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道

首页 > 投资知识

投资知识

新兴动力是什么(上投新兴动力这支基金怎么了)

2024-02-18 12:09:58 投资知识

上投新兴动力这支基金怎么了

近三月股市总体下跌,股票型基金几乎全都下跌落.上投新新动力还算是比较不差的呢.建议逢高逐步出*.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是什么基金?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是上投摩根发行的一个混合型的基金理财产品。 本基金在把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充分挖掘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新兴产业中的优质上市公司,并兼顾传统产业中具备新成长动力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稳定增值。

新型动力循环是什么?

沸点不同的混合工质在吸热蒸发过程中是变温过程,这可以大大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失。

应用氨2水混合物作为工质的新型热力循环,包括作为联合循环底层循环的Kalina循环和应用低温热源的电冷联产循环,并对这种循环的热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混合工质的热力循环会得到更高的循环效率。

热力循环;氨2水混合物;Kalina循环;地热能

卡玛比率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

2、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明星基金经理杜猛管理的一只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13%,但是回撤巨大,但是回撤巨大,最大回撤54%,Calmar比率只有比率只有0.25。这个例子基本告诉我们,Calmar比率能够把很多收益率上掩饰但对基金投资...

再上新台阶是什么意思

台阶指质的飞跃,宏观上有较大变化

到北京物流公司怎么收费

北京物流公司收费一般是首重10元/KG、续重4元/KG。物流费用构成:物流费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人工费用为物流从业人员支出的费用。如工资、奖金及各种补贴。2、作业消耗物流作业过程的各种物质消耗,如包装材料、燃料...

买来自基金的朋友,大家觉得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这只基金怎么样?

上投摩根新动力之所以这么狠,跟他的投资配置有关,它有将近20%的配置是医*股,像医*股这类属于防守型行业,受大盘影响是有*限性的。你要是抓到个配有金融股、钢材股的股票,你得哭死。再者,我觉的除了王亚伟,基金这个就别看是谁操作的了,业绩决定一起,别管上投的经理怎么羊,业绩说话,赚钱才是王道。个人建议,这支基金你可以介入,但不要投入太多,买任何新基金都是先试探一下为好。

南昌新兴动力来自实业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南昌新兴动力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07月0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全地非机动特种车及零部件、机加板钣金件、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的加工等。法定代表人:张光宇注册资本:60万人民币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新溪桥东1路92号

李迅雷:科技创新是拉动未来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但不要只看新兴行业,"老树"也会有春天

“即便是老树,它也有机会,也有春天。”

6月2日,在全景网举办的华宝基金华宝深证创新100ETF发布路演上,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房地产、出口等传统动力已经无法拉动***经济未来增长,***经济目前已经存在所谓的“三大过剩”,所以当下的创新改革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优势在慢慢减弱,所谓的人口红利现象会慢慢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对房地产的需求恐怕会下降,人力资源的供给也会下降,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模式做,可能就会走到尽头。正是基于如此,创新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迅雷认为,当一个经济体,还是通过传统的手段来拉动经济增长,会产生很多弊端,带来很多金融风险。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让经济重新注入活力、重新启动。

提到创新,大家往往首先会想到科技。对此,李迅雷表示,创新不只是在某个领域,传统产业同样需要创新,例如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目前***市值最大的几家企业,都可以称之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互联网模式。例如网购,包括网上的各种服务方式以及外卖、金融创新等等。”

李迅雷同时表示,创新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需求创造供给,另外一方面则是供给创造需求。在***经济持续增长,再度腾飞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被传统观念所说服,被传统思维所*限,我们应该想得更加广阔。

以下为李迅雷发言实录

(未经审核,有删改):

传统动力不足以让***经济持续、长久增长

创新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跟大家来交流一下,***经济腾飞的机会在哪里。

我也是长期从事宏观研究,***经济发展到现在,确实转型的需求和压力越来越大了。过去***经济都是靠投资来拉动,通常讲到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从去年疫情来看,主要是靠出口和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让***经济在这么多主要经济体当中,成为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 

这两大动力显然还是传统模式,虽然还是行之有效,但是未来产生的不良的后果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以出口为例,出口还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传统产业为主的出口基础上的, 我们的优势是产业优势、人口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各种配套的优势,在这方面,确实还是比较明显。 

但问题在于,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之下,出口能不能持续保持强劲。 

第二个,***经济靠投资来拉动, ***的投资对GDP的贡献,大概是全球平均水平比重的两倍,这么大比重未来还能不能继续持续下去? 

房地产的牛市从2000年到现在为止,差不多21年了, 未来房价持续上涨,靠土地价格的上涨来获得财政收入的模式,还能不能持续下去?房价的不断上涨,所带来的全社会杠杆率的提升,能不能再持续下去?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优势在慢慢减弱,所谓的人口红利现象会慢慢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对房地产的需求恐怕会下降,人力资源的供给也会下降,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过去的模式做,可能就会走到尽头。

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也是主要动力,但是这个动力不足以让***经济持续、长久增长,也不能让***经济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正是基于如此,创新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逐步进入到过剩经济时代如何避免衰退?

