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的什么叫市值(股票发行市值是什么概念?)
股票发行市值是什么概念?
股票市值有两种:一是以流通股本为基数,乘现阶段市场交易价的总和。二是以总股本为基数,乘现阶段市场交易价的总和。总资产是一个公司的所有资产,这里还包括负债,固定资产,所有者权益等等,是实物资产。而股票的市值是在交易之中所体现的无形价值和虚拟价值。
股票交易中的股票市值是指什么意思
市值就是当前你买入的股票的价值,也是把浮动盈亏计算在内的价值,浮动盈亏是市值-你的投资。
新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是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平均每日10万的股票市值,就是该新股顶格申购所需市值。与申购上限的关系是,平均每日1万的股票市值,获得1000股的新股额度。申购新股需注意的细节:新手投资者明白顶格申购需配市值的定义后,还需了解顶格申购的细节...
什么叫股票市值?
股票市场上,有很多非炒股人不懂的专业术语,然而事实上,有时候很多次凑在一起,连炒股的人都不一定能说对。今天,理财君先来和大家说说,什么叫股票市值?股票市值是一种股票术语,它是指股票的行市,是随股票的交易不...
股票市值是什么意思股票市值与面值的区别是什么
股票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另外提到市值,还有可能是新股申购市值,买入证券市值,就是您名下账户所拥有的股票的市值,计算方法=证券数量*市价。股票市值亦称“股票市价”,股票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股票市值是在股票市场上通过买卖双方的竞争买卖形成的,是买卖双方均认可的成交价格。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值高低的因素较多,主要有股票面值、净值、真值和市场供求关系等。一般讲,股票市值是以面值为参考起点,以股票净值和真值为依据,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之中形成的。其中,股票值、真值与股票市值是同方向变化的,净值、真值上升的股票,其市值必然会提高。
股票总市货赶行翻洲由游政抓往值是什么意思?
就是股票的流通股加固定股的总价值。
盈利,留存收益,账面市值比在股票横截面收益中的作用
盈利,留存收益,账面市值比在股票横截面收益中的作用
文献来源:RayBall,JosephGerakos,JuhaniT.Linnainmaa,ValeriNikolaev."Earnings,retainedearnings,andbook-to-marketinthecrosssectionofexpectedreturn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2019)
推荐原因:权益的账面价值由留存收益以及投入资本两部分构成。我们认为账面市值比策略有效的原因在于,权益账面价值的留存收益包含了过去盈利的累计值(即平均值)。留存收益比市值对***以及其他***股票的横截面收益具有预测作用,并且包含了账面市值比的信息。投入资本比市值不具有预测收益能力。我们的研究表明,留存收益比市值以及账面市值比能够预测收益的原因在于,它们代表了潜在的盈利能力,而并不是由于账面价值代表内在价值。因而,在资产定价中,留存收益比市值的收益预测能力优于账面市值比。
1
背景
账面市值比很长时间以来被用作价值的指示器。我们预测账面市值比策略有效的原因是,股权的账面价值包含了过去盈利的累计值及平均值。我们认为,这种平均的处理方式减弱了会计中的时间问题以及影响单个年份收益的短暂因素,从而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潜在收益率。
账面市场比率解释了平均收益的横截面只是因为它的留存收益/市值的部分。在价值投资中,账面市值比中的账面价值并没有衡量内在价值。近些年来账面市值比失去了其与留存收益之间的相关性,造成其预测股票横截面收益的能力有所降低。我们的研究表明相比于账面市值比,使用留存收益市值比会更加有效,尤其是在今后的年份中。是一个对于收益率很好的代理物因为留存收益减缓了个别年收入的会计效应。然而,我们并没有说留存收益是一个更好的预测未来收入和现金流的变量。相反,我们是要阐述账面市值比预测能力的来源。
2
账面价值的成分,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发展方式
权益的账面价值可以按照下式分解:
