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亿信托每月利息多少(龙光15亿元债券展期;招商银行高管变动;首创置业10亿本息即将偿付|4月18日债市晚报)
龙光15亿元债券展期;招商银行高管变动;首创置业10亿本息即将偿付|4月18日债市晚报
央行全面降准如期而至,但幅度克制不及预期,今日债市期现货大幅走弱。
国债期货集体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大跌0.43%,5年期主力合约跌0.28%,2年期主力合约跌0.10%。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0年国债活跃券210017上行2.5bp,报2.8500%,10年国开活跃券220205上行3.05bp,报3.0380%。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2021年信托贷款压降近2万亿降幅达31.3%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一周重点关注:
●***12月CPI、PPI双双回落CPI重回“1”时代
●12月社融增量2.3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13万亿
●2021年12月房价同比涨幅回落,环比呈降势
●2022年地方债发行启动20地首季拟发行1.15万亿
●证监会:基金经理薪酬奖励不得与规模挂钩
●资管新规落地!多家银行清退保本型理财
●合规展业!监管明确券商代销托管五大要求
●中基协:2021年底私募基金规模达19.76万亿
●9家信托公司晒2021成绩单:净利润同比四升五降
●2021年信托贷款压降近2万亿降幅达31.3%
●中信登向行业发布新版信托登记填表说明及问题汇编
●银保机构关联交易迎强监管!信托公司也应层层穿透
●多家信托公司发行的恒大项目已展期
●【观察】2021年标品信托发展势头强劲
●【观察】2022年信托公司六大机会
一、财经视点
■***12月CPI、PPI双双回落CPI重回“1”时代
***统计*12日发布了2021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1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预期1.7%,前值2.3%。***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3%,预期11.3%,前值为12.9%。
点评:尽管12月的CPI和PPI双双回落,为货币宽松政策打开了空间,但同时也表明市场需求疲软和预期减弱的现实,这将对今年的经济增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需要更多除货币政策外的其他组合政策,方可扭转经济下行的压力。
■12月社融增量2.3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13万亿
1月12日,央行公布2021年12月及全年金融统计数据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具体来看:***12月社融增量2.37万亿元,前值为2.61万亿元。***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3万亿元,前值为1.27万亿元。***12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0%,前值为8.5%;M1同比增长3.5%,前值3%。初步统计,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35万亿元,比上年少3.44万亿元,比2019年多5.68万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
点评:整体来看,在金融持续加大对稳增长支持力度下,M2和社融增速较快回升,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超过去年新增规模,对支持市场主体恢复和稳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作用。
■2021年12月房价同比涨幅回落,环比呈降势
1月15日,***统计*发布2021年1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1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四季度以来的下降态势,同比涨幅回落。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微降,二手住房价格环比转升。二三线城市环比仍处于下降之势。同比方面,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回落。
点评:12月70城房价平均环比跌幅收窄,是本轮市场下行以来首次跌幅收窄。市场能够在几个月的下行之后跌势收窄,表明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韧性。预计2022年一季度会继续小跌,但二季度会有由负转正的可能。
■2022年地方债发行启动20地首季拟发行1.15万亿
1月13日,河南省率先发行382.01亿元新增专项债,成为2022年全国首个发行地方债的省份。湖北省将在1月14日发行184亿元新增一般债券。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时间比2021年大幅提前,去年3月份才开始发行新增地方债,当月发行了364亿元。根据各地财政厅披露的数据统计,截至1月13日,已有北京、广西、黑龙江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布了地方债发行计划,今年1月份计划发行地方债约4285.5亿元,一季度计划发行地方债约1.15万亿元。
点评:地方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抓手,正在全面发挥稳投资、稳增长的作用。具体来看,一些建设计划安排较早、资金需求较为迫切的项目成为这一轮发债的关注重点。
■十部门发布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指导意见
