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建筑不能超过大成殿吗(曲阜孔庙大成殿)
曲阜孔庙大成殿
大成殿正中的“大成殿”三字,苍劲有力,但为何成字少一点?众说纷纭,有说:乃制匾者忘镌刻,或刻上不牢而脱落之;更有故事云:乃精心设计不嵌上之,其意是让本县后人中状元,才有资格破笔点就。而本县至今仍无状元,故而此点缺之,更有甚者曰:此为错别字,各持己见,无能考证,原因可能有三:一、如故事所云:留缺一点,为激励后人,认真读书,求取功名,奋发图强,完璧点就。二、决不是牢而不固,久而掉之,更谈不上错别字。三、据考证推测,应为阳明先生特意书之,因先生乃当时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学识渊博,谦虚谨慎;应为:“余乃设县者,无格题此书,怕人玄耀,故而少点;大成之殿乃孔圣之殿,应让高己之官题书,或让后圣贤者补之,以增光辉”。
我国三大古建筑大殿,是指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和泰山的天贶殿。
正确
曲阜为什么不能建高楼
1.曲阜市***在建国以后出台了一项规定,即曲阜老城区内所有建筑的高度不允许超过孔庙大成殿,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景观外貌。2.曲阜市将孔子奉为至高无上的圣人,认为其他建筑要低于大成殿,以示尊重。以上就是曲阜不...
古建筑|文庙:曲阜孔庙
●中文名称: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英文名称:TempleofConfucius,Qufu
●批准时间:1994.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关于孔子: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一生艰辛探索的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了当时社会,逐步创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于孔庙: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帝幸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即以整牛、整羊、整猪祭祀孔子,成为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至汉武帝时期,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在创立了“神学目的论”以后,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的儒家思想已是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经过“思、孟学派”及荀子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冠以董仲舒神学思想的“天人感应”论,使孔子原始思想大为改观,以后逐渐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从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布*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用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体现了历史遗产的延续,又保持了它的总体的完整性。孔庙是孔子故宅扩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许多有关孔子的古迹,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杏坛等;其次是王者宗庙因素,如门戟之制,前殿后寝之制等;第三是宫庭因素,如天子五门之制,王城角楼之制,东、西华门等;第四是宗族家庙因素,如启圣殿、崇圣祠、家庙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庙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还有先贤先儒、祖先等总数达二百余人,这样为容纳大批的从祀者神位,就须得设立廊庑,由此便形成了廊庑院落。除以上几个因素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书楼象征孔子在学术方面的伟大成就。孔庙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庭院组合与环境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达到了渲染孔子在学术上、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和在古代社会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古代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现孔庙中路图
明正德孔庙中路图
中路为全庙的中心,是一个以大成殿为核心、廊庑围绕的封闭型院落,南边为大成门及其两掖金声门、玉振门,东西两侧有东西庑,北为寝殿。殿庭南北长170多米、东西宽80多米,庭院长140多米、宽60多米。大成三门通向庙前,寝殿后正门通向圣迹殿,两掖门通向神庖、神厨,东西两庑腰门分别通向东路、西路。
奎文阁
奎文阁是***现存古代最大的楼阁,也是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来孔庙也是必游览之处。
阜孔庙内的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原名“藏书楼”。金明昌二年(1191年)重修时,改名为“奎文阁”。 现存建筑为明弘治十七年遗构,东西阔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歇山黄琉璃瓦顶。三重飞檐,四层斗拱:上层斗拱单翘重昂七踩,承上檐;中层斗拱单昂三踩,承上层腰檐,另一层重翘五踩,承平座;下檐重昂五踩,承下檐。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层藏御赐经书;暗层仅靠垫栱板上的古钱形小孔采光,光线微弱,供存印书木板;下层在孔氏族人家祭时存放祝版,御祭时存放香帛,祭前设孔子、四配、十二哲虚位,供祭祀官员演习祭祀礼仪。
从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主要用途是祭祀孔子及先贤先儒,这也是孔子后裔的主要职责。孔庙祭祀分为释奠仪、月朔释菜仪、月望、行香仪、岁时常祭仪、告祭仪、祭中兴祖仪、皇帝亲祭大典、御遣官祭告仪等种类。
孔庙作为纪念性建筑群体,庙内的石碑也就成了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庙内共保存了历代石碑一千二百余块。主要有修庙记、祭文、谕诏、赞辞、记铭等。有一部分是建国后为保护文物移进孔庙的。另外还有汉画像石刻、玉虹楼法帖等,也是建国后移进去的。在我国现存石碑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号称***三大碑林之一,有较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
孔庙内现有古树一千二百余棵,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辉映,特别是夏季,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庙又一独特的景观,鹭鸟已被曲阜市定为市鸟。