其中投入资本是指公司发行和回购普通股所收到的股东净出资额。留存收益是指自公司成立以来累计的收益(即净收益)减去累计分配的股息。第三部分是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其规模较小。累计其他综合收益是一种技术性账户,它累计各种票据(即未以现金实现),收益和***失的金额,这些收益和***失主要源自对公司持有多头或空头头寸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权益的账面价值是股东的净资本交易(新发行的股票减去库存股票购买)、净利润保留(收益减去股息)以及资产价格冲击导致***益的函数。
3
数据
我们的主要样本是1964-2017年在***上市的证券。我们从***证券价格研究中心(CRSP)获取月度股票收益和股息历史数据,并从Compustat获取年度会计数据。我们从所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的RMS开始,排除普通股以外的证券,并且剔除了金融公司。
从描述性统计来看,留存收益比市值指标更加偏态分布,均值为-0.16、中位数为0.23。平均来看,投入资本约占权益账面价值的54%,留存收益占比为41%,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占比最小,约为5%。
4
股票的横截面收益·留存收益与投入资本
总的来说,面板A和面板B的回归表明,账面市值比预测横截面收益的能力只是因为其包含了留存收益,而其他组成部分不提供有关平均回报横截面的重要信息,而删除这些其他组成部分(即仅使用留存收益)会提高T值。这些结果与我们的理论一致,并表明在资产定价检验中,最好使用留存收益/市值,而不是账面市值比。
在控制了过去的平均盈利后,短期噪音似乎消减了当期盈利预测收益的增量信息,虽然他是最新的盈利样本。这一发现与我们的理论相一致,即留存收益中过去收益的累积(即平均值)比仅使用当期收益能够更好地衡量潜在的收益。
5
分组检验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组合测试,这为评估预测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能更加稳健的方法。这些投资组合分类并没有强加FAMA和MacBeth(1973)回归中的参数假设。
总之,基于投资组合的结果与Fama和MacBeth(1973)回归的研究结果一致。账面市值比预测收益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留存收益部分;账面市值比或者投入资本/市值对于股票横街面收益没有更多额外的信息。
6
盈利是留存收益和价值溢价来源的证据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留存收益中的收益积累是否影响了留存收益的预测能力,我们接下来要构建自己的累计收益。我们在最近一年结束向前回溯五年,除以最新的股票市场价值,然后取自然对数。重要的是,这个指标不受股票回购的影响,这可能也是留存收益预测能力的一个来源。
对于所有五个累积窗口,我们发现两个估计系数之间的差异都在一个标准误差范围内,即零,这表明累积收益(而不是分红政策)驱动了留存收益比市值的预测能力。
为了进一步验证留存收益对市场预测能力的解释,我们接下来评估其预测未来收益增长的能力,并将其预测未来盈利增长的能力,并与EP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
与留存收益能够衡量公司潜在收益相一致,它在三个期间内都是显著并且正向的未来盈利增长预测指标,账面市值比的符号以及显著性则不断发生变化。相比之下,市盈率倒数是在三个区间内都是显著负向的预测指标。这种负向相关性与收益均值回复现象一致。
7
结论
账面市值比包括两部分:留存收益及投入资本,两个都用权益市值调整。我们预测留存收益比市值包含了预期收益的重要信息,因为其包含了过去的平均收益,而投入资本比市值并不包含重要信息。与我们的预测相一致,留存收益比市值完全包含了账面市值比的全部信息,即使留存收益平均仅占权益账面价值的41%,而留存收益比市值仅解释的账面价值比方差的50%以下。相比之下,当控制了留存收益比市值后,投入资本比市值没有预测未来收益的能力。这些结论在不同时期的***和非***数据中都很明显。我们的结论是,留存收益比市值相对来说不会受到在单个年份会计处理的影响,而这个会影响当期盈利,因此这是一个衡量潜在收益更好的指标,与预期收益具有更加直接的联系。
往期链接
海外文献推荐:因子选股类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链接↓
第79期:不确定性、动量和盈利能力
第71期:短期的Beta还是长期的Alpha
第70期:SmartBeta与多因子组合的最优配置
第63期:劳动杠杆与股票收益的截面效应
第62期:利用CART决策树选股
第60期:学术研究毁了因子的预测结果吗?
第59期:策略回测效果如何评估?
