证券、国银租赁、中非基金和国开发展基金等子公司。

1、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2017年8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95亿元。2020年,公司累计债券承销金额1,145亿元,其中**支持机构债市场排名第一,成功发行湖北交投企业债(全国首单支持疫情防控企业债)等疫情防控债券11只,融资规模137.4亿元,在证监会公布的2020年分类评价结果中连续4年被评为A类券商。截至2020年末,公司总资产440.74亿元。

2、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2016年7月在***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注册资本126.42亿元。2020年,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在战略布*、业务投放、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内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业绩。截至2020年末,公司总资产3,033.3亿元,实现收入193.3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经***批准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0年6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2日,***信达在***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1359.HK),成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目前,***信达设有33家分公司(包括合肥后援基地管理中心),旗下拥有从事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平台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信达证券、金谷信托、信达金融租赁、信达***、信达投资、中润发展等。集团员工1.3万余名。

***信达立足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围绕问题资产投资和问题机构救助,着力化解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不良资产风险。截至2021年末,***信达总资产人民币15642.79亿元,全年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120.62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央金融企业。***东方前身为***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于2016年9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0年末,***东方总资产11,418.29亿元,在全国共设26家分公司,下辖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东方前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东方邦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融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12家一类子公司,业务涵盖不良资产经营、保险、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信用评级和海外业务等。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11日,注册资本512.3亿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前身是***1999年批准设立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长城资产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自成立以来,先后收购、管理和处置了***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2万多亿元,积累了丰富的资产管理处置经验,打造了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团队和经营运作技术。

目前,***长城资产服务网络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设有32家分公司,旗下拥有长城华西银行、长城国瑞证券、长生人寿保险、长城新盛信托、长城金融租赁、长城投资基金、长城国际控股、长城金桥咨询、长城国富置业等9家控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包括不良资产经营、资产管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投资等在内的“一站式、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经***批准,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于2005年8月8日在***工商行政管理总*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28.91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89.04亿元,出资比例为69.07%,财政部出资37.80亿元,出资比例为29.3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7亿元,出资比例为1.61%。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证券、基金、保险、信托、银行等行业的投资和管理。

***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央直属国有大型金融企业,是***顺应金融改革与发展趋势设立的***第一家国有“金融控股”公司,肩负着探索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历史使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关于银河系统重组改革的有关精神,在***有关部门和股东单位的指导下,科学高效运用金融控股经营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控股战略布*,积极探索进入多个金融领域,发展成为以资本市场业务为核心的、直接投融资为主要功能的金融控股集团,并成为***金融体系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更好地服务于***战略和实体经济。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二、央企类金控

***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五矿)由原***五矿和中冶集团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战略重组而成,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在202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65位,总部位于北京。

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冶(601618.SH、1618.HK)A+H两地上市公司,五矿资本(600390.SH)、五矿稀土(000831.SZ)、五矿发展(600058.SH)、中钨高新(000657.SZ)、株冶集团(600961.SH)五家内地上市公司,以及五矿资源(1208.HK)、五矿地产(0230.HK)两家***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9877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经***批准,***邮政集团公司于2019年12月正式改制为***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公司不设股东会,由财政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设立d组、董事会、经理层。公司依法经营各项邮政业务,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受**委托提供邮政特殊服务,对竞争性邮政业务实行商业化运营。

***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按照***规定,以邮政、快递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经营业务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信函寄递业务;国内和国际包裹快递业务;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业务;邮票发行业务;邮政汇兑业务;机要通信业务;邮政金融业务;邮政物流业务;电子商务业务;各类邮政代理业务;***规定开办的其他业务。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招商*集团(简称“招商*”)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位于***,是在***成立运营最早的中资企业之一。整体特点可以概括为:百年央企、综合央企、驻港央企。

2021年,招商*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362亿元、同比增长15.1%,利润总额2121亿元、同比增长21.1%,净利润1692亿元、同比增长23.4%,截至2021年底总资产11.68万亿元,其中资产总额和净利润蝉联央企第一。招商*集团成为连续17年荣获***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央企和连续五个任期“业绩优秀企业”。招商*继续成为拥有两个世界500强公司的企业,招商*集团和招商银行排位持续提升。

招商*金融板块实现了“4+N”业务布*,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直投、多种金融(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管理)等领域,打造全牌照、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强化创新引领,建设服务特色。金融板块践行“实业强国、金融报国、以融促产”理念,持续加强财富管理、金融科技、风险管控“三个能力”建设,打造万亿级养老金平台、万亿级私募平台。

