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股价是多少(中联重科抛最高40亿回购,浮亏9亿的基石资产能否借此“脱困”?)
中联重科抛最高40亿回购,浮亏9亿的基石资产能否借此“脱困”?
净利腰斩,股价重挫之下,中联重科掏出最高近40亿元的真金白银来回购以提振股价。事实上,从去年高点15元至今,中联重科股价已缩水近6成。而在股价大幅下跌的背后,“买在”高点的51亿定增资金被套得牢牢的,其中基石资产管理的23亿资金浮亏近40%达9亿。
时隔三年,中联重科再次掏出最高40亿元的真金白银来提振股价。
7月21日,中联重科公告称拟不超过39.88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其之所以抛出大额回购,或因为其股价长期萎靡不振。从最高点15.21元/股至今,公司股价缩水近6成。
而在股价连续下行之下,此前参与定增的多家金融机构被深度套牢。据悉,在2021年中联重科的定增公告中,出现了多家知名认购者,比如基石资产、财通基金、摩根大通、UBSAG等。其中,基石资产豪掷22.57亿元成为认购大户。
解禁期后,基石资产一股未减持。按照今日收盘价来计算,基石资产浮亏近40%高达9亿元。
中联重科最高40亿回购的背后
股价长期萎靡不振,中联重科抛出了巨额回购。
7月21日,基建狂魔中联重科抛出了一份近40亿元的回购预案。公告内容显示,中联重科拟不超过39.88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回购数量为2.17亿股至4.34亿股,回购价格不超过9.19元/股,相比较当日收盘价6.18元/股溢价48.7%。
中联重科回购的目的在于体现公司对长期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心,提升投资者对公司长期投资的信心。而此次近40亿元的回购金额在今年A股市场中仅次于美的集团3月份50亿元的回购方案。对于回购后的用途,中联重科表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最高40亿的回购对于一家市值仅为539亿的公司来讲,全部实施的话,按当前市值将会减少近7.4%的A股流通股,这对于股价的提振不言而喻。
2021年至今,中联重科股价长期萎靡不振。Choice数据显示,去年年初至今,中联重科股价变动幅度为-31.44%,去年3月份股价一度冲至14.50元/股,此后便一路下滑,甚至在今年4月份跌至5.18元/股的最低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联重科股价在二级市场的一路走低,最“受伤”的莫过于斥资51亿元参与定增的投资者。
2021年2月,中联重科发布定增公告,认购名单聚集了多个知名机构,其中财通基金、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摩根大通、UBSAG以及湖南迪策鸿泰投资合伙企业分别获配5428万股、3933万股、3933万股、7375万股、4415万股、3707万股,获配金额分别为5.52亿元、4亿元、4亿元、7.5亿元、4.49亿元、3.77亿元。
上述机构当时的认购价格为10.17元/股,该部分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在同年8月份迎来解禁期。
定增的时期也是中联重科股价的高点区间,还未等到解禁的机构投资者们,已经被套牢。
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中信建投因定增股份解禁新进成为中联重科第十大流通股东,在2021年第四季度,加仓8.7万股;今年第一季度,中信建投消失在十大流通股东之列。而其它机构们因持股数不足,未能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
按照上市公司7月22日收盘价6.21元/股来计算,倘若有机构尚未减持,则浮亏近40%。
基石资产23亿定增资金被套40%
51亿的定增中,基石资产可谓是重仓。
根据中联重科2021年的定增公告,基石资产旗下的乌鲁木齐凤凰基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及其管理的马鞍山煊远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凤凰基石同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别获配1.49亿股、7443万股,获配金额分别为15亿元、7.57亿元。
企查查显示,马鞍山煊远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管理人为**天玑基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而**天玑基石背后的大股东是基石资产,基石资产的实控人兼董事长为张维。
鞍山煊远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LP来头不小。马鞍山基石同力智能制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南光控星宸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玑基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分别为比例为96.64%、3.3%、0.066%,其中大股东由安徽江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为59%。而安徽江东产业投资集团的背后是马鞍山市人民**。
随着定增股份在当年8月迎来解禁期,两家私募在2021年第三季度新进中联重科成为第八、九大流通股东,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上述两家私募也并未减持。倘若按照7月22日的收盘价6.21元/股来计算,两家私募的持仓市值分别为9.24亿元、4.62亿元。
由此来看,基石投资浮亏40%近9亿元。
而纵观中联重科近一年的定增历程,基石资产可谓是忠心的追随者。其首次在2020年7月发布定增预案,彼时基石资本旗下的怀瑾基石就已经在认购名单之列,当时其拟认购5871万股,拟认购金额为31亿元。不过就在两个月后,中联重科公告将锁价定增改为询价定增。而定增事项在2021年尘埃落定,认购价格从前次的5.28元/股变成10.17元/股获配。
陷于周期困境
被基石资产高度认可的中联重科实际上面临周期困境。