第58期:ESG能够提高新兴市场投资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第56期:盈余公告收益及标准化预期外盈利
第54期:六因子模型与解决价值因子冗余
第53 期:ShillerP/E与宏观经济环境
第52 期:微观领先于宏观?非流动性对股票收益和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
第50期:因子如何复合——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指数构建方法
第50期:分析报告的可读性与股票收益
第49期:风格在债券投资中的应用
第49期:盈利指标的紧缩指数
第48期:HML 因子中的细节
第46期:市值效应的事实与流言
第43期:机器学习与资产定价
第43期:价值投资的事实和流言
第40期:因子择时是与非
第39期:质优股与垃圾股
第38期:隔夜收益与特定企业股票的投资情绪
第37期:因子选择的新指标
第36期:一种新的公允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预测方法
第35期:因子投资模型增强:基于深度学习来预测基本面数据
第34期:工匠阿尔法:风格投资的应用
第33期:风格投资与机构投资者
第31期:因子正交与系统性风险分解
第31期:情景基本面,模型与主动管理
第30期:消化异象:一种投资方法
第29期:风格投资、联动性与股票收益可预测性
第28期:期估值因子的风险来源于哪里?由PB 分解得来的证据
第28期:基于波动率管理的投资组合
第26期:收益的可预测性
第25期:价格影响还是交易量:为什么是Amihud(2002)度量
第25期:金融危机期间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
第24期:股票流动性和股价暴跌风险
第22期;估计Beta值
第22期:价值、规模、动量、股利回报以及波动率因子在***A股市场的表现
第19期:恐慌指数v.s.规模因子
第18期:调整因子在对收益率解释中的表现
第15期:改进的动量模型
第15期:利润质量研究
第13期:股票市场波动性与投资学习
第13期:社会责任共同基金的分类及其绩效的衡量
第13期:因子择时风险导向模型
第10期:利用信息因子解释回报
第10期;异质现金流和系统性风险
第9期:“打赌没有β”投资策略研究
第9期:利用条件信息理解投资组合的有效性
第8期:因子择时模型
第8期:优化价值
第7期:动量崩溃
第7期:动量因子及价值因子在投资组合中的运用的实证研究
第7期:后悔的神经证据及其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第6期:持续过度反应和股票回报的可预测性
第6期:五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在国际市场上的检验
第5期:价值的另一面:毛盈利能力溢价
第5期:卖空比例与总股票收益
第4期:巨变的贝塔:连续型贝塔和非连续型贝塔
第4期:全球、本地和传染的投资者情绪
第4期:投资者更关注哪些因子?来自共同基金资金流的证据
第4期:总资产增长率与股票截面收益率的实证
第3期:Beta套利
第3期:前景理论与股票收益:一个实证研究
第3期:趋势因子:投资时限的信息能获得收益?
第3期:时变的流动性与动量收益
第2期:CAPM新视角:突尼斯和国际市场基于copula方法的验证
第2期:资本投资,创新能力和股票回报
第2期:风暴来临前的平静
第2期:资本投资,创新能力和股票回报
第1期:三因子与四因子模型对比与动量因子的有效性检验
第1期:五因子资产定价模型
第1期:多资产组合中的动量因子影响
第1期:期基于插值排序标准化变量法和复杂变量的平衡分离树的多因子选股模型
海外文献推荐:资产配置类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链接↓
第65期:通过VaRBlack-Litterman模型构建FOF投资绝对收益组合
第56期:利用低风险现象增强Black-Litterman 模型:来自韩国市场的证据
第56期:波动率模型以及波动率的程式化特征实证
第54期:放大市场异象
第53期:风险平价组合与其他资产配置方法的比较探索
第51期:关于公式化价值投资方法的事实
第48期:对风险配置策略的再思考
第41期:投资组合再平衡管理的另一类方法-叠加期权卖出合约
第38期:SmartBeta 策略怎么会出错?
第27期:风险因子的风险平价
第27期:桥水基金对风险平价和全天候策略的一些思考
第26期:协方差矩阵的非线性压缩:当Markowitz遇见Goldilocks
第24期:考虑寿命风险的多变量战略资产配置模型
第19期:稳定性风险调整后的投资组合
第17期:推动多因子世界中的战略资产配置
第17期:用更高阶矩衡量组合分散性
第16期:将因子暴露映射到资产配置
第14期:风险平价股票组合的转售价值
第12期:构造有效收入组合
第12期:投资组合中股票数量是否会影响组合表现
第11期:对冲基金收益优化投资组合
第5期:集中投资与全球机构投资者业绩
第5期:价值投资vs 成长投资:为什么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投资风格
海外文献推荐:事件研究类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链接↓
第47期:工业用电量与股票收益率
第45期:预测***股票市场的股灾
第40期:IPO 批准对现有股票的影响:来自***的证据
第21期:低频调仓、收益率自相关性和季节性
第8期:机构投资者和股票拆分的信息产生理论
第6期:季节性收益
第6期:可预测的行为、利润和关注
第6期:盈余公告与系统性风险
海外文献推荐:投资者行为类
第85期:原油期货市场的知情交易
第78期:高频报价:买价和卖价的短期波动性
第57期:数据提供者的信息中介角色
第55期:分析师的重新覆盖与市场反应不足
第42期:卖方研究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有价值吗?