1、招商*发起并作为最大股东的招商银行,是***领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较早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资本回报、资产质量、资本市场估值等指标均居国内上市银行前列。2021年,在***《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银行排名中,招商银行按一级资本位列第14位、按品牌价值位列第10位。

2、招商证券是***领先的上市证券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底,招商证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设有12家分公司和259家证券营业部,并通过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在***特别行政区,以及***、新加坡、韩国等地设有子公司,已构建起国内国际一体化的综合证券服务平台,连续14年保持A类AA级分类监管评级。

3、博时基金是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底,博时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逾1.6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剔除货币基金后,博时基金公募资产管理总规模逾5,366亿元人民币。

4、由“仁和保险”成功复牌后成立的招商仁和人寿2021年保费规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已在广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和北京市实现机构布*。招商仁和人寿持续推动“价值引领、创新驱动、科技赋能、风控保障”四大策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股东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创新特色的精品保险服务商。

2021年12月31日,***人民银行受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发起人为招商*轮船有限公司、持股100%。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在***同志支持下,由荣毅仁同志于1979年创办的。2002年***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体制改革,更名为***中信集团公司,成为***授权投资机构。2011年***中信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并发起设立了***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团将中信股份10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实现了境外整体上市。

中信集团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2021年中信集团连续第13年上榜***《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位居第115位。中信股份(SEHK:00267)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的总资产达港币106,855亿元,归属于普通股东的权益为港币7,514亿元。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综合金融板块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引领者,将打造统一金控平台,积极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金融监管政策,以客户为中心,加大融融协同、产融协同力度,不断提高金融科技实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综合金融板块子公司主要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和中信保诚等。

2021年5月28日,人民银行受理***中信有限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2022年3月17日,人民银行批准了***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发起设立,经过38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横跨金融与实业、***与内地,机构与业务遍布海内外,拥有金融全牌照和环保、旅游、健康、高科技等特色实业,具有综合金融、产融合作、陆港两地特色优势的国有大型综合金融控股集团。

光大集团在境内外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控股、光大环境、光大永年、中青旅控股、嘉事堂、***飞机租赁、光大嘉宝、光大水务、光大绿色环保等上市公司。截止2021年6月末,集团总资产达到6.38万亿元。

1、***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光大银行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月在***联交所挂牌上市。截至2021年6年末,***光大银行已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1299家,机构网点辐射全国149个经济中心城市;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布*,***分行、光银国际、首尔分行、光银欧洲、卢森堡分行、悉尼分行、东京代表处相继开业运营,***分行筹建申请获银保监会批准。

2、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上海,是***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简称“光大集团”)的核心金融服务平台之一。光大证券先后于2009年8月18日和2016年8月18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及***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788.SH/06178.HK),是一家A+H股上市券商。

3、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由***光大集团和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联合组建,为了实现更快的发展,2010年7月,经***保监会批准,光大永明人寿引进战略股东,现有股东包括***光大集团(50%)、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24.99%)、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2.505%)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12.505%),成为***光大集团控股的国有保险企业。目前,光大永明人寿的注册资本金为54亿元人民币,资本实力位于国内寿险公司前列。

4、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是2014年经***银监会批准,由***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在原甘肃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光大集团为控股股东占比51%,甘肃方股东占比49%,公司是***光大集团金融板块中与银行、保险、证券并列的核心子公司之一。

5、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大理财”)成立于2019年9月,是股份制银行中首批获准筹建、首家获准开业、首家成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6、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经***银监会(现***银保监会)批准,由***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0%)、湖北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及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各5%)共同出资,注册资本5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1,286亿元,其中租赁资产规模达到1,218亿元,稳居金融租赁行业第一梯队。租赁业务主要涵盖交通、能源、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国计民生领域,以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在航空设备、车辆设备、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一定品牌优势,并不断深化拓展“大运输、大环保、大旅游、大健康、新科技、新基建”领域,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7、光大期货有限公司(EBF),是光大证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达15亿元,拥有国内全部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席位。公司前身南都期货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首批专业期货公司之一。