因为我除了研究宏观经济,也研究资本市场,我发现,现在已经存在了所谓的三大过剩, 一个是商品的过剩。

***经济从1949年解放,到70年代末,这个期间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短缺经济时代, 在短缺经济时代,你不需要创新,有多少商品就有多少消费能力,因为商品是短缺的,所以这时候不需要创新。

2020年以后,***经济逐步进入到过剩经济时代,商品过剩了,但是资产是短缺的。 资产短缺的时候,你也可以搞各种各样的资产模式,都能够获得盈利。

在这个时候,货币规模的增长会很快,大量的出口创造了货币,大量的外资流入创造了货币,土地的增值又创造了货币。

在这种情况下,***的货币的总量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后,它也产生过剩了。 这个时候它主要体现为结构性的过剩,比如说房地产的总市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 

有人说***住宅的总市值,可能跟欧洲、***、***三个大主要经济体之和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传统的模式做下去,那也是过剩了, 如果要进行直接融资,还是拿传统的产业来进行融资,可能投资者就没有这方面需求。 

像***也是一样,它为了应对疫情,大量地创造货币,美联储进行扩表,***经济在复苏的同时,货币大量增加带来了通货膨胀。

当一个经济体,还是通过传统的手段来拉动经济增长,会产生很多弊端,带来很多金融风险。所以对***来讲,它也有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改革不创新,它在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持续的放缓,这样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看当今的全球经济,大家可能普遍都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这种长期的和平环境下面,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不断削弱,劳动生产力的增速在下降,同时各种过剩,各种杠杆都相伴而生,经济增速会越来越慢。 

对于我们这种经济,下一步怎么避免衰退? 怎么避免由于杠杆率水平的过高、债务的过剩所带来的风险?这也是一个问题。 

如何应对这类问题? 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让经济重新注入活力、重新启动,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一个主题。

传统领域需要通过创新带动企业的活力

从宏观的维度,我们要看到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创新的必要性,十四五规划也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包括像大数据、人工智能、5G这种,多个方面。我们需要创新的领域非常多,也非常广。 

大家提到创新,首先想到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现在这个阶段里面表现很明显。

那些具有创新动力的企业,它在市场上获得了比较高的估值水平,跟创新相关的产业,同样也受益,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这在将来是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也好,***也好,真正有科技含量的企业都是被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所持有,这也是体现。

当传统动能越来越乏力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新的动能。 第一个体现的就是科技创新方面, 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发展了,劳动生产率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

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传统领域里面,比如说像基建投资、房地产,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投入产出比的下降、效率的下降、债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需要通过创新带来企业的活力。

再举个例子,汽车。

2000年以后,***家庭购买家庭用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当中,汽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作为居家出游的交通工具,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尾气排放规模的增大,对空气质量、环保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有新能源汽车,通过电池来作为动力,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

但是现在的汽车又不满足于只是用新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 现在汽车的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说现在正在研发当中的无人驾驶技术,一旦成熟之后,无疑又是一场创新、一场汽车领域的革命。 现在***家庭轿车保有量应该有2亿多。如果这里面有个20%的替换,那会带来产业多大的发展的规模,多大的发展的空间?

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金融创新给经济带来强大活力和动力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技术在不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需求,创造了一些企业的新的发展空间。 

科技领域里面,创新比比皆是。

比如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们对机器人的需求会大幅上升,我们对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怎么能够解决现在两大主要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这方面是人口老龄化相伴而来的疾病, 怎么去面对?就需要有创新*。这方面如果有突破,市场是巨大的。因为***现在的人口基数超过14亿,老龄化率在不断的提升,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科技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是非常大的,也是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现在***正在面临新旧动能的转换,新动能的占比虽然比较低,但它的占比是在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

除了科技创新,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在***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目前***市值最大的几家企业,都可以称之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互联网模式。像是网购,还有网上的各种服务方式,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同时也给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比如说外卖已经是非常普遍了,网购在整个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的上升,这个空间在未来还是会有。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领域也非常多。

过去来讲,融资手段主要还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你要获得银行的贷款也是非常的复杂,要三番五次的去银行,现在利用大数据就获得了你的多种需求。

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它通过大数据来分析资金需求方的各种信用数据,以此来判断你信用度的高低,这样也给整个金融服务带来诸多的便利。

传统产业创新机会多关键以需求为导向

所以创新不是只是在某个领域,某个行业,好像只有新兴产业才有创新,传统产业同样需要创新,创新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说家电行业就是一个传统行业,汽车行业也是个传统行业,还有比如说服务业里面的旅游,社会服务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创新应该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各个领域里面都是存在的。关键还是要以需求为导向。

这些需求来自于哪里呢? 还是从客户的需求的角度去分析。

比如说客户的消费升级需要更多的创新,客户的便利性需求,又倒***这个领域里的创新。在如今的背景之下,大家的需求又在不断的变化。 

比如说人口老龄化了,大家觉得青春无价,所以像医美这个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快, 这也推动了医美,美容美颜这个行业,但它也需要有新的技术,新的工具来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需求。 