从中联重科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至今2022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分别为671.31亿元,100.12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3.11%、-47.44%,同期应对的净利润为63.86亿元、9.36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3.18%、-61.40%。
7月15日,中联重科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依旧没有好转。中联重科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约16亿元–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超过六成,基本每股盈利0.19元/股-0.22元/股。
净利润腰斩的原因,中联重科概括为疫情、成本上升等。
抛开疫情因素,中联重科所处的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根据2021年年报,其中工程机械板块营收为635亿元,占比超过94%,另外两个板块农业机械以及金融服务所占比重分别为4.33%、1.04%
据悉,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最主要的子行业,也因此被称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晴雨表。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挖机销量同比减少36%,降至14.3万台;其***内9.1万台,同比下降52.9%。
相关报告也显示,工程机械有着较强的周期性变化,2017年全行业营收5403亿元,2020年全行业营收7751亿元。2021年全行业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行业经过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联重科就开始调整战略以对冲风险。翌年8月20日,中联重科、弘毅投资与奇瑞重工共同宣布: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18亿股股份,进军农业领域,除了看好该领域,同样希望通过多元化的业务能分散风险。由此,中联重科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环境产业的营收板块。当时中联重科的意图通过三驾马车在分散风险的同时,还能拉动业绩增长。
不过接下来的三年,其净利润持续下滑,其中2016年其净利润为-9.05亿元,同比变动-1092.58%。
随后在2017年,中联重科声称要重振主业,卖掉了优质资产全资子公司长沙中联中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试图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机械以及工程机械上,彼时两个板块正好处于“一带一路”风口上。
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中联重科的农业机械板块一直增长乏力,对公司营收贡献也一直徘徊在4%。
而在国内业务疲软的前提下,中联重科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其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要加快推进海外业务。
责任编辑|陈斌
000157股权激励后股价是涨还是跌?中联重科
看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是增发还是回购,如果用回购的股票作为激励的股票来源,有可能会有一定的信息批露控制,比如回购股票的时候,放出不好消息以降低股价,公司得以低价回购,等到高管股票要解禁抛售时期,放出利好消息等等。股权激励原则上是为了提升公司业绩、降低代理成本而设定,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很多公司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比如伊利股份实施股权激励后,曾经出现过因为过高的激励费,在会计处理当中计入费用,影响了当年的利润表,使得利润表出现亏***,从而导致股价下跌。所以不能单纯的认为实施股权激励就一定好,一般而言,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短期会涨一点,表明投资者对股权激励公司的信心,但是长远来看,大多数公司的实施效果是不太好、对股价没有利好影响的。
我有6月30拥有中联重科股票1000股,到八月份才卖掉,这次分红(每10股派...
这个得看你的买入时间是不是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哦,要在该时间持有才能享有分红。大多数人对于股份分红还是很陌生,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它很清晰透彻。今天就给大家好好的说下股票分红的知识点,想了解股票分红的知识的朋友,阅读...
中联重科市值?
市值506亿元。
每经AI快讯,中联重科(SZ 000157,收盘价:5.83元)12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和一盛投资累计质押股数约为4.09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59.99%。佳卓集团累计质押股数约为2982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方盛累计质押股数为525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诚一盛累计质押股数约为1.94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
2022年1至6月份,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占比93.74%,农业机械占比5.14%,金融服务占比1.12%。
中联重科的董事长是詹纯新,男,67岁,学历背景为博士。
截至发稿,中联重科市值为506亿元。
中联重科、潍柴动力创出历史新高,冷门的机械股为何全面崛起?