2021年6月,人民银行受理***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石油”,英文缩写:CNPC)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是集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中居主导地位,在全球35个***和地区开展油气投资业务。2021年,***石油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居第四。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电网公司金融业务作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公司产融结合平台,通过强化公司系统资金管理、保险保障、资产管理等,有力支持了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金融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资产管理3大板块,涵盖10个专业金融单位,参股23家机构。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揭牌成立。2019年以来,***宝武成功联合重组马钢集团、太钢集团,实际控制重庆钢铁,受托管理中钢集团、重钢集团、昆钢公司。***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10141亿元,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纳入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宝武定位于提供钢铁及先进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和产业生态圈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宝武持续完善“一基五元”业务组合,聚焦主责主业,握指成拳、协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强化产业生态圈建设。钢铁制造业突出绿色内涵,先进材料业与其协同耦合,为用户提供综合材料解决方案。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和产业金融业依托科技赋能,以构建产业生态圈模式加强与制造业及相互间的协同支撑,加快向智慧型现代服务业转型,以服务创造价值。

其产业金融业板块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化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冶金及相关产业提供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资产管理和社会财富管理等金融综合服务,成为集团重要的支柱产业。业务组合包括:

(1)社会财富管理:专注于证券、投融资、产融结合、国际业务、信托服务等专业领域,提供综合财富管理和整体金融解决方案。

(2)资产管理:设立冶金资产管理公司,主动承接产业链上不良资产,实质推动去产能,化解产业危机。

(3)产业基金:探索更加灵活、高效、有利于吸纳社会资本、能调动各方资源的投融资模式。设立具有宝武特色的产业基金。

(4)供应链金融:规划期内布*互联网产业银行、期货牌照等,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现有金融牌照的协同功能。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授权的投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产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4家上市公司,员工逾40万人。

其非航空民品及现代服务业板块为先进制造提供高端装备和创新动力。中航产融作为金融运营平台,旗下拥有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同时,将通过收购和参股的方式涉足银行业、寿险业。

1、中航证券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性综合类券商,在巩固传统的经纪业务同时,不断地调整业务结构,承销与保荐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

2、航空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航财务为集团公司成员单位提供结算、融资、保险代理、委托投资、外汇等多品种全方位金融服务,为集团公司重点型号项目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新机型试飞、军品采购结算等重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成员单位大幅降低融资成本。

3、中航信托业务涵盖事务管理类信托、融资类信托与投资类信托,为客户提供专业理财与资产管理服务。公司坚持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专注于具有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领域,逐步创建了具有核心能力的产品与服务。

4、中航期货主营业务为国内期货经纪业务,包括商品期货经纪业务和金融期货经纪业务,通过套期保值和期现套利两大交易平台,为企业参与的套期保值业务,提供服务通道、专业咨询与培训等一体化的服务。中航期货在行业内率先完成了具有远程异地灾备功能的双容交易结算系统。

5、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是由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航空工业集团和安盟保险集团共同出资建立的中法合资保险公司。公司是国内拥有农业保险经营资格的中外资保险公司,公司将专注发展农业保险、航空保险、普通商业保险和企业集团保险等业务板块。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华润的前身是于1938年在***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联和进出口公司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资委直接监管,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2000年以来,经过两次“再造华润”,华润奠定了目前的业务格*和经营规模,现已发展成为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6大领域,下设25个业务单元,两家直属机构,实体企业近2,000家,在职员工37.1万人,位列2021年《财富》世界五百强第69位。所属企业中有8家在港上市,其中华润置地位列***恒生指数成份股。

2021年,华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692亿元,同比增加12.1%,利润总额810亿元,净利润601亿元。截至2021年底,华润集团总资产20,471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3.8%。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能)是经***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创立于1985年,因改革开放而生,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成长壮大,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一面旗帜,持续引领发电行业进步。

公司注册资本349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包括电源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

目前,公司拥有58家二级单位、480余家三级企业,5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华能国际、内蒙华电、新能泰山、华能水电、长城证券),员工13万人。

公司金融产业以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为控管母公司,旗下控股和管理10余家金融或类金融企业,业务涵盖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租赁等传统金融领域以及碳资产、私募股权管理、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领域。

公司坚持“管资本”理念,设定三级管理界面,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产业支撑作用奠定良好基础。2020年,公司金融创新功能不断增强:设立三支新能源基金,认缴规模达到240亿元;开拓权益融资新模式,试点发行80亿元有限控股型资产支持票据,推动产品标准化。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三、保险类金控