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有序转移。坚持市场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研究支持地方设立产业转移基金。
■海关总署:去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
1月14日,***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1年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
■国内地产五大家族财富蒸发超3000亿港元
站在2022年初,回望2021年,以连续多年在《胡润百富榜》上位列TOP50以内、各大销售排行榜上位列TOP10以内的民营房企为例,选取了包括许家印家族、杨惠妍家族、孙宏斌家族、吴亚军家族、许荣茂家族在内的五大家族,以其所持有的上市房企的市值为主要指标,细察五大地产家族在过去一轮周期中的财富变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五大家族持有的上市房企市值较2021年初一口气跌去近3000亿港元,较持有总市值的历史高位2017年末时,则跌去逾3400亿港元。
二、同业新闻
■证监会:基金经理薪酬奖励不得与规模挂钩
证监会14日宣布,为完善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证监会起草了《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暂行规定》明确了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评估范围、标准和程序,强化了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附加监管要求。监管要求强调,基金管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相关人员的考核评价、薪酬奖励等不得直接或间接与基金规模相挂钩。
点评:《暂行规定》将出台并不意味着规模大的货币基金有风险,而是从风险防控的角度“未雨绸缪”,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暂行规定》将有助于完善监管框架,推动重要货币市场基金和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多家券商资管领罚单监管强调合规经营
近日,浙江证监*一口气发布了11条关于对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处罚措施,浙江证监*责令浙商资管改正,并暂停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分管固收业务的高管及相关产品投资主办人等10人被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除了浙商资管,中金、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也因资管产品估值问题收到监管罚单。
点评: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确实存在一些风险点,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和流程规范,保障业务规范开展成为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罚单的警示作用很强,为了提升业务质量,避免招惹罚单,各家券商重点排查产品估值、留档等是否规范,相应地强化了合规管理工作,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
■资管新规落地!多家银行清退保本型理财
点评:资管新规的核心在于打破“刚性兑付”,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经过三年的过渡期,过去银行理财产品承诺的类似于“保本保息”“零风险”等都成了过去式。
■合规展业!监管明确券商代销托管五大要求
日前,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向各券商下发的通告中明确,要求证券公司规范开展代销托管业务,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通报称,近年来证券公司代销和托管业务违规情况时有发生。为督促行业规范展业,抓早抓小防范业务风险,防止出现“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情况,监管梳理了证券公司在代销金融产品业务以及资产托管业务共计7大风险点,明确了后续监管要求。此外,通报还指出,证券公司要审慎开展非标私募基金代销托管业务,非标私募基金托管业务规模占比不得超过10%。
点评:近期私募违规情况频频出现或许是一大导火索,此前出事违规比较多的就是非标私募,今后新增代销产品中非标私募产品或将减少。
■中基协:2021年底私募基金规模达19.76万亿
1月14日晚间,***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1年12月的私募月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46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2.41万只,总规模达到19.76万亿元,一年增长了3.79万亿;其中2021年增长最迅猛的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增加了2.36万亿,达6.12万亿元,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则突破了10万亿元。另外,上海地区私募规模依旧位列全国第一,首次突破5万亿元。
■浦发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