来源 |财经锐眼
作者 |锐眼哥
伴随春节日益临近,A股工程机械板块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
近日,工程机械板块持续走强,除三一重工这样的一线品牌强势上涨外,潍柴动力、中联重科等二线品牌也纷纷创出历史新高,成了资本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此情此景,笔者忍不住思考:推动工程机械板块本轮大涨的动力是什么?资本市场的炒作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
潍柴动力:A+H均创历史新高
虽然春天尚未到来,但A股工程机械板块已经提前复苏,股价纷纷发动。
进入2021年以来,柴油机龙头潍柴动力(000338.SZ)表现强劲,在过去27个交易日内股价涨超60%,最新收盘价报25.37元,公司总市值冲破2000亿整数关口,达到2013亿元。
潍柴动力成立于2002年,以柴油发动机起家,目前已形成动力总成、整车整机、智能物流等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
潍柴动力的发动机在业内认可度很高,2020年公司发动机产销突破100万台,今年1月份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单月发动机销量突破15万台,再创历史新高。
实际上,自2016年以来,潍柴动力一直保持上涨趋势,股价从最低1.95元飙涨至最高26.1元(前复权),创出历史新高,五年间股价累计涨超10倍多,妥妥的大牛股。
港股市场的潍柴动力(02338.HK)与A股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从2016年至今,从最低1.515港元涨至最高25.5港元(前复权),期间股价累计涨超13倍,整体表现更加亮眼。
在潍柴动力A+H同步大涨的背后,离不开良好业绩做支撑。2016年至2019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932亿元、1516亿元、1593亿元、1744亿元,四年间增加近2倍。
同一时期,潍柴动力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68.1亿元、86.6亿元、91亿元,四年间增加了近4倍。
2020年,受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潍柴动力的业绩出现波动。2020年前两个季度,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46.8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34%、-11.48%。
进入2020年下半年,潍柴动力业绩明显回暖。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营收528.9亿元,同比增长47.55%;归属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36.98%。
得益于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回暖,潍柴动力三季报营收为1473.8亿元,同比增长16.32%;归属净利润71.1亿元,同比微增0.67%。
成立多年来,潍柴动力的业务布*都相对传统,发动机所在的动力总成板块仍是公司的营收主力,多年来动力总成、整车整机及关键零部件业务的营收占比均超50%。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再度崛起,潍柴动力趁机布*。去年公司定增募资13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其中20亿元投向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项目。
当前,新能源产业俨然全球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这种状况或将持续数年。潍柴动力紧跟时代潮流,新能源业务或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联重科:2年多股价暴涨超5倍
无独有偶,在潍柴动力股价大涨的同时,另一家工程机械二线品牌中联重科(000157.SZ)也迎来大涨。
中联重科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目前,公司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打造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金融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与潍柴动力的经历类似,中联重科也实现了A+H两地上市。不过,中联重科最新一轮上涨行情始于2018年底,且股价走势更为强劲。
先看A股表现,2018年10月18日至今,中联重科(000157.SZ)从最低2.69元涨至最高15.17元(前复权),期间股价涨幅累计超430%。
再看港股表现,几乎同一时期,港股中联重科(01157.HK)与A股走势基本一致,从最低1.958港元一路拉升至最高13港元(前复权),2年多股价暴涨超5倍。
中联重科本轮上涨行情始于2018年,这与公司业绩走势息息相关。2017年,中联重科总营收233亿元,归属净利润13.3亿元,但当年扣非净利润为-79.5亿元。
2015年至2017年,中联重科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为-4.49亿元、-16.8亿元、-79.5亿元,直到2018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达到14.9亿元,股价才开启新一轮反弹。
在中联重科业绩修复过程中,研发功不可没。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057亿元、5.809亿元、15.16亿元,短短三年间研发投入增加了近3倍。
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中联重科仍未放松研发工作。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研发费用达17.11亿元,大手笔的研发投入让公司走到了行业前列。
今年1月21日,在2021品牌强国先行论坛上,发布了2020***企业专利实力500强榜单,中联重科位列榜单第56名,较2019年提升130名,并持续占据行业榜首。
巧合的,同一天中联重科披露了2020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去年全年归属净利润70亿元-75亿元,同比增长60.13%-71.57%;扣非净利润61亿元-68亿元,同比增长73.58%-93.5%。
在业绩利好推动下,中联重科股价持续攀升,并于近日在A+H两地双双创出历史新高。A股最新收盘价报14.9元,总市值达1290亿元;H股报12.94港元,总市值达1120亿港元。