本公司为新***第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于2012年12月在***联交所上市(H股股票代码:1339),2018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A股股票代码:601319)。

本公司分别通过人保财险(于***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328)和人保***(本公司分别持有约68.98%和89.36%的股权)在***境内和******经营财产险业务;分别通过人保寿险(本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80.00%的股权)和人保健康(本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约95.45%的股权)经营寿险和健康险业务;通过人保资产(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对大部分保险资金进行集中化和专业化运用管理,通过人保养老(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开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业务,以人保投控(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作为专业化的不动产和养老投资管理平台,以人保资本(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作为聚焦债权、股权、不动产投资和保险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等另类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人保再保(本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100%的股权)开展集团内外专业再保险业务。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大型金融保险企业。2021年,集团公司合并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合并保费收入超7500亿元;合并总资产达5.7万亿元。

***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前身是诞生于1949年的原***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和***保险监督管理***会批准,原***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集团公司下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保险职业学院等多家公司和机构。2016年,***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开启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新格*。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太平”,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持续经营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太平源自太平保险、***保险、民安保险三大民族品牌,1956年根据***统一部署,***保险、太平保险停办国内业务,专营***和海外保险业务。1999年所有境外国有保险机构划归***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是我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险企业。2001年以太平品牌在境内复业。2009年统一“中保”“太平”“民安”三大品牌,更名为***太平保险集团公司。2012年列入中央管理,升格为副部级金融央企。2013年完成重组改制和整体上市,正式更名为***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太平总保费达2175亿元,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87万亿元,已经成为一家拥有50多万名内外勤员工、24家子公司和2000余家各级营业机构的大型跨国金融保险集团,经营范围涉及***内地、******、******、欧洲、大洋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和地区,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再保险、再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互联网保险、资产管理、证券经纪、金融租赁、不动产投资、养老医疗健康产业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太平保险业务经营体系较为完备,也是国际化特色最为鲜明的中资保险机构。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在各级**及监管部门、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长为我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平安也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之一,目前集团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保险集团。

***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坚持“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的理念,持续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并深度应用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城市服务”生态圈,为客户创造“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品牌体验,让客户的金融生活“省心、省时又省钱”,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向股东提供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本公司是***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首家在上海、***以及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公司围绕保险产业链,通过旗下子公司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财富规划以及资产管理等产品和服务。

公司主要通过太保寿险为客户提供人身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保产险、太平洋安信农险为客户提供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平洋健康险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险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太保资产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以及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通过长江养老从事养老金管理及相关资产管理业务;本公司还通过国联安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2021年,全国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4.49万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人身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3.12万亿元,同比增长5.0%;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按原保费收入计算,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分别为***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和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财险、寿险、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保险集团,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40.22亿元,总部设在北京。旗下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主要依靠自身盈利积累投资建立,目前都已成为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企业。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北京,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涵盖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的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拥有泰康人寿、泰康资产、泰康养老、泰康健投、泰康在线等子公司。业务范围全面涵盖人身保险、互联网财险、资产管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医疗养老、健康管理、商业不动产等多个领域。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图表数据来源:启信慧眼·金融版

四、地方金控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当时市国资*的事业单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2001年4月,与原北京市境外融投资管理中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重组,成为专门从事资本运营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职能是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保证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实现保值增值。北京国资公司成立以来,在重大产业项目投融资、组织资源服务首都发展、重要资产管理运营等方面开拓进取,形成了金融、节能环保、园区开发与运营管理、文化体育、信息服务五大产业板块。北京国资公司国内信用评级AAA级,国际信用评级A级,已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国有投资控股集团。

作为金融业资产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市管国有企业,北京国资公司主动发挥金融业优势,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涉及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产权交易、担保与再担保、融资租赁、不良资产处置等主要金融领域。作为北京信托的第一大股东,瑞银证券的中方第一大股东,北京银行的中方第一大股东,以及北京农商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北京国资公司在首都金融行业充分发挥着国有资本的基石、引领和放大作用。

2021年8月23日,***人民银行受理了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发起人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3月17日,人民银行批准了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泰达控股”)成立于1984年12月,系开发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2012年转由市国资委监管。2020年10月,天津***市**按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协同的原则,将津联控股实质性并入泰达控股。泰达控股将围绕城市综合开发、金融和高端制造,建设成为服务重大***战略、助力天津产业发展、推动产融城深度结合的一流跨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泰达控股坚决履行作为市属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国有资本可持续价值增长、跨境国有资本运营、天津国企改革重组、新冠疫情防控、区域投资环境建设和构建健康稳定的区域金融环境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拥有3家AAA信用评级主体和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始终坚持d建引领,推动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紧扣“第二财政”总定位,积极打造**产业基金运作与管理、金融资本投资与运营、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大主业板块。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1850亿元,净资产957亿元,位居全国省级国有金控企业前列。