孔庙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书法、石刻、古木、文物、遗迹于一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多次拨款维修,使其保持原貌。199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批准,孔庙、孔府、孔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圣时门原为明代孔庙正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立于1.15米高的台基之上,门屋五间,高12.09米,长23.03米,宽11米,砖木结构,下部砖砌,中三间发券为拱顶门,上部木结构,五踩斗拱,灰瓦绿边单檐歇山顶。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圣时”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将***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认为伯夷反对武王灭纣,不食周粟而死,为圣之清者;伊尹,帮助汤灭夏桀,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汤孙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又被伊尹接回复位,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曾三次被贬黜而仍留任,人问他为什么不离开,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来,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没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齐军,所以孟子说他是圣之和者。通过比较,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终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适合时代的圣人,无论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朝代,孔子思想都应成为正统思想。
明成化碑
大成殿
孔庙大成殿,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屋顶类型是为重檐歇山顶。
大成殿为曲阜孔庙的主殿后设寝殿,仍是前朝后殿的传统形式。前庭中设杏坛,此处原是孔子故宅的讲学堂,后世将它改为孔庙正殿。宋真宗末年,增广孔庙,殿移后,此处设坛,周围环植杏树,故称杏坛。金代在其上建亭,明代又改建成重檐十字脊亭,逐成现状。东西两庑各40件,供历代著名先贤,先儒的神主,到清末共147人。大成殿建于雍正七年(1729),重檐歇山,面阔九间,用黄色琉璃瓦,殿前檐柱用十龙柱10根,高浮雕蟠龙及行云缠柱,为它处殿宇所少见。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殿唐代时称之为“文宣王殿”,为五间,于宋天禧二年大修时,移今址并增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即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于是下诏书更名为“大成殿”,后来,该建筑物毁于大火。而现存的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的。大成殿高至24.8米,面阔45.8米,净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龙,周绕回廊,气势雄伟。
其八斗藻井饰有金龙和玺彩图案,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朝雍正皇帝御书的字径高达1米的“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大成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其中价值高、历史长的当属大成殿。大成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其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柱高5.98米,直径为0.81米,承以重层宝装覆莲柱基础,原为明朝弘治十三年(即公元1500年)敕调徽州工匠刻制,清朝雍正二年后重刻。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磨浅雕石柱,以云龙为饰,每面浅刻9条团龙,每柱72条,细心的工匠们在石柱上记下了雕刻的龙的总数,共计1296条。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每柱两条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10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这是曲阜市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相传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大成殿始建于两层台基上,前连露台,高约2米多,东西宽约4.5米,南北深约35米,镌花须弥石座,双层石栏杆,底层莲花栏柱下均有石雕图案,南面正中有两块雕龙陛。露台是祭祀孔子时歌舞行礼的场所,现在每逢孔子诞辰(即农历9月28日)都要表演祭祀乐舞。
大成殿内中供奉着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为四配,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东向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再外为十二哲,东位西向的是闵***、冉雍、端木赐、仲由、朱熹。四配塑像坐高2.6米,十二哲塑像坐高2米,均头戴九旒冕,身穿九章服,手执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礼制。塑像都置于木制贴金神龛内,孔子像单龛,施十三踩斗拱,龛前两柱各雕有一条降龙,绕柱盘旋,姿态生动,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异常精美。四配十二哲两位一龛,各施九踩斗拱,龛前都有供桌、香案、摆满祭祀时使用的笾、豆、爵等礼器。大成殿内还陈列着祭祀孔子时的钟、韶乐乐器和舞具,殿外悬挂有10块匾额、3幅对联,门外正中是清朝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题书的“时中立极”等匾额。每块匾额长6米多,高约2.6米,雕龙贴金,精美华丽。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时,大成殿内的文物受到破坏,现存龛像、匾联均为1983年照原样复原的。
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现杏坛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庙的正殿。宋天禧二年(1018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扩建,位置后移。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即筑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金代在坛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重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换为黄琉璃瓦顶。
(杏坛老照片)
(梁思成手绘杏坛手稿)
