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造假是什么意思(乐视涉嫌IPO造假: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IPO制度?)
乐视涉嫌IPO造假: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IPO制度?
01
乐视被爆出涉嫌IPO造假,普通投资者如何识破IPO造假逻辑?
到底靠谁发现财务造假,到底靠谁来防止踩雷。是靠监管?靠发审委?还是靠投资者自己、靠市场?这其实是两种思路。A股要迎来真正的成熟,投资者要变成真正理性、对自己负责的投资者,不能靠发审委来评判风险、来发现投资机会,更多的是要靠市场的力量,要靠投资者自身的成熟。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要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学会一些基本的基本面研究方法和财务知识。你买那些绩优股、龙头股,碰到造假公司的概率就会比较低。如果一味地追热点追概念题材,踩雷的概率就相对高。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将钱交给专业机构来打理,也是不错的选择。
02
近日IPO上会6家被否5家,这意味着什么?监管层最关注企业的什么能力?
这个事件本身,我认为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是说现在的通过率如此之低。
但在这个事件背后,确实我们看到,近期以来整个IPO通过率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发审委审查的标准越来越严格。
之前发审委最关心的是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对于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规模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净利润3000万以下或者3000万左右的公司被否的概率很高,净利润5000万以上的公司被否概率就相对低很多。然而这次有几家净利润过亿的企业IPO也被否掉,反映了发审委在审查过程中,不仅仅关注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还关心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财务的真实性。
现在企业被否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比如说有的企业毛利率特别高,发审委就会盯着你问,为什么你的毛利率比竞争对手高这么多?如果不能给出合理的回答,那么很可能就会被否掉。再比如,如果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很大部分来自于关联交易,被否的概率也是很高的。另外,发审委还非常关注一些必要的license,也就是资质问题。比如你从事互联网内容的业务,就需要获得一些电信增值业务的资质。有的企业可能规模已经做的很大,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资质,那么发审委会认为这个企业的业务是具备不确定性的。
03
目前的IPO现状和严格的发审情况,对1.3亿散户投资者的意义在哪?对于A股市场有什么影响?
从表面上看,大部分人会觉得发审委对企业IPO从严审核,对投资者是一种保护,对A股市场是一种利好。因为这减少了A股市场的供给,降低了造假公司上市的概率。
但是如果我们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答案就未必如此了。
第一:在发审委这么严格的审查下,固然会打掉一些有可能财务造假的公司,但也有可能会把一些好公司错杀掉。谁能保证被否掉的公司一定是不好的公司呢?我不认为发审委的能力,就一定比保荐机构强,一定比市场强。在成熟市场,监管部门是不做实质性判断的,这个判断是市场、投资者自己来承担的。
第二:如果发审委还是这样大包大揽,来帮助投资者判断这个公司是好的是不好的,这个公司是真的还是有造假嫌疑的。这种大包大揽是什么?浓浓的父爱主义。大家都知道,在浓浓的父爱主义下,小孩子是很难茁壮成长的。投资者会想,反正发审委都替我把关了,那我就放心买就是了。谁还会去认真地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呢?真正要做的是,不是严格审查,而是更加市场化的机制,同时严刑峻法,一旦发现造假就要重罚。
04
今年上半年IPO加速,下半年IPO通过率明显下降,监管逻辑是否发生变化?IPO加速与IPO审核趋严矛盾吗?
我觉得大的逻辑框架是没有变化的,整个IPO还是会按照现在的节奏推进,将来只会越来越市场化。但是,在特定的阶段,从严审核是能理解的。
第一:现在IPO加快了,很多企业跃跃欲试,都来报材料、排队,其中不乏一些有问题的公司。在相关配套制度完善之前,放得太快、太宽,也是有后遗症的。
第二:最近这段时间发审委刚刚换届,媒体爆料,之前有的发审委***协助一些企业带病过会,正在遭受调查,所以新发审委***出于谨慎考虑,从严审核,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IPO正常化、市场化这个大趋势没有改变。
05
注册制or核准制?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IPO制度?