1月7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银保监会关于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全资子公司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开业。浦银理财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上海。截至目前,共计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包括25家银行理财公司和4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其中包括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在内已有23家银行子公司开业。在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中,目前有民生理财、渤银理财以及恒丰理财三家获批筹建的理财子公司尚未拿到开业许可。
■外资私募水土不服:多数存续规模不足5亿元
截至去年底外资私募已增加至38家,但外资资管在***市场上的“存在感”仍然较弱。目前仅有2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其他多数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尚停留在0~5亿元区间。
三、信托动态
■9家信托公司晒2021成绩单:净利润同比四升五降
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参股信托公司2021年财务数据。截至发稿,9家信托公司率先交出2021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成绩单。已经披露2021年财务数据的信托公司中,有5家信托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五矿信托暂居首位,为23.61亿元。另外,江苏信托、中融信托、英大信托、国投泰康信托净利润也均超过10亿元。中粮信托、国投泰康信托、中融信托、江苏信托4家公司净利润均实现上涨。其他5家信托公司则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情况。
点评:近年来,在严监管政策及宏观不确定性环境下,信托公司对不确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化导致经营业绩分化。预计2022年信托公司经营压力依然较大,竞争会加剧。
■2021年信托贷款压降近2万亿降幅达31.3%
据央行初步统计,2021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9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23万亿元,同比增长6.3%;委托贷款余额为10.87万亿元,同比下降1.6%;信托贷款余额为4.36万亿元,同比下降31.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企业债券余额为2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6%;**债券余额为53.06万亿元,同比增长15.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9.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
点评:显然,这是2021年信托业完成“两压一降”,压缩近2万亿信托贷款规模下取得结果。从当前的监管政策来看,预计今年信托业仍将继续压降,信托贷款余额还将下降20%左右。
■中信登向行业发布新版信托登记填表说明及问题汇编
近日,在银保监会信托部的指导下,***信登对各信托公司截至2021年9月末的信托项目全要素月报表(简称全要素报表)与同期信托登记数据进行全面摸排与比对得出的结果、业务开展情况以及行业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了登记评价指标体系,以使其更加客观准确合理。在此基础上,继2020年3月份以来,***信登对原信托登记要素填表说明和问题汇编又再次进行修订。
■银保机构关联交易迎强监管!信托公司应层层穿透认定关联方
为进一步加强关联交易监管,规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行为,防范利益输送风险,银保监会近日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在关联方识别认定方面,《办法》采取直接认定和实质重于形式认定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界定关联方范围,层层穿透认定关联方。其中,信托公司应当按照穿透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加强关联交易认定和关联交易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双向核查。信托公司关联交易分为重大关联交易和一般关联交易。
■多家信托公司发行的恒大项目已展期
据了解,多家信托发行的恒大项目已经展期,有的在银行代销,有的是直销财富中心发行的。但是,也有很多信托公司继续在给投资人兑付。关于兑付的细节,有的是直接兑付,有的需要签署份额转让协议。协议内容五花八门。根据协议的不同内容,有的是一次性兑付本息;有的是不兑付利息,到期后一次性还本;有的是按时支付利息,到期兑付本金时扣除已支付的利息。
■2021年12月信托产品违约涉及金额244.48亿
2021年12月共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32起,涉及金额244.48亿元。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对信托行业更是不平凡的一年。其中,在信托业务权重中占比较高的地产类信托风险持续暴露。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50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金额高达1250.72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涉及违约金额达707.43亿元,排名第一,成为行业违约“重灾区”。
■雪球类产品被叫停,个别信托公司影响大