现存建筑为明穆宗时期遗构,高12.05米,阔7.34米,平面呈正方形,四面敞开,每面三间,每面中柱为石质,金柱为木柱,但砍作八角形。屋盖为十字结脊,四面歇山,重檐,上下檐均为五踩重昂斗拱。亭内上下檐均用天花,上层天花中心用斗八藻井。坛基两层,上层用石栏杆,南面8根栏柱下用螭首。四面均有踏跺,刻圭角形云纹。
杏坛是纪念孔子讲学的地方,最早记载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习书,孔子弦歌鼓琴”。至于原来没有杏坛,或者说有杏坛在什么地方已无法考证了。一般来说《庄子》上面的记载是比较可信的,但《庄子》下篇一般认为是伪作,而《渔父篇》出自《庄子》下篇。因此,对于原杏坛的记载真伪难辨,尚不得考证。
杏坛内现有石碑两幢,背东面西一碑为金承安三年(1198年)文人d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由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立石于亭内的,面南一碑为清高宗乾隆手书的《杏坛赞》,写道:“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璧水桥
前面一水横穿,三桥纵跨,皆以砖石券拱,中桥宽10.30米、长16.68米,两翼辅桥宽3.43米、长13.35米。环水有雕刻石栏,因水“壅绕如璧”,故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这里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三桥因而得名璧水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增添石栏,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为小墙,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雍正庙工时曾以大成殿旧料等更换部分栏板、栏柱。康熙年间曾计划引古泮池水入河,但未成功。
与此情此景相连接,东边腰门曰“快睹”,西边腰门曰“仰高”。“快睹”寓先睹为快之意,“仰高”则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说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测,抬头向上看,越看越高,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一旦入进门来,才感到里面的东西学无止境。此二门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
“弘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原意为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总结阐发前人之道而成为圣人。此处借“弘道”二字,赞扬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集先圣先王之大成,成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另有一层意思是说人们要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门,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才将是前途无量。(孔子认为,人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能主动地、逐渐地认识原来未被人知的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是之谓“人能弘道”;而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原理是无意识的客观存在,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它只是被动的被感知,被感知得多少,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的程度,是之谓“非道弘人”。)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观点,反映了他的人本思想,具有唯物辩证的成分。
大中门始见于金代孔庙图中,系当时孔庙的大门,三间,五十代孙一衍圣公孔摠于大定年间新建。明弘治十三年扩建成五间。 明天启六年(1626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题写门匾,乾隆二十三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1940年又重修。
此门高9.42米,长20.44米,宽7.49米,3门,单檐悬山顶,灰瓦绿边,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檐下、脊檩下均施一斗三升斗拱。木架纤弱,做法简率,是清同治十一年重修的遗构。檐柱柱顶石镌宝装莲瓣,构图匀称,是金代初建的遗物。
大中门两侧各有绿瓦拐角楼一座,各三间,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台之上,这两个角楼与孔庙后面东西两角楼形成的矩形轮廓,即是元代孔庙的轮廓。即是说当时的孔庙的面积只有到此往后这么大。角楼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意为守护孔庙的安全,同时也是仿照宫庭皇城角楼之制而建成的,使孔庙也像皇宫一样威严。
纵横皆七钉(金代规制)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三宝殿”是指曲阜的大成殿、北京的太和殿、泰安的岱庙吗?
也许是的。
曲阜孔子故居建筑时间?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三大古殿之一。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烈字标排位五派甲层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全国最大的孔庙是()
尽管与一些全国最大的孔庙,如南京夫子庙和西安文庙相比,曲阜孔庙在建筑规模上并非全国第一,但其历史地位却更为重要。南京夫子庙虽然也是一座孔庙,但它的建筑规模和历史地位都不如曲阜孔庙。而西安文庙虽然也是一座重要的文化...
曲阜市的最高建筑物是什么,有多高
曲阜市**在建国以后出台了一项规定:曲阜老城区内所有建筑的高度不允许超过孔庙大成殿,大成殿殿高24.8米,是东方三大殿之一,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之所以出台这项规定,是因为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功高莫名,是至高无上的圣人,所以其他建筑要低于大成殿。
大成殿和岱庙哪个大?
大成殿更大,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大成殿殿高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高建筑,也是***三大古殿之一。
大成殿是***三大主殿之一,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是孔庙得正宗,据说故宫的建筑都是仿造大成殿修建的。大成殿就在杏坛上方,里面供奉着孔老夫子,还有各个皇帝得御笔。
陈志辉:曲阜•孔庙——2023大连•山东游之十八
曲阜•孔庙
——2023大连•山东游之十八
曲阜
下午五点零五分到达曲阜收费站。五点四十分到达曲阜长城饭店。说到了曲阜,我还有些不相信,因为曲阜是一个市哒,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城市,怎么不见高楼呢?现在的***,一个不怎么样的小县城,都是高楼林立的,何况曲阜这样有名的城市。我问导游,导游告诉我,这里就是曲阜。这就怪了!