从大方向上来看,我们要从核准制审查制向注册制过渡,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也写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注册制一定有两个配套的东西。
第一个是对造假从严从重的处罚
一旦发现造假,就要罚到你倾家荡产,甚至要负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造假的动机。以前虽然我们有很多规章制度,但是发现造假以后处罚的力度是很轻的。所以很多上市公司发现造假的利益很大,被发现后的成本却很低,就铤而走险去造假。
第二个,一定要做到有进有出。出是什么,就是退市制度。
IPO这边市场化了注册制了,越来越多公司上市了,另一边,退市制度就一定要顺畅。大家知道,这些年A股退市的公司寥寥无几。在美股等成熟的股票市场,上市数量和退市数量基本上是相当的。如果只有IPO的加快,没有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势必会造成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公司停留在A股里面。那么A股的整个生态,整个投资理念,都不会成熟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退市制度顺畅了,整个注册制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IPO要实行注册制,第一要加大对造假的处罚力度,第二要加大退市力度,缺一不可。
-End-
公司的盈余操纵案例分析
给你说个简单的,第一年计提资产减值***失,全额计提...这样第一年就巨额亏***,然后,第二年计提的***失再转回,账上就会出来盈利...这叫冼大澡....
IPO是什么?
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缩写,意思是首次公开发行,指的是一家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的过程。在IPO过程中,公司会公开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信息,以吸引投资者购买其股票。这个过程通常由公司委托承销商进行组织和安排,承销商需要对公司进行评估,并确定最终发行价格和数量。一旦初次公布上市成功后,这个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者报价系统内挂牌上市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以前,需要先变动为股份有限公司。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Ipo是什么意思?
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IPO造假?这家创业板公司遭实名举报,合作伙伴反目成仇!举报人扬言"大不了玉石俱焚",公司火速回应
“那些合同都是虚假合同,没有流水交易记录、送货记录和纳税证明,查起来是很好查实的,金额有几百万,我愿意承担举报不实的法律责任。”1月13日,深圳市金航标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仕强对券商***记者表示。
因为买卖合同纠纷,宋仕强及公司的相关资产和银行账户,均被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富满电子(300671,SZ)申请查封。一怒之下,宋仕强将帮助该上市公司3年前上市时涉嫌虚假合同销售的“丑闻”揭开,宣称“大不了玉石俱焚”。
“双方纠纷的导火索就是合同纠纷,宋仕强的举报都是虚构的,不属实的。”举报信中当事人之一的富满电子销售总监陈忠鑫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宋仕强已经将相关举报信提交给深交所、证监会,以及相关上市保荐中介机构的主管单位。
1月14日,富满电子发布公告称,鉴于宋仕强的不实举报已严重***害公司名誉,为维护公司及广大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于2020年1月11日在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上以宋仕强为被告提交了名誉权纠纷的相关诉讼材料,并于2020年1月14日获得了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受理回执。
近日,关于富满电子IPO期间涉嫌虚构销售合同虚增业绩的实名举报信甚嚣尘上。
资料显示,富满电子成立于2001年,主要经营集成电路(IC)、三极管设计、研发与生产等,产品包括电源管理类芯片、LED控制及驱动类芯片,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蓝牙音箱、LED照明灯具等。
富满电子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为******籍刘景裕,他通过持有富满电子控股股东集晶(***)100%股权,间接持有富满电子59.45%股权。
据了解,富满电子于2017年7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保荐人为国金证券、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为银信资产评估机构。
1月13日,在深圳市龙华区深圳市金航标电子有限公司(简称“金航标电子”)办公室,举报人宋仕强回应了举报信的内容。
胡飞军摄
那么,宋仕强所言的富满电子虚构销售合同进行业绩造假是如何发生的呢?