**产业基金运作与管理板块。以351亿元省产业基金为核心,积极引进***级大基金,高效集成***省市县四级资源,联动“投贷保担”合作机构,拓展产业基金招商方式,创新实施战略类、技术类、效益类项目分层分类投资管理,推进“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协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助力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金融资本投资与运营板块。公司不断提升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能力,全面布*银行、证券、期货、基金、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7大金融主牌照,同时持有浙江省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浙江股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类金融股权。深入贯彻“大平安”理念,积极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促进企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板块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着力推进“数字浙金”建设,积极打造“政采云”平台、天道区域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产业基金投资管理平台等金控标志性平台,大力拓展金融科技应用新场景,协同政银企、产投融等各方力量,形成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滚雪球效应,助力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切实服务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实施。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浙江省国资委下属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8年,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完成资产重组后,公司成为一家拥有信托、期货、保险、融资租赁、基金投资与管理、财富管理等多项金融业务的控股集团,实现了从传统外贸企业到浙江省省属国有上市金控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在金融板块,公司通过浙金信托、大地期货、中韩人寿、国金租赁、东方产融、般若财富、东方嘉富等金融和投资类子公司开展业务,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资产管理服务;此外,公司还持有永安期货(833840)、华安证券(600909)、硅谷天堂(833044)等企业股权。目前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39家,参股公司20余家,核心业务涉及金融、类金融及国内外贸易等领域。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注册资本50亿元,是市**直属国有企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11.3亿元,增长18.6%,利润总额28.5亿元,增长11.1%,净利润22亿元,增长11.4%,期末资产总额820.8亿元,净资产总额292.1亿元,主要经营指标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维持中诚信AAA国内信用评级和惠誉BBB+、标普BBB国际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根据“金融产业+实体产业+数字产业”战略规划,按照**部门牵头、集团投资建设运营原则,集团公司积极参与“数智杭州”建设,组建金投数科、市民卡公司、金投健康、杭州征信、金投行、金投保险经纪、城市通交通卡等专业子公司,高质量建设运营杭州城市大脑APP、杭州市民卡APP、舒心就医、智慧医疗、智慧医保、钱江分、杭州e融、杭州人才码等数字服务平台,平台个人用户规模超1000万、小微企业用户规模超15万家,布*第三方支付、网络小贷、企业征信、保险经纪等牌照,构建起以数字公共服务为基础的金融科技生态链,累计金融服务交易规模超千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0年4月集团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0亿元,是上海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市**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和上海重大战略,聚焦金融控股、投资与资产经营管理两项核心主业。

目前,集团持有60%市属金融机构地方国有权益,是浦发银行、国泰君安、上海农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是***太保主要股东,是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公司等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重要股东,设立金浦、国和、赛领、科创、国方等产业基金品牌。截至2021年9月末,集团总资产2589.34亿元,净资产1817.7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5.20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国元金控集团是以金融业为主体的安徽省属国有独资大型投资控股类企业,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省属金控集团,也是牌照最为齐全的安徽省国资金融平台。经营范围包括:经营***授权的国元金控集团及其所属全资、控股企业的全部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投资控股、资本经营、资产管理、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投资咨询;***法律法规许可的其他业务。截至2021年12月底,国元金控集团总资产1458亿元,净资产506亿元,分别增长到成立之初的14.6倍、16.9倍,受托管理资产(AUM)规模超4000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70亿元,为实体经济提供投融资超1.5万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底,国元旗下拥有参控股公司358家,其中上市或上市过会企业47家;旗下控股公司累计拥有境内外营业网点2.3万个,并拥有全球客户超过8000万人/户次。国元全方位全链条构建起包括证券、信托、保险、期货、股权托管交易、公募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保险经纪、保理、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典当、互联网金融、酒店、物业、置业等系列多元业务体系。

