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多少基金合适(股票基金一般多久取出合适,一般持有多久才好。顺便问一下这基金一般能有多少的收益。)
股票基金一般多久取出合适,一般持有多久才好。顺便问一下这基金一般能有多少的收益。
RSI在高位徘徊三次时卖出。股价创新高,RSI不能创新高一定要卖出。KDJ可以做参考。但主力经常在尾市拉高达到骗线的目的,专整技术人士。故一定不能只相信KDJ。在短线中,WR%指标很重要。一定要认真看。长线多看TRIX。爱有时就是那么的浮想联翩,可是又怎能搁
普通投资者持有多少只基金比较合适?
投资者常犯错误之一:买太多基
最近笔者遇到一位投资者,他现在一共持有65只基金…
我问:干嘛买那么多基金?
答曰:好像备选的基金都是好产品,挑花眼了,干脆不挑了。
关键,我仔细看了一眼,其持有的绝大多数基金质地很靠谱…
一位投资者持有65只基金是什么概念?65只基金可能共计持有1000只股票,相当于这位投资者间接买了1000只股票。
你们猜截止3月13日,兴全基金下一共管理多少公募基金?30只!
一只公募FOF持有多少只公募基金呢?以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为例,这只基金2019年年中也就持有45只基金,当然前12只基金占基金仓位的一半。
一家明星基金公司旗下一共30只基金,一只公募FOF也就持有45只,其中仓位较重的也就12只,明显这位投资者持有的基金数量太多了。
其实,投资者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因为挑花眼了而持有太多的基金。然而投资者持有太多的基金不仅不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实现风险分散,反而会增加投资者跟踪和管理基金的难度。
持有太多基金无助于风险分散
投资者持有多只基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即实现不同资产之间的配置和风险分散。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投资者无非就是要在股、债、现金、另类资产四大类之间进行配置。从投资区域角度看,投资者无非再买一两只QDII基金就可以实现海外资产的配置,当然很多投资者无必要进行海外资产的配置。你看,投资者不用买太多的基金就能实现国内和国外不同资产间的配置。
从风险分散角度看,持有太多的基金也不一定能更好地帮投资者实现风险的分散。一来,持有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基金不能投资者实现分散投资的目的;二来,持有风格很相近的基金没法帮助完成分散配置,毕竟很多风格相似的基金的股票配置相似程度非常高。有时候投资者以为自己买了多只基金,可能实际上就是“买了一只基金”。三来,投资者持有过多的基金,可能导致间接持有太多的股票,到最后投资者可能就在买整个市场。
晨星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若持有超过4只随机选择的股票型基金,则不会明显地降低风险。围绕这个数字,风险保持得相当稳定,一直到超过30只基金。随着投资者持有基金数目的增加,不同基金组合的风险下降就非常有限了。
持有多少基金比较合适?
那么投资者投资基金,最优的基金数目是多少呢?约翰·博格认为“超过4只或5只股票型基金一般是不必要的”。约翰*博格在《共同基金》一书中给出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别持有太多基金。
持有过多的基金,将容易导致投资过度分散化。这样,最终结果是:一个投资组合的业绩,将不可避免地类似于一只指数基金。然而,由于非指数基金组合更高的成本,以及更广泛的分散化,其回报率将必然减少。更为甚者,即使可能过度分散化,这样的投资组合,例如,持有两只大盘混合型基金和两只小盘成长型基金,在短期也可能围绕市场回报率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
考虑投资者还要适当的配置债券基金及货币基金等,投资者持有5-8只基金的组合收益率水平和波动率明显好于仅持有1-3只基金的组合。但当投资者持有基金数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比如投资者的基金组合中有9-10只基金时,基金组合的收益率和波动率都没有明显更优的迹象了。
个人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持有5~6只基金是比较合适了,当然这几只基金要在不同类型/风格的基金之间进行配置。例如,
货币基金:1个;
债券基金:1-2个(可以是纯债基金+二级债基或可转债基金);
权益基金:3-4个(包括大盘和小盘风格的基金);
这样的配置基本差不多能实现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的目的。再多也不建议投资者持有超过10只基金。如果投资者持有更多的基金,会影响投资者跟踪和管理他的基金组合了。
如果投资者持有太多的基金,可以考虑进行相似风格基金之间的合并了。
新人适合持有几只基金?是越多越好吗?
新人适合持有几只基金?在持有基金数量方面是跟自身能承受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存款、投资者的精力和专业水平有关系的,一般来说新人刚刚接触基金的时候,对基金的了解是不多的,所以一般建议持有基金不要超过5只。基...
买多少基金合适?