整理***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披露的信托产品成立公示发现,首次申请登记日期在2021年1月后的雪球信托产品有113只,其中,1-5月较为惨淡,月内登记的产品仅有个位数,6-10月每个月都有10只左右的产品成立,11月、12月增加至21只、22只。根据中信登数据,从发行机构来看华润信托领衔,共有54只产品。据了解,2019年,华润信托就已率先在信托公司中发行了第一款雪球产品。Wind统计数据显示,中海信托也是雪球产品管理“大户”,2021年分别成立了近20只雪球产品,合作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
■安信信托超2500名投资者完成受益权转让签约
1月9日,从安信信托获悉,截至1月8日17点,维安公司(全名为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受让安信信托自然人投资者信托受益权累计签约人数超过2500人,签约率超60%。早在1月3日,安信信托曾披露,公司已完成受让协议签署的投资者共计1270名,已超过总自然人投资者数量的30%,仅仅几天时间,作为信托行业首例大规模自然人风险处置方案,安信信托项目处置方案获得了高比例的投资者签约。
■山西信托4款信托计划出现兑付风险
2022年1月11日,山西信托官网先后发布4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临时公告。晋信稳赢1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借款企业洪洞县热力供应有限公司、晋信稳赢3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借款企业阳曲县九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晋信东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借款企业山西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晋信富乐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借款企业山西富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均未依约履行按期、足额的还款付息的义务,保证人亦未对拖欠的全部贷款本金、利息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四、市场观察
■2021年标品信托发展势头强劲
1月10日,从***信登处获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报送各类型信托登记申请139105笔,环比上升28.90%。其中,报送初始登记申请38239笔,环比上升35.84%;涉及募集金额68613.47亿元,环比上升3.51%。报送终止登记20430笔,环比上升15.95%;涉及募集金额79525.11亿元,环比上升16.60%。行业受托规模总体下降。
主要特点:
1、融资类规模压降成效显著。在“两压一降”政策背景下,每月新增融资类信托规模自2020年10月起快速回落后,2021年以来总体保持低位水平,当年每月新增融资类信托规模平均值为885.43亿元,占当月新增规模比重平均值为13.97%,较上年平均值分别下降959.22亿元、20.1个百分点。
2、标品信托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传统以非标债权为主的融资类业务开展受限以及持续的金融通道压降清零态势,信托公司不断提升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能力,完善标品信托投资体系,一方面加大与经中基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加大主动投研能力,开发主动配置类TOF/FOF产品。
3、服务信托场景更加丰富。2021年,信托公司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强化服务信托领域创新发展。资产支持票据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每月新增资产支持票据业务规模较上年度平均值增长近100亿元。此外,保险金信托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1年新增保险金信托规模较上年增长一倍多。慈善信托目的更加精准多元,从慈善信托目的来看,除扶贫、教育等传统领域外,在抗疫救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保护等方面也积极发挥作用。而以服务信托模式参与涉众型预付资金管理、碳排放权流转、养老服务领域也均有创新案例。
4、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之年。当年信托业机构进一步夯实受托人定位,主动谋求转型发展,融资类业务持续压降,以证券投资业务为新发力点的标准化投资快速发展,以开拓服务信托为主的本源业务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全行业业务结构明显改善,业务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发展路径不断趋近监管导向。
■2022年信托公司六大机会
平安信托研究团队结合当前宏观经济与政策导向、市场发展趋势、信托牌照优势与能力禀赋,提出2022年信托公司六大业务机会:
主要观点:
1、“防风险”让位“稳增长”,REITs持续扩容下的新基建投资机会;
2、“双碳”目标路线图落实下的新能源加快布*机会;
3、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速下的权益投资长期向好机会;
4、地产“政策底”走向“市场底”下的住宅融资转型商业地产投资机会;
5、私行货架固收产品供给不足下的固收+/FOF“非标”替代机会;
6、银行现金理财整顿下的信托现金管理产品做大机会。
作者: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市场周评:百亿机构遭举报,私募产品备案放缓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开年首周市场遇冷非标数量暴跌超六成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信托公司开年迎雪球结构产品窗口指导
用益-资管市场周评:广银理财揭牌成立券商资管迎来新篇章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得关注和需求!
信托融资利息一般多少钱?