过去我们对一个人的祝愿说:“祝您长命百岁。” 在如今科技发展的情况下,老年人都已经不满足于长命百岁了,可能要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要提高生活质量,这些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在疫情期间,出国很难,旅游很难,教育也很难,有些什么东西可以替代?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够享受全世界的美景美食,享受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疗服务,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创新工具,创新手段。

需求端和供给端都能带来创新

老树也会有春天

所以创新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需求创造供给,就是你有这方面的需求。 另外一方面,是从供给创造需求。 

你有好的供给,引发了大家新的需求,带来了这个行业新的发展时机,新的发展空间。

今后,我想我们还是要开阔视野,不能够只是停留在哪些行业是属于新兴行业,哪些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认为只有新兴行业是有机会的,传统行业是没有多少机会的。我想***有句古话叫“老树发新芽”,即便是老树,它也有机会,它也有春天。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视野一定要宽广, 在***经济持续增长,再度腾飞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被传统观念所说服,被传统思维所*限,我们应该想得更加广阔。

当然,我只是从宏观的角度自上而下的去思考。我在这里抛砖引玉,给大家谈谈我对于创新的理解。***经济在实现了全面奔小康的目标之后,下一步我们应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谢谢大家。

李迅雷:作为投资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擅长的方面,比如有些是教育工作者,教育领域的创新机会他比较了解,有些人是从事医疗服务的,所以对于医疗,生物医*方面的创新机会比较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熟悉的范围,熟悉的领域,在这些方面去寻找那些创新机会,去寻找对应的上市公司,看看有哪些公司是符合自己的创新逻辑,它未来的发展空间,盈利的增长空间可能会比较大,这是从自身去考虑的,在资产配置的时候可以适度配置。

每个人都有各有所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面寻找创新机会,比你在陌生的领域去寻找创新机会,去把握创新机会会更好一些。

还有一种,就是从宏观的维度自上而下的去考虑问题,这样也不至于错失诸多的机会。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基金产品, 因为我们现在有好多主题投资的基金,这个是专业的基金经理来操作,他们是专业研究某个领域,或者全范围的创新机会。 像两大交易所也会编制一些覆盖有创新(机会)的ETF,就是所谓的被动指数基金,还有一种是主动权益类的基金产品,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模式。

自下而上就像我前面讲的,在你自己擅长的某些领域里去有研究。 每个人对创新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但是两种思维方式(都是对的)。 

一种是自上而下从宏观维度来看,就是要找一个全覆盖的创新。还有一种是自下而上,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自己比较看好的创新领域。

不管怎么样,这两种方式都是对的,都是合理的,也都是可以获得机会的。 关键在于要做的更加专业,不是泛泛而谈,一定要去深入研究,如果你研究不了这么深入,现在有很多跟创新相关的金融产品,也是可以选择的。

撰稿:谭兆彤

视频:陈晓琼

陈怡珊

编排:黄巧胜

审核:雷  震

更多精彩视频就在全景财经视频号!

点击图片可直接阅读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三季报解读!看看基金经理买了啥?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基金

成立以来业绩表现

来源: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2020年三季报,数据截至2020.9.30。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买了啥?

来源: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2020年二季报、三季报,数据截至2020.9.30,上述表格仅为展示本基金截止三季末的重仓持股情况,无特定推荐之意,也不代表基金将继续持有或挑选该等项目作投资。

2020年三季末行业占本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来源: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2020年二季报、三季报,数据截至2020.9.30。

后市展望

*杜猛先生,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先后任职于天同证券、中原证券、国信证券和中银国际证券,任研究员。2007年10月起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行业专家、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总经理助理、国内权益投资一部总监兼资深基金经理,现担任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自2011年7月起担任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3月起同时担任上投摩根***优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来源: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2020年三季报,业绩指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数据截至2020.9.30。

四季度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是***大选,这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将带来变数,也将影响众多行业的发展,我们也将对此持续关注。目前***A股整体估值依然较低,无论是国内大类资产之间的比较还是和国际证券市场之间的比较,A股都是具备相当吸引力的。更为重要的变化是,***无风险收益率已经开始下行,权益市场在未来是争取较高收益的主要途径,A股在未来大类资产配置的比重将不断提升。因此我们看好A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表现,伴随着市场不断规范化、国际化和法制化,A股的上涨可能会变得更为持续和稳健。

Q:目前以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聚集了相当多的成长股,这些成长股具有较大的上涨潜力,但其波动和回撤也很高。那么,我们该如何投资呢?

当前,科技领域成长股的波动幅度确实比较大,这是行业特征所决定的。因为科技是在创造需求或者是在原有需求中再创造新需求,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导致了股价的大幅波动。所以,在投资科技成长股时,我们需要判断现在的技术或产品,是否真的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跟踪、观察,对这些技术或产品的未来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以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另外,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判断做出比较远期的预估,以防止因剧烈波动导致的投资偏差。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基金成立日期为2011-07-13,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8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15%,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累计净值回报分别为70.27%、-35.65%、42.21%、-19.81%、65.39%,对应区间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9.73%、-19.12%、17.55%、-8.35%、5.68%。20200101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由“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变更为“***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8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15%”。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杜猛(20110713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