宋仕强称,2017年5月、6月时候,与他住同一小区的邻居付定邦找到他,称受富满电子销售总监陈忠鑫所托,让宋仕强的金航标电子和付定邦旗下的深圳市中兴鼎盛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鼎盛”)、深圳市锦瑞诚科技有限公司(“锦瑞诚科技”)一起做几份销售富满电子产品的假合同。
“我和付定邦2004年就认识,十几年的邻居了,当时他们说只是用于富满电子融资用,并没有说上市,所以就想着帮忙做了。如果知道是为了上市的话,责任就大了,可能不会帮。”
宋仕强称,在具体操作上,富满电子销售给付定邦旗下的中兴鼎盛和锦瑞诚科技,再由于中兴鼎盛和锦瑞诚科技销售给金航标电子。
宋仕强表示,在行业内,有时候为了银行等融资,企业间互相帮助做一些账目处理,亦是比较常见之事。
“签定了两三百万的假合同,由陈忠鑫到付定邦的公司拿走,这些都没有银行流水、送货记录和纳税证明,属于纯粹的虚假的销售合同。”宋仕强宣称。
因此,宋仕强在举报信中称,现在新的《证券法》生效在即,为了净化股市环境,希望证监会查实富满电子的做假账行为,对参与制作“链条”的公司进行严肃处理。
据了解,宋仕强将相关举报信相继发给了证监会、深交所等证券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主管单位。
原本是合作伙伴的金航标电子和富满电子,因何反目成仇?双方的合同纠纷正是导火索。
宋仕强称,金航标电子在2018年9月购买了富满电子约200万元产品,在销售货物给客户过程中,客户使用后发现不少瑕疵,为此,金航标电子赔偿了客户70余万元。
按照宋仕强的说法,由于产品瑕疵问题,金航标电子希望富满电子能有个说法,共担一些客户***失,但富满电子表示经其自身实验室检测,产品没有瑕疵问题,由此,双方产生纠纷。
宋仕强表示,由于金航标电子认为富满电子产品有问题,于是采取了暂缓了货款的交付,目前仅剩下约8万元欠款,但未想到富满电子直接查封了金航标电子资产及其个人资产、公司账户和私人账户。
“这就是整个事情的导火索。”宋仕强解释为何要把3年前帮助富满电子做虚假合同事情吐露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举报信文末除了署名宋仕强,还署了中兴鼎盛付定邦和富满电子陈忠鑫的名字及联系方式。
1月13日,当券商***记者在宋仕强办公室采访时,临时有事前来宋仕强办公室的付定邦正好露面,但其摆摆手,婉拒了券商***记者的采访。
那么,富满电子销售总监陈忠鑫是如何看待整件事的?针对宋仕强的举报信,陈忠鑫发布了一份个人声明。
陈忠鑫解释,金航标电子在2018年9月向富满电子采购电子元器件,富满电子交货完成后,金航标电子仅支付了少量货款,截至2019年1月,金航标电子及宋仕强欠款人民币150.3万元。
2019年3月,富满电子起诉至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并诉前查封了金航标电子账户及宋仕强房产。
陈忠鑫表示,宋仕强多次联系愿意还款,并请求解封账户与房产。2019年4月双方在法院达成调解,金航标电子及宋仕强承诺于2019年6月30日偿还所有欠款,并解封了公司账户和房产。
陈忠鑫称,上述资产解封后,金航标电子与宋仕强又开始拖欠还款。截至2020年1月,金航标电子及宋仕强仍未全部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还款义务。
因此,鉴于金航标电子及宋仕强不履行法院调解书,富满电子申请强制执行,2020年1月3日,决定对金航标电子及宋仕强立案执行。
“宋仕强的举报都是虚构的,不属实的,在举报信中,他把我列为举报人,而我并不是举报人,我本人是富满电子销售业绩排名前三的销售总监。”1月13日,富满电子销售总监陈忠鑫对券商***记者表示。
陈忠鑫说,他与宋仕强和付定邦熟悉,宋仕强的金航标电子是其2018年的客户,作为江西老乡的付定邦是其2014年至2016年的客户,“2016年,我们跟付定邦的中兴鼎盛合作逐渐收尾,2017年基本没有什么合作了。”
陈忠鑫还称,“中兴鼎盛是我们的代理商,它们终端卖到哪里去,我们不管。”
1月14日,富满电子也发布相关回应公告称,近日关注到网上流传的《举报富满电子做假账事宜》及宋仕强相关微博发表关于侵害公司名誉权的问题。上述举报问题及微博描述问题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宋仕强本人及其任法人代表的金航标电子拖欠公司货款,公司通过法律手段对此债权进行追偿,宋仕强及金航标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反而***意举报不实内容,同时冒用富满电子销售人员及他人名义散播关于公司的不实举报内容。
因此,鉴于宋仕强的不实举报已严重***害公司名誉及为维护公司及广大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于2020年1月11日在“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上以宋仕强为被告提交了名誉权纠纷的相关诉讼材料,并于2020年1月14日获得了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受理回执。
值得一提的是,富满电子上市前及上市当年业绩表现堪称完美,但是在IPO次年业绩却出现大跳水。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富满电子的业绩可谓是完美的增长曲线,连年实现高速增长。这三年,富满电子净利润一年一个台阶上升,分别为2770.51万元、3846.25万元、5883.1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87%、38.83%、52.96%。
进入IPO次年的2018年,高速增长的富满电子突然“变脸”,净利由增长变为下降,实现营业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12.95%;实现净利润5418.51万元,同比下滑7.9%。