地产项目的融资利息一般在12--15% 基础建设大概11-13% 除去佣金 信托公司利润 8%--9% 都有的
如果在银行存一个亿,能靠利息过日子吗?来自
如果有一个亿,不建议往银行存款。为什么呢?因为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有限制。大家都知道银行赚的是利息差,没有足够的利息差,它就是亏本的。银行贷款利率2015年,***公布了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至今没有变化。一年期以内是4.35%,1到5年期是4.75%,五年期以上是4.9%。不过,由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只要有人愿意贷款,利率只要不超过法定保护利息的24%,那就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不少消费贷款和信用贷款,利率远超过10%,甚至能够达到15~18%。不过消费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数额毕竟有限,能购带来的利率收益不高。一般银行收益最大的还是房贷和普通商业贷款。目前房贷的平均利率在5.6%到6%左右,首套房利率和二套房利率是不一样的。商业贷款的利率比较灵活,6~7%都有可能。银行成本如果银行平均利率是6%,自己的成本是多少呢?首先,不良贷款。商业贷款的不良率一般在1.75~2%之间。千万不要害怕,不良贷款的还是有回收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商业银行贷款要求必须有抵押物或者担保人。有抵押物的贷款回收,比例一般能达到90%,担保的贷款回收率大概在70%。平均按80%计算的话,真正的贷款***失率大约在0.35~0.4%之间。第二,管理成本。商业银行要养人,要维系银行网点的运行。仅简单的对理财经理的基础存款提成,一般每年是1万元20~40元不等,高的银行能够达到60元。如果按全部员工成本、网点运行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平均能够达到1万元存款支出出60元到80元成本的话,这就是0.6~0.8%的成本。第三,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是按照***货币政策的要求进行调整。2019年1月份,又分两次降低了一个百分点。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13.5%。这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存到央行去,央行也会支付利息。相应的当期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是1.62%左右。另外,银行也会像央行额外存一些超额准备金或者结算备付金,这些都需要成本。如果1亿元,给出4.5%的利率,相当于86.5%的放出贷款纯收益应当达到4.95%。综上所述,如果1亿元给出4.5%的存款利率,相当于做到5.9~6.15%的贷款利率。正常来讲,4.5%就是大型银行存款利率的极限了。毕竟相这些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动辄几十万亿,这一亿元真的不够看。现在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上限一般在基础利率上上浮55%左右,也就是4.2625%。4.26~4.5%的利率实在有些低,而且存款保险制度只保证50万元。所以,一亿元选择存款真的没有必要。现在很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达到7~9%。近日某信托产品负责人,表示融创有抵押的地产信托收益率能够达到10%。一年400多万的收益和一年1000万的收益,你选择哪个?这不是明摆着吗?一年1000万利息收益,绝对能够过日子了。如果一个亿人民币,在世界任何地方靠利息都可以活的很舒服。但是一个亿都存银行有点可惜,既然题主问了,我就来算算看。要生活的话,每个月需要有利息收入,这样才有流动资金使用,为了控制风险,我们把钱存在宇宙第一大银行工商银行的3年期按月付息大额存单,利率3.988%,一个亿存银行,一年利息为398.8万元,每个月利息33.23万元,而且这些收入都是税后收入,存款获得的利息是不用交税的。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1亿每年利息收入398.8万元是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141倍。2018年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183元,1亿每年利息收入398.8万元是全国最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的的62倍。再来看看全球消费最高的城市纽约,纽约平均工作大约3万人民币,1亿每月利息33.23万元是纽约平均工资的11倍,如果算税前差距更大。