第33期:公司债市场收益的共有因子
第23期:媒体关注与消费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20期:高频交易之间的影响
第20期:是什么使得股价移动?基本面 vs. 投资者认知
第18期:短期机构交易的表现
第16期:坏习惯和好方法
第11期:状态变量、宏观经济活动与个股截面数据的关系
第10期:条件夏普比率
第9期:强制清算,减价出售与非流动性成本
第7期:买方与卖方谁发起交易
第7期:后悔的神经证据及其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第7期:排名效应和交易行为:卖出最差的和最好的,忽略其余的
第6期:持续过度反应和股票回报的可预测性
海外文献推荐:择时策略类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链接↓
第86期:哪种趋势指标是你的朋友
第76期:商品期货的特质动量
第32期:行业表现能预测股市走势吗
第14期:几类择时策略的比较
海外文献推荐:公司金融类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链接↓
第72期:***董事的价值
第23期:经济周期、投资者情绪和高成本的外源融资
第12期:世界各地的资本结构决策:哪些因素重要
第11期:财务风险有多重要?
第3期: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影响
海外文献推荐:基金研究类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链接↓
第85期:主动ETF或将何去何从
第83期:基金经理的运气与技能
第75期:ETF的战争从未停止
第74期:风格中性FOF:分散投资还是成本重负
第73期:基于APB指标的共同基金业绩评估
第68期:弱市赢家方能恒强:对冲基金再不同市场下的表现持续性
第67期:***ESG基金发展概览
第64期:基金的alpha源自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吗?
第52期:***目标日期基金市场的成败之争
第51期:买方分析师的能力与角色研究
第47期:下滑轨道内部应该如何配置
第46期:时变的基金经理管理能力
第44期:一个有效的下行风险衡量指标下的FOF 策略
第42期:趋势跟踪策略在目标日期基金中的应用
第41期: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业绩
第39期:风格中性的基金中基金:分散化还是锁定权重?
第37期:如何设计目标基金?
第34期:市场情绪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来自对冲基金的证据
第32期:目标日期基金需要更好的分散化
第30期:一种新的衡量基金经理能力的方式
第29期:基金真的交易越多赚的越多么?
海外文献推荐:其他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链接↓
第88期:如何更好地复制对冲基金业绩
第80期:回归模型中的过拟合问题
第66期:揭开***期货的神秘面纱
第61期:应该卖出哪一种指数期权
第21期:实证金融的未来
风险提示:本报告内容基于相关文献,不构成投资建议。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天风证券-金融工程:海外文献推荐第89期》
对外发布时间
2019年6月4日(注:报告审核流程结束时间)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吴先兴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120001
***房产总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
***房产总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
***房地产总市值达65万亿美元,***、欧盟和***房地产总市值只有60万亿美元。
***房产总市值达65万亿美元,按照6.93的汇率粗略估算,总市值已达450万亿元人民币。
***股票市值6万亿美元只有***+欧盟+***总和十分之一
在房地产市值高歌猛进的时候,***股市却出现了连续的调整,今年以来各大指数更是出现创出近年来新低的表现。截至最新,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8%,创业板指跌幅超过20%,深证成指大跌近27%。各大指数熊冠全球,深证成指位居全球重要指数跌幅榜第一位,上证指数跌幅位居全球重要指数跌幅榜第二位。