旗下国元证券是安徽金融首家、全国第五家上市券商,拥有长盛基金、国元期货、国元国际(***)、国元股权投资、国元创新投资等重要子公司,在全国各省(市)设有147个营业网点,12次获得行业A类评级,为安徽省超半数上市企业提供IPO和再融资等服务;国元信托是***信托业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唯一一家省级信托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行业领先,20年来累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超1.1万亿元,为投资者实现近千亿元信托投资收益;国元保险是安徽省第一家地方法人保险机构,也是全国第四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被誉为“全国农业保险的一面旗帜”,累计为近6亿户次提供约68万亿风险保障。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兴泰控股成立于2002年,经市国资委授权经营合肥市国有金融资产,代表***、市**建立和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是在全国成立较早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2007年,作为我省仅有的两家金融控股公司之一,被央行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监测范围。集团公司目前注册资本70亿元,主体信用等级AAA。业务范围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募基金、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典当、资产管理、小额贷款、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海外投融资、互联网金融、商业保理、金融服务外包、股权交易、金融科技、特色小镇建设运营等18个领域,控股、参股29家公司。截至2021年3月31日,总资产:560.80亿元,所有者权益:266.73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是江苏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主要从事省**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经营、转让,企业托管、资产重组、管理咨询等业务,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300亿元。国信集团拥有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SZ.002608)、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SH.603693)、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SH.600287)等3家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末,集团总资产1968亿元,净资产1036亿元;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利润总额80.5亿元。

江苏省国信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依托功能和资源优势,发展形成了能源(包括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金融、新兴产业投资、贸易、社会事业等五大业务板块。国信集团是江苏省内最大的地方能源投资主体,坚持发挥全省能源供应主渠道作用,逐步建立了“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电力、天然气和新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已投产控股装机总容量1847万千瓦,投运天然气管道550公里,目前江苏全省约50%的电力供应来自国信控参股电厂、约15%的天然气供应来自国信天然气公司。

产融结合是国信集团的一大独特优势,国信集团拥有信托、融资性担保、期货、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其中信托业务综合实力排名省内第一、位居行业前列,信托资产规模逾3700亿元。国信集团服务金融强省战略,参与组建了华泰证券、江苏银行、紫金保险、利安人寿等省级地方金融机构,均为第一大股东。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1年,经省**核准,由市**批准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职能。2003年,***市**明确将国发集团建成以金融投资为主业的国有控股公司。国发集团积极发挥地方金控平台作用,现已发展成为集多个金融业务板块为一体的市属综合金融投资集团。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南京市属金融投资集团,组建于2012年6月,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成立以来,集团始终坚持“金融+科创”双轮驱动战略,坚守“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方向,着力推动金融、投资、科创生态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创新、资本促进产业发展力度,全方位助力南京建设“引领性***创新型城市”,为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紫金投资集团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地方金融企业的资本投入,业务范围已涵盖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担保、小贷等金融产业,形成金融“全牌照”优势。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联集团、集团”)成立于1999年5月8日,前身为设立于1992年的无锡市国有资产投资开发总公司,是市**出资设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和授权经营试点企业(与国发资本一体化运营),注册资本83.91亿元。2021年,集团完成营业收入24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84亿元。截至2021年末,集团总资产1620亿元,净资产500亿元。

历经20余年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国联集团基本形成了金融服务、实业经营和投资运作三大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地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旗下拥有证券、期货、人寿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拥有资产管理、融资担保、产权交易等类金融机构,参股无锡农商行、江苏银行等5家地方法人银行,累计管理金融资产规模6000多亿元。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于2015年9月正式组建成立,是江西省**直管企业,注册资本金50.65亿元,为江西省首家国有全资金融控股集团。自组建以来,省金控集团秉持***省**对其“江西省省属地方金融机构的投资主体和金融资产的管理平台,做大做强江西地方金融板块的主力军和龙头企业”的定位和宗旨,紧跟***省**决策部署,目前已控股或参股江西银行、赣州银行、恒邦保险、瑞奇期货、江西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江西省金控融资租赁公司、江西省金控基金等17家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金融牌照全覆盖,成为我省地方金融业态最全、业务领域最广的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

境内主要控股参股持牌金融机构:

渝富成立于2004年,是经重庆市**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地方国有独资综合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前10年主要履行土地、债务、资产重组和战略投资职能。2014年,市**确定渝富改组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2018年,渝富成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试点单位。2020年3月,***深改委审定渝富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方案,确定渝富为以金融股权为主的持股平台、以战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