如果你这个钱没有问题,属于自有资金,那么恭喜你,国有几大银行分行行长会接待您,如果是城市商业银行,有可能副行长会接待你,那么好了,要存钱,对吗,一个亿人民币,对吗,好,那么存款基准利率与你无关,什么跟你有关呢,大额存单,国有几大银行年化利率在5%-7%,城市商业银行在5%-7.5%,咱们取个6%吧,这时你可以选择先息后本还是本息同取,那就先息后本吧,600万到手,就暂定这600万是活期,随用随取吧,晚上银行领导会请你吃喝玩乐的,而且还会为你定一个业务熟练的客户经理。大额存单到期前一个工作日,你的客户经理会联系你,是否继续存钱,那你可以问他有没有冲量业务了,日息5‰左右,时间1-10天,咱们利益最大化,按10天算,500万到手了,然后接着做大额存单一年,那么这样算下来两年综合收益在17%,无风险,这还不算这两年里你用1700万的利息投资理财的复利或者投资产业的收益。银行里存款一个亿!!!!!!!我的妈呀,先要恭喜你了,在***有一个亿资产的人已经算是富豪级别了,如果还能拿出一个亿存银行,那身价肯定不止一个亿那么点了,估计是数十亿以上才会有这个念头吧!所以拿出一个亿存银行的人一定是凤毛菱角的,到银行也一定是被人刮目相看的!!我表示好羡慕啊!!其次对于2018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银行的定存基本维持在2%-4%的水平!并且根据你的资金一个亿来看,许多银行会愿意提高部分的空间利润给你加大利息的,毕竟一个亿的存款可以帮助许多银行提高业绩!所以以4%的利息来计算的话,你每年的收益将会有400万元的利息收益,每个月会有将近34万的收入!对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来说,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支出在15-20万,一个中产家庭的年支出在30-50万,一个富裕家庭的年支出在100-500万!所以你的一个亿存款大概率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里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并且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但是想要过到土豪的生活还是有点小小的要求的,光靠放银行是不行的!例如王思聪吃一顿饭都要几十万,随便买辆车就要几百万这样的。。。。。。。 这是个扯淡的问题,实际情况不会发生,因此只能扯扯淡了。 假如给你一个亿,你会把这一个亿存在银行吗?如果会,那么可能你就是穷疯了,一下子得到一笔横财,一时半会还未缓过神来或永远不会缓过神来。 存入银行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上可以说无风险,但是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如果将全部资产或大部分资产存入银行,这是不合理的配置,无法有效的规避非系统性风险。 比如存入期间较短,跑不赢通货膨胀,资产为贬值的一个过程,即存在较大的购买力风险;而存入期限较长,例如全部小型城商银行、农村信用社或民营银行等,5年期限可能获得5%的利率,可5年期限较长(人的一生有几个5年呢?),利率变化较大,存在利率风险。 那么存一个亿能过日子吗?主要要看过怎样的日子,比如在一线城市买套别墅一个亿就可能花完了,那么接下来还能怎么过呢?回老家把别墅租出去?因此,对不同人群,一个亿的效用是不确定的,在王健林看来一个亿就是小目标,可是世上有多少人一生能赚到一个亿呢? 但是如果是过中产阶层及以下阶层的日子,那么一个亿足够了,哪怕存入银行不产生利息,光吃本金。因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生活必需品也是有限的,人的一生用不了多少生活必需品,只要尽量的少用奢侈品一个亿早就够一家人幸福的生活一辈子。 虽然20多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4.6%左右,但是随着经济的放缓,通货膨胀率也会随着放缓,最终达到发达***的水平,增长缓慢,甚至为负增长,比如瑞士等。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单从我国历史的数据去分析未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即存入银行在未来贬值方面会远远低于过往的20多年,不必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这一块。如果目前拥有一个亿,应当担心的是自身的消费需求,比如消费攀比和消费炫耀等。一个人一顿饭吃一千个巴掌大的肉包子能吃饱吗?显然随便一个人都吃不下。如果把买一千个包子的钱买成两头鲍,也就是一斤只有两只的大鲍鱼,想必只要是成年人都能吃得下了,毕竟两三千元连一斤两头鲍都不一定能买到。在银行存一个亿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靠利息过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问题,可以说绰绰有余,四处旅游,经常打飞的也足够了。