富满电子解释,2018年业绩下降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公司相关产品面临市场直接冲击。
进入2019年,富满电子业绩依旧没有好转,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17亿元,同比增加10.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5万元,同比减少50.12%。
业绩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时,富满电子的应收账款却在大幅攀升。富满电子近两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数额急剧攀升,短短两年上升了1倍。
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富满电子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1.47亿元、2.51亿元和2.93亿元。到2019年第三季度结束,富满电子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数额,进一步攀升到3.41亿元,占总资产的36.82%。
券商***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PO造假的主要卫的拉沿沙整机成手段包括()。A、粉饰财报B来自、夸大前景C、关联交易D、瞒报问题
答案:A,B,C,D
ipo是什么意思?
ipo意思是首次公开募股,指一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ipo可以吸引投资者募集资金,增强资金流通性,可以回报个人和风险投资,还能提高公司知名度,但是同时也会增加审计成本。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
IPO是什么意思?
企业第一次向公众发行股票被称为IPO,即企业通过一家股票包销商以特定价格在一级市场承销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此后,该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
IPO是英文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简称,中文释义是首次公开募股,指的是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
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Stock corporation)是指公司资本为股份所组成的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以下为发起人。由于所有股份公司均须是负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公司(但并非所有有限公司都是股份公司),所以一般合称“股份有限公司”。
证监会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的区别
证监会:中止审查还可以恢复审查,终止审查就不能了最终截止审查。第二十条在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终止审查的决定,通知申请人:(一)申请人主动要求撤回申请;(二)申请人是自然人,该自然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三)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四)申请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书面回复意见,且未提交延期回复的报告,或者虽提交延期回复的报告,但未说明理由或理由不充分;(五)申请人未在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3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回复意见。第二十二条在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中止审查的决定,通知申请人:(一)申请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对其行政许可事项影响重大;(二)申请人被***证监会依法采取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接管等监管措施,尚未解除;(三)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请求有关机关作出解释;(四)申请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理由正当。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对前款情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
一般企业做假帐有以下几种方法:1、税项:欠税很高或很低,与营业收入不配比,造假手法就是虚开发票,目地是虚构收入和利润。这种手法一般企业不用,比较容易看出来。2、应收帐款和存货:应收款项急剧增加,而应收帐款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