导游说,明天中午,我们还要在这里吃午饭。这家酒店的饭菜还行。
六点十五分,吃完饭,赶住宿地。酒店就在曲阜旅游集散中心旁边,名叫“佳驿酒店”。七点,放好行李。我们住在酒店的五楼。从酒店五楼望出去,再次印证了我的一个“惊人”发现:曲阜确实没有高层建筑,甚至没有超过六层的高楼。我猜想,一定是***有规定,正如北京,在天安门附近,一般不允许有超过天安门高度的建筑一样。
天还没有黑尽。这么早,不去转一转,这时间太可惜了,我提议,我们就在附近走一走,看一看夜幕中的曲阜是一个什么样子。
过酒店前的十字路口,在***旅游城市标志的“马踏飞燕”处照了两张相,继续前行,来到曲阜旅游集散中心门口。正在我们不知往哪里走的时候,一三轮车主动揽生意,大声说:“四十块钱,我带你们游遍曲阜。”
花四十块钱,请个导游兼车夫,节省时间又安全,而且还是夜幕之中在曲阜这个曾经“车辚辚,马萧萧”的古城,一定别有一番风味,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讨价还价,以三十块钱成交。
上车后,三轮车师傅就给我们介绍曲阜古城。待他停顿歇息的时刻,我插话:“这里怎么没有高层建筑呢?”
“**有规定哒,城内所有建筑,不能超过孔庙大成殿的高度!”师傅回答。
果然如此!我觉得这个政策非常英明!要知道,曲阜是中华文明之源,是***的圣城啊!原汁原味、原风原貌是第一要素!
三轮车载着我们,三轮车师傅一边驾车,一边给我们讲解,时不时,还停下车,让我们照照相,一直到孔林,才往回走。八点,我们回到了酒店。
由此,我们对曲阜,尤其是明天要游览的孔庙、孔府、孔林,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孔庙
今天是四月十五日。前几天,每天早上都起来得很早,所以昨晚,多数游客要求今天晚一点,导游决定七点吃早饭,八点出发。但是,我们照常起来得很早,我们要去看一看晨曦中的曲阜是一个什么样子,而且昨晚我们知道,“明城墙”就在附近,一早去看一看,呼吸早上清新的空气,在古城,在古城墙边散步,那是一个什么味道?一个字:爽!
早六点,我们已经来到“明城墙”城墙根。虽然这里没有介绍,但是我猜想,这应该是明代的时候,修建的曲阜城的城墙。城墙很完好,高大雄伟,城墙外,护城河,河边柳树已经绿叶成荫,晨风中,垂柳轻扬,似乎把我们带回那遥远的古代。不过,很遗憾,护城河的水太浑浊。如果护城河的水清澈见底,那才美丽!
八点出发,几分钟后,我们来到孔庙前的树林前。
导游把我们交给了曲阜当地的一个导游,“今天上午,就由我们曲阜当地的导游带领大家游孔庙、孔府、孔林。”导游指着一个矮胖、宽脸、敦实的中年男子说。
在曲阜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过了孔庙前的小树林。我很喜欢这片小树林。这片小树林宽有七八十米,长有两三百米,三条道,中间一条道两旁是一条绿化带,绿化带上种着柏树,这些柏树粗大,我估计至少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孔林面前也有这样一片小树林,孔林面前的小树林叫“神道”,孔庙面前叫什么,我不知道,不能乱说。
来到孔庙前面,一左一右有两块石碑,左面一块,上刻“世界文化遗产、***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孔庙孔府孔林”等字样;右面一块,上刻“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等字样。碑后是护城河,,护城河上有一道小桥,小桥后是一段圆弧形的城墙。门洞上方有红色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
游人很多,有些地方,水泄不通,想照个相都很困难。终于看到大成殿了。大成殿确实雄伟!这一天恰逢休息日,“研学”的学生太多,一拨又一拨。我觉得,这是好事。学生必须走出来,才能见多识广。在大成殿前,正在举行什么仪式,随着古乐声声,身着古装的学子们拜天拜地拜孔子,嘿,有点那么个意思!
孔庙给我的感觉就是多和大。
说到孔庙的大,我就不得不借助一些资料了。
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给予孔子以极高的地位,于是孔庙得以不断扩建,最终成为现在的规模。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320亩)的庞大建筑群。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这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它凝聚着历代万千劳动者的血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还有一点,导游说,当年,淮海战役指挥部就设在孔庙。闻后,我大吃一惊。赶快上网查,没有查到,另有一说,设在孔林,但也查无实据。
九点半,我们结束孔庙游览。
夜幕中的曲阜
晨曦中的曲阜
孔庙前的柏树林
孔庙前
进入孔庙
两千多年的柏树
这就叫“勾心斗角”
这就是“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