但是如果想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住豪宅别墅,买豪车,感情世界再富一些,再有点不良嗜好,一个亿的利息也是远远不够的。私人银行的门槛是600万元人民币,有专人负责帮着理财,年收益能达到6%以上,一个亿一年轻松拿到600万元收益。即便是到银行存成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一年也能有超过400万元的利息。这么多钱不要说生活了,在北上广深贷款买一套200平米的“豪宅”也够了。当然了,有这么多钱去买200平米的楼房有点亏了,不如拿同样的钱在多个***分别买一套小别墅,全部加起来可能花的还更少,每栋别墅还能配辆车。居住成本是当下国人最大的支出项目,吃饭穿衣与之相比就不值一提了。至于日常消费和娱乐,总是有数的,一年几百万元,只要不走上邪路,能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如今国内有100万元存款的家庭不会超过2%,而年收入能够达到100万元的家庭更少,恐怕200万人都达不到。仅靠一亿存款的利息就能轻松进入高收入人群行列,生活水平可以说远远超过了98%的国民。即便是一年利息只有400万元,每个月都能有三四十万元可以自由支配,平均每天都要超过一万元。这么多钱足够每个月出国旅游几次,住各地五星级酒店,品各地美食大餐。要知道全球最贵的五星级酒店一晚上也才3000多元人民币,每天一万多元利息足够长期居住在五星级酒店,还要每顿饭都吃大餐了。人生总会遇到几座大山,房子、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但是这些大山都可以用钱摆平,显然有了一个亿,这些都不再是问题。我的天,一个亿!这个哥们是不是对数字没概念,还是对钱没概念,是不是不知道一个亿是多少啊!对我来说,根本不用一个亿,一千万就够了!看图,这个是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存个一年吧,最低的利率也有1.95%,一个亿,一年的利息就有1950000万!一年195万,多少人一年的收入根本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靠这个利息生活根本不是问题,而且还可以生活的很好,比大多数的***人都生活的好。其实嘛,按照年利率1.95%,一千万的话,一年的利息也有195000,将近20万。按照正常的生活状态,一年20万足矣!更何况,这个按照最低的利率计算,稍微高点的话,就可以到达二三十万,完全没问题!如果真有一个亿的资金量,你就是不靠利息也可以过日子。一个亿的资金量,而且还是现金量,这个金额在一个县城甚至是地级市,个人存款量都是排得上号的,一个亿最糟蹋的存法就是直接放在银行的活期里不管不问,以四大行的活期利率0.3%计算,一个亿一年的利息收入为:100000000*0.3%=30万元,折合每个月25000元,这个金额即使是在四大一线城市,只要你保持一个正常消费水平,不挥霍,那么照样活得下去。一个亿的资金量,已经可以跟银行协商利率了,特别是在小银行里,要求个5%甚至6%的利率都不为过(毕竟现在有的村镇银行,一年期的利率都已经推出了4.1%的了),我们保守一点,取5%就好,那么一个亿一年的利息为:100000000*5%=500万元,折合每个月41.67万元,每个月的利息收入已经赶上很多人一年的收入了,500万元一年,已经不叫过日子了,而叫享受日子了。根据***统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人均生活成本为18323元,当然这个金额有点低了,不过我们给他翻十倍183230元(折合每月15269.17元),那么这个金额满足一个人一年的生活所需应该是凑凑有余了(当然这个满足指的是过日子,不是挥霍)。所以即使没有利息,一个亿的本金,就算按照一年20万元花费,都足够你生活500年了(从明朝中期活到现在都没问题)。拥有一个亿,已经不叫做过日子了,而叫做享受日子,目前***拥有1个亿的存款的人数,估计连0.01%的人数都没有,毕竟拥有50万元存款的人数也就0.37%而已。好了,问题答完了,你告诉我去哪里领一个亿吗?看了很多评论,都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在回答问题!你有一个亿的钱,还考虑怎么存银行吃利息?!这就证明了你没有赚钱的圈子和人脉!也没有正常有钱人的见识和思维逻辑!有一句话说的很现实,也很正确!现在的***社会,有钱有势的人都是欠银行钱的人!越有办法的人,欠的越多!只有普通老百姓才存钱在银行!而且这种存钱到银行的人很多都被银行套路了,新闻中经常出现那些钱存入银行,却被告知你买了理财产品,你的钱要99年以后才能取出来,还有的存钱的时候没问题,但一到需要取钱的时候,钱就以各种原因消失的情况也很多!比如前段时间有个人存钱到银行结果取钱的时候,银行告诉他,你的钱被工作人员盗用了,但我们不负责任!还有的高明一点,就说你买了理财产品,短期内是取不出来钱的,然后你的钱就亏完了!这些情况都是你这种有钱没势力的人的情况!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拥有一个亿的钱,但没有一个亿的人脉和势力!