近日,中联重科又有大动作,公司定增募资超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向挖掘机械智能制造项目、搅拌车类产品智能制造升级项目、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及补偿流动资金。
从中联重科营收构成来看,与上述募投项目相关的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板块是公司的营收主力军,2019年度两板块营收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高达98.31%。
值得一提的是,中联重科上述定增获得国内外投资机构火爆认购,中信建投、摩根大通、基石资本、瑞银等均参与其中,展现了投资者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工程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实际上,A股工程机械板块本轮大涨,除个股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工程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回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之年。而机械行业是一个***的基础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担当者重要角色。
放眼全球,工程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交通运输、能源开采、农林水利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只要破土动工就离不开工程机械。
目前,***已成为工程机械产品类别最齐全的***之一,同时市场销售稳步提升,逐渐赶超美、日,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国内龙头企业在国外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2020年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球经济活动被迫停摆,工程机械全产业链都遭受了严重打击,上游的机械制造、中游的机械销售、下游的工程建设无一幸免。
进入下半年以来,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各行各业加快复工复产节奏,被迫延期的工程建设也重新破土动工,进而带动机械制造和机械销售逐渐回暖。
行业数据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实际增速或为15%左右,预计到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供给量将比2016年增长约50%,达到121.23万台。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产能迭代及环境保护等要求下,机械制造企业要逐步实现机械设备的高性能、人性化、多功能、高可靠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并向机器人工程机械发展。
在此背景下,机械市场竞争格*更加激烈,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资源加速向头部品牌聚拢,那些既有技术又有资金的企业实现强者恒强,而中小企业或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中联重科股价惨不忍睹,董秘自筹750万增持
记者 姚以镜
7月19日晚间,中联重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秘书申柯于2016年7月19日增持约人民币750万元公司股份,约合股票177.3万股,增持完成后,申柯持有公司股票约211万股,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为增持人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申柯同时承诺,在增持完成后六个月内不减持本次所增持的公司股份。
根据公告显示,这是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继2008年9月、2013年6月、2015年5月的三次增持后的再度增持。“身为上市公司高管,选择在这样一个股价处于阶段性较低点增持,从中透露出的是其看好公司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一位沪上券商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相比于投机炒作,投资者该关注这样的上市公司行为,增持背后的积极信号值得投资者关注。
申柯本人表示,“这不仅是兑现去年7月对股东的承诺,更是看好我们公司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二级市场上,中联重科的股价已很长一段时间运行在净资产价格之下,是一只“破净股”。7月20日,中联重科报收4.22元/股,上涨0.24%,仍低于5.13元的每股净资产。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也曾在6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中联重科的股价被严重低估”。詹纯新认为,中联重科不仅有工程机械,还有环境产业、农业机械、消防机械等新兴产业板块,公司的产业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工程机械行业上半年有复苏的现象,“转型”依然是各家企业需要探寻的最佳“发力点”。而多家机构研报近期继续维持对中联重科的评级和净利润展望。花旗银行报告维持对中联重科买入的评级,预计下半年该公司机械销售将企稳,全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将转正。
中联重科股票2014年最高股价是多少?
历史最低点就是去年2014年7月31号星期四最低交易价曾经跌倒4.37元/股历史第二低点,就是2005年11月30号,星期五5.45元/股
中联重科的股票现在值多少?
这个星期五收于53元!但是在下个星期初会回落一点,但是会在星期五可能创新高,收于60元!
请问宝钢,***船舶,***远洋三只股票,那只是沪深300指数股票?
宝钢,***船舶,***远洋三只股票,都是沪深300指数股票。股市指数的含义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通过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股票...
中联重科6013多少钱
47万只50多万,节面比80的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