一般人选定两个或者三个基金购买就可以。
因为一般人受时间和金钱的限制,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管理太多的基金,所以选购两个或三个即可。
如果精力够多或者金钱也充裕,可以选购多几个基金。
支付宝基金持有多久合适?持有多久卖出最合算?
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支付宝基金持有多久合适?支付宝基金一般是建议长期持有,因为卖出费率就会越便宜,以白酒为例:持有天数七天以下,卖出费率是七天到365天以内卖出费率是天到730天以内卖出费率是持有天数大...
基金持有人机构来自占比多少合适,基金持有人机构占比多少
数据显示优质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重分布在19-30%之间,而劣质基金在3-6%之间。
到底拿几只基金最合适?
持有多只基金是为了分散配置、降低风险。原则上差别越大的基金,持有的数量可以较少。
当然,前提假设是你不知道未来哪个基金表现更好,否则全仓压上即可,财务自由指日可待。
从规模上看,大部分基民买的是偏股主动基金,也是本文的重点。
买基金都是为了获取收益,从A股历史看,主动基金平均来说相对于市场确实有超额收益。但是要获得这个收益并不容易,同为主动基金,业绩区别也是很大的,表现好坏天差地别,即便行情很好,你买的基金也可能表现不好。
持仓足够的分散,才有可能获得主动基金平均收益,否则就成了拼运气、拼人品,因此,我们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基金。
持有区别越大的基金分散效果越好,这里的区别包括基金的投资策略、持仓风格、投资行业等方面,但实际中多数投资者对这些并不了解,很难根据这些来有意的分散。
因此,本文就假设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扔飞镖式随机买入,看持有多少只基金合适。
假设2020年3月13日随机等权买入一定数目的偏股主动基金,持有3年到2023年3月13日,看看持有不同数目的基金结果有何不同。
这里统计的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覆盖大部分偏股主动基金。
基金共1029只,期间的平均收益率为36%,最差的亏***78.8%,最好的涨了208.4%,标准差为31.1%,如果只买一只要面对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如果持有5只
做1000次随机抽样模拟,即假设1000个人都随机买5只基金持有三年,持仓收益率是这样分布的:
平均收益率还是36%,运气最差的人的收益率为-0.3%,运气最好的人的收益率为82.1%,这1000人的收益大致呈现正态分布,标准差为13%,也就是占68%的大部分人收益率在23%~49%之间。显然比只买1只好,但运气的成分还是不小。
持有10只
如果这1000个人都随机等权买10只基金持有3年,收益率分布将是这样:
平均收益还是36%,运气最差的人的收益率为11%,大部分人的收益率在26~46%之间。
持有20只
如果这1000个人都随机等权买20只基金持有3年,收益率分布将是这样:
平均收益还是36%,运气最差的人的收益率为17.4%,大部分人的收益率在29~43%之间。
如果继续增加数目,收益分布的区间还会继续缩小。如果扩大到100只,最低收益率提高到26.6%,大部分人的收益区间在33.5~38.5%,和平均收益就非常接近了。
有的人说,持有这么多基金,还不如直接买沪深300,真的吗?
看一个数据或许就明白了,过去10年间,代表主动股票型基金的主动股基指数涨幅为157.3%,而沪深300指数涨幅为56.9%,如果简单长期持有的话,主动偏股基金平均而言超额收益率还是不错的。
理论上持有的基金越多,获得平均收益的概率越大,但太多了管理起来很麻烦,因此,我通常建议持有10-20只基金。
如果还是嫌多,也可以考虑FOF基金或投顾组合,这些品种本身就是多个基金的集合,持有少量就够分散了。
也有人问投资指数基金该持有多少只,指数基金相对而言工具性更强,不同的指数基金差别很大,而且长期平均收益相对较弱,因此分散配置来追求获取指数基金的平均收益的意义不大。
如果只是想跟踪市场,持有市场对应的一两只规模合适的指数基金即可,如沪深300、中证800、创业板指等。
如果想获得更好的收益,就需要在择指数和择时上下功夫,很难笼统的说该持有多少只。
市场上绝大部分基金指数只是单纯的表征指数,是不可投资的,投顾组合也罢,FOF基金也罢,很多基金投资策略都是希望能获得主动偏股基金平均收益,随机分散持有算是一种最简单策略,更进一步就需要在选基和组合构建上下功夫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数量多不代表足够分散。上文的前提是随机抽取,但现实中很容易存在某种偏向,即使数量够了分散效果也不好。
比如,很多平台都会在醒目位置推荐一些近期业绩表现好的基金,不是说这些基金不好,而是同质化的概率较高,可能都投了某些近期表现好的行业,或者都是小盘股基金,在这些基金里,即便买了很多只,分散的效果也很差。
您的点赞和分享是我们原创的动力
不做养基场买多少只基金合适
有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固定一部分风险资金购买货币基金,如果基金被套深远,就补仓被套基金,拉低成本,通过购买风险等级较低的基金品种,比如债基,去平抑仓位风险,如果出现漫长的熊市,就用债基和货币基金的红利去继续购买被套基金,到市场风险释放到你可以接受的时候,赎回货币基金,买入被套基金,耐心等待.