那么就如同一头猪,长到了五六百斤,该杀了吃肉了!所以拥有了不能匹配的财富,那不是好事!而是灾难!这个时候,财富的多少和灾难的大小成正比!目前来看,将一亿元存入银行的话,一年下来的利息最少有35万元,最高应该可以超过500万以上的。可以肯定,在当今社会能够拥有一个亿存款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若果真如此的话,有没有利息都可以过上豪华生活的。那么,单纯的以利息过日子可以吗?让我们先一起算一笔账,根据2018年最新银行存款利率显示,活期储蓄基准利率为0.3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1%,三年期及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75%。很明显,按照当前银行的活期储蓄利率计算,1亿元存款的利息就是35万元,这个数字也可以说是能够获取的利息最低限度。我相信对于一个拥有上亿元存款的人来说,仅仅靠35万元是不足以生活的。那么,选择银行定期存款或者个人大额存单业务的话,根据不同的银行得到的利息也就不一样啊,但至少利率浮动至5.0%以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有500万元以上的利息。显而易见,从35万至500万元人民币,如果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足够拥有美好时光!但是对于亿万富豪来说,恐怕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要知道那部分人的花销巨大,够不够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因为我不是亿万富翁哈!大家说呢?
我有一个亿,按照最保守理财利息,十年我能挣多少?
你好!按照最保守的银行存款利率,10年差不多也能收入1000多万元。但是这个最不靠谱的投资方式。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花呗借款2移移护沉热查就使课某万元分期12个月还款,每月利息多少钱?
每个人的利率会不太一样,一般是万4的,也就是说1万元每天利息是4元,2万元借一个月利息就240元(2*4*30)。花呗全称是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2016年8月4日,蚂蚁花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这也是上交所首单互联网消费金融ABS。截至2018年1月,蚂蚁金服已主动对两家小贷公司增资82亿元,注册资本从38亿元提升至120亿元。5月18日,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
花呗借款2万仅百升推投异伯宜括段三元分期12个月还款,每月利息多少钱?
每个人的利率会不太一样,一般是万4的,也就是说1万元每天利息是4元,2万元借一个月利息就240元(2*4*30)。花呗全称是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2016年8月4日,蚂蚁花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这也是上交所首单互联网消费金融ABS。截至2018年1月,蚂蚁金服已主动对两家小贷公司增资82亿元,注册资本从38亿元提升至120亿元。5月18日,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
两个亿2点5厘利息一个月多少钱
一个月500万利息
春节24城0成交,70家公司月利息350亿…疫情下开发商再喊“活下去”!
点击下面标题即可阅读
李文亮母亲:他不会撒谎,遗憾未送别
震惊!武汉8名“造谣者”竟然都是医生,向他们致敬!
她一夜删光近10年微博,"这就完事了?究竟谁为特权开了“后门”?
最高给2000万,***暴徒酬劳被曝光!
保时捷女司机“实力坑夫”,她究竟什么背景
金融圈又爆潜规则,“做瑜伽”被赋新含义,女主角年入400万
王宝强公司:别了,马蓉!
任正非女儿被扣最新进展,***喊话!
金庸去世!马云终于发声,句句痛心!
崔永元大曝料:一场涉及400亿的金融诈骗案!
范冰冰偷逃税折射出社会问题,老公李晨终于发声了!
刘强东案重大转折!刚刚,“奶茶妹妹”表态
究竟谁在陷害刘强东?这些细节太可怕!
刘强东涉嫌性侵在美被捕?京东回应了!方舟子还说……
-END-
财富画报
金融资讯,第一新鲜
信托收益率一般有多少?
一般在百分之七左右,现在随着市场的转差,金融杠杆,信托的收益也会有所下降,所以现在大概在百分之七左右,但是有些产品还是很高的,主要还是要看信托产品来决定。
信托产品和普通的理财产品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来说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四点,分别是包括发行主体的不同、投资起点的不同、投资期限的不同、预期收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