股市持续调整之下,其市值也出现大幅缩水,沪深A股总市值为47万亿元,较去年底缩水超过10万亿元(未考虑新股上市影响)。
***房子太贵、股票太便宜?
本轮中小市值的股票发力的原因是什么?后市怎么看
近期中小市值股票表现要明显好于大市值股票。
自6月30日至8月5日,中证1000指数上涨1.35%,而沪深300和中证500分别下跌7.32%和2.84%。
今年以来,中证1000下跌11.19%,跌幅同样要小于沪深300的15.47%和中证500的14.74%。
本轮中小市值发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部分投资者会归因为政策因素,包括中证1000股指期货(IM合约)正式上市交易和7月下旬中证1000ETF的发行。
但从历史上另外两次股指期货上市的影响来看,指数期货对于指数的影响更多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环境,而非期货上市本身。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在之后的3个月里,沪深300指数下跌22.05%(上证指数也下跌了22.55%),股指期货的上市并没有造成沪深300的***行情。
2015年4月16日,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推出,之后3个月分别下跌4.21%和13.84%(同期上证指数下跌8.86%)。如果仅考虑2015年6月股灾之前的时间段,则中证500上涨37.51%,上证50下跌0.11%(期间上证指数上涨16.51%)。
总体来说股指期货上市与股市的表现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
银行间流动性是一个往往被大众忽视,但却是与市场行情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2020年之后多轮市场的风格切换中,银行间流动性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相关性。
今年4月上海等地疫情高峰期以来,为了对冲疫情影响,维持经济大*稳定,央行向市场上投放了大量流动性。在流动性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利率开始持续走低。
通常来说,我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应该在央行逆回购利率水平附近来回波动,当前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为2.1%,而银行间利率R007和DR007却均在1.6%附近,大幅低于央行利率。而这一水平仅次于2020年第一轮疫情后央行降准降息的特殊时期。
2020年1月17日和20日,人民银行接连宣布对MLF利率和LPR利率进行调降。随后在1月22日,银行间利率开始触顶下降,流动性水平极度宽裕。
这一轮利率下降过程一直持续到5月18日。期间中证1000仅下跌1.01%,不仅好于上证指数的6.06%,也好于沪深300和中证500。
之后利率触底回升,货币政策也逐步转向正常化,银行间流动性开始收紧。
5月18日至本轮利率回升的高点11月3日,期间中小盘股则表现不佳,在大盘普涨的情况下,中证1000上涨13.44%,甚至不及上证指数,而沪深300则大涨21.79%,跑赢了其他所有指数。
银行间流动性是整体宏观经济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宽货币传导路径上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来说当市场流动性充沛的时候,中小市值股票的相对表现要更好。
造成这一现象的核心逻辑可能在于:银行间流动性会通过影响银行板块股票的表现来影响市场的整体风格。
因为如果我们把2020年以来的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与申万的银行板块指数叠加来看,两者的相关性一致性较高。
我国的存款利率相对稳定,意味着银行的资金成本是相对固定的,而宽货币和降息主要影响的是银行的贷款利润,利率水平越低通常意味着银行的利差收益缩小。同时,当宽货币和宽信用周期通常是经济压力增大的时期,实体经济的信用风险上升,违约率升高,同样也会影响银行股的估值。
银行股因为普遍市值巨大,动辄千亿甚至上万亿,相比于其他板块,走出一波上涨行情所需要的资金量更大。对于成长股而言,银行股的上涨行情会抽走一部分流动性;反之,银行股下跌时,资金从银行权重流出,对于成长股来说就是增量资金。
中小市值行情的持续性取决于央行何时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
对于后市的走势,特别是中小市值成长股的行情持续性,观察银行间流动性就成了一个可参考的重要指标。
如果下半年国内经济仍然是稳增长,宽信用为主线,那么当前超低的银行间利率预计还将保持一段时间,从而压制银行等权重股的估值,对成长股而言是一大利好。而如果经济企稳向好,央行开始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拉动利率回升,那么就意味着银行权重可能将迎来一波牛市行情,对成长股而言则是利空。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国内经济动态和流动性水平,况客科技联合汇迪投资设计推出了“宏观经济气象站”。通过九宫格的形式,从供给,消费,投资,流动性等九个指标维度表现经济的各方面情况。使用者通过观测九宫格中颜色的变化和色块面积就能直观了解本月经济的冷热程度。
同时,汇迪投资还为各位准备了周报,月报和经济数据解读报告等各类丰富的研报产品。
以上功能均可以通过即将正式上线的“FOFPro”(PC端和移动端都可以登录)获取。
欢迎机构投资者后台添加小助手了解详情。
市值是什么意思?
市值一般是指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市值的计算方法是:市值=股本×股价。一般来说,股价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它可以高于市值或低于市值。
股价的变化导致上市公司的市值在不断变化,在股本可比的情况下,市值因股价的涨跌而增减。
市值的内在本质在于它是公司综合素质或价值的集中体现,而股本与股价之积只是市值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