持有多少只基金更合适?
有些朋友在买基金时会不小心变成“购物狂”,自己看好的行业板块就会多买几只,还有的朋友比较专一,可能就持有一两只,然后在这一两只基金中不断调仓。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究竟持有多少只基金比较合适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
同时持有多少只基金比较合适?
大部分基金投资者持有多只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在不同资产之间的配置,实现分散风险、获得更加稳健的收益。所以只持有一两只基金、资产以及行业板块过于单一,可能起不到分摊风险的作用。但是同时持有基金产品数量过多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理,手续费的成本也会增加,并且如果在分类上有重叠,也会削弱分散风险的功能。
著名基金研究机构晨星曾做过一个测算,持有基金数量从1到30不等,同时更换组合中的基金品种,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组合五年的基金业绩波动程度。结果显示:持有1只基金的组合的波动率最大,每增加一只基金就可以明显改善波动程度;当组合增加到7只基金以后,波动程度和基金增加就没有必然联系了,也就是说,持有7只左右基金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近几年市场风格轮动较快,持有基金的数量也不能绝对,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和时间精力,以及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来把控持有基金的数量。(上述来源:晨星投资者;东方财富网,2019.12.23;网易新闻,2021.04.16)
具体数量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大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根据投资金额来看,投资1万元、10万元和100万元的组合策略当然是不一样的,资金量越大越要考虑分散风险。如果资金量在10万元以上,持有基金数量在5~10只比较好;如果资金量比较小,比如只有一两万元,这个时候分摊到太多只基金身上反而会增加手续费的成本,因此持有5只以内就差不多了。
二看你的投资经验如何。因为同时持有的基金越多、难度也越大。比如对于刚入门的小白投资者,可以持有3-5只,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渐增加;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持有5-10只基金比较合适;对于基金老手来说,在做好资产配置的情况下,在组合中再多增加几只基金也无妨。(上述来源:腾讯新闻,2020.04.05)
你的基金是真的分散了吗?
刚才我们说了,持有多只基金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风险,所以如何实现真正的分散风险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同时持有一位基金经理旗下的10只不同基金,能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就得关注这几只基金具体的差别是什么。如果这些基金除了基金类别、投资范围上有所差别之外,在投资策略和风格上是差不多的,那么起到分散的作用就比较有限;又比如说,手中持有的5只基金都是投资大盘股的,在市场中也会是一荣俱荣、一***俱***的关系。
如何做到真正的分散风险,小夏帮大家总结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从资产配置角度来分,要在股票、债券、现金等大类资产之间分散。以晨星所建议的持有7只基金为例,可以配置1只货币基金,随用随取;1到2只债券类基金,谋求相对波动较低的收益;以及3到4只权益类基金,增加整个组合的投资弹性,力争提高收益。当然这个比例并非固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调整。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固收类基金不像权益基金那样风格多样,没有必要太分散投资,只需选择2、3只成立时间长、中长期排名处于前列的就可以了。接下来的两个步骤都是对权益类基金进行细分。
第二步,从投资区域来分,在主投A股的基金和投资港股、美股的QDII基金或沪港深基金之间分散持有,实现地区间的分散配置。以今年为例,虽然A股和港股都在震荡,但美股表现却不错,QDII类基金领涨了基金类产品。(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表现)
第三步,从行业风格来分,比如价值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搭配,大盘风格和中小盘风格搭配,顺周期和科技消费之间搭配。风格信息可以在投资平台上查询之外,还可以参考基金的定期报告,观察行业分布和持股信息,避免同时买入股票配置较为相似的基金。(上述来源:网易新闻,2021.04.16;腾讯新闻,2020.04.05)
如果没有那么多精力持有多只基金,并且调整资产配置,可以选择FOF基金也就是“基金中基金”,以基金为投资标的,通过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筛选,帮助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
一个人持有几支基金比较合适?
建议4-5只,不要太多,多了会降低组合的风险收益比,而且还浪费你精力。可以选择一只消费鸡,一只医疗鸡,一只科技鸡,一只混合鸡/偏股,一只混合鸡/股债混合。
选基金,看最近三年/五年的收益率以及夏普率,选择合适自己风险承受能力风格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