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道

首页 > 投资知识

投资知识

一万美元等于多少加拿大元(入境加拿大读书最式又取把块斯多能携带多少加币或者美元现金?)

2024-01-12 19:26:10 投资知识

入境加拿大读书最式又取把块斯多能携带多少加币或者美元现金?

没有限定数量,但是如果超过10000加元或等值美金,需要入境时申报

加拿大和***到底有什么区别?

1. 首先,从国宝动物上,就能一眼看出两国国民价值观的不同。***的象征是咄咄***人的鹰:

加拿大则是蠢萌的河狸beaver。。。

Canadians are more polite. Americans are more ambitious.加拿大人更有礼貌,更温和,***人更野心勃勃。加拿大人有一种优越感,因为他们倾向于相信他们更聪明,脾气修养更好,不像***人那么傲慢和咄咄***人。

但由于***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加拿大人总是迫切地想让世界知道我们比***人多好多了,就比如这篇文章。 实际上,关于加拿大人的刻板印象,还不是都是来自于***人!

2、如果你给一个***人和加拿大人各100万刀,***人会用这100万去挣1000万,而加拿大人会拿这100万买个cottage度假屋然后退休。不是每个加拿大人***人都会这样,但是确实很典型的加拿大人和***人的区别。

3、再来看个著名的关于***人和加拿大人的段子:

这是发生在1995年10月,加拿大纽芬兰海岸管理*人员与***海军舰船的真实无线电通话抄本,***海军总部在1995年10月10日首次公布通话记录。

***人员:“请改变你的航向朝北15度以避免碰撞”

加拿大人员:“建议你改变你的航向朝南15度以避免碰撞”

***人员:“这是***海军军舰舰长,我再说一次,改变你的航向”

加拿大人员:“不,我再说一次,改变你的航向”

***人员:“这是***海军林肯号航空母舰,***大西洋舰队第二大的军舰,我们与三艘驱逐舰、三艘巡洋舰及多艘支援舰同行,我要求你改变拟订航向朝北15度。我再说一次,朝北15度,否则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以确保本舰队安全”

加拿大人员:“这里是灯塔,你看着办”

注:***官方曾辟谣,这是一个数十年前的一个笑话,不必太当真。不过,国民性格暴露无遗。

4. ***号称种族大熔炉,而加拿大更像是马赛克,民族语言文化,都更加包容和多元(蒙特利尔有些例外),***除了纽约和洛杉矶,其他地区明显没有加拿大的城市多元化和包容。

5. Canadians know more about the U.S. than Americans know about Canada.

加拿大人对***的了解远远多过于***人对加拿大的了解。很多加拿大人,看的是***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听的是***的音乐。看过美剧权利的游戏的人,明显比加拿大本土剧《Schitt”s Creek》和《金氏便利店》的多。

6. 相比之下,在加拿大步入中产阶级,比在***更容易实现。 加拿大比***的高薪工作的数量要少得多,许多在***属于低工资的工作,在加拿大是很好的。比如,加拿大的建筑工人的收入水平比平均水平高出不少。 再比如,电工在***的平均薪水略高于4万美元,而加拿大则为6万美元。而加拿大的工资中位数比***低得多。 在加拿大,工资中位数是$ 35k,而在***是$ 50k。 此外,加拿大的税率也更高,老百姓积累财富比***要难。

7.加拿大人很爱国,加拿大的企业也很擅长利用国民的天真的爱国情来提升业绩,可偏偏老百姓就是吃这一套。

许多加拿大品牌已经成功地将加拿大文化特性与他们的品牌联系起来。 最着名的例子是“我是加拿大人”的 Molson beer啤酒的推广活动。还有国民大品牌Tim Hortons,很多人宁可排长队在Tim门前,也不肯去其他的***咖啡店。实际上,这些都已经从加拿大企业变成***公司了。

8. It’s far more common to wear shoes inside the house in the US than in Canada. People from Asian families in the US don’t seem to do that as much, but in Canada hardly anyone keeps their shoes on.加拿大人习惯进屋拖鞋,***人则不。还有比如用塑料袋装牛奶。。。

9. Canadians just seemed to care more about each other than we do in America.加拿大人更互相关心,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比如残障人士,老人小孩,妇女和低收入人士。当然,不能不提的一点***和加拿大的不同就是,加拿大全民享受免费的医疗,任何国民都不用担心重病住院而得不到医治,甚至倾家荡产。

以上就是加拿大与***的显著不同。加拿大人已经可以将自己严格与***人区分,并以自己是加拿大人而骄傲。加拿大的政客们经常喜欢说一句话: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好的***。欧美的各种关于适宜人居的排名里,加拿大的城市始终高高上榜,与北欧高福利***同列。

再说说加拿大留学:

出国留学,去往加拿大留学,现在和未来加拿大的紧缺什么样的人才?

加拿大是个留学热点***,其大学热门专业很多,由于学生对加拿大的不了解,不知道那些专业在加拿大受欢迎,热门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是社会上紧缺的人才,留学加拿大选择一个好的大学专业是未来发展和就业的方向标。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和未来加拿大都非常紧缺人才。

贸易

加拿大以贸易立国,对外资、外贸依靠很大,经济上受***影响较深。对外贸易、市场学,以及金融类商科专业将持续走热。相关金融服务行业也是加拿大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直接雇佣55万从业人员。在就业上会为广大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

会计师及审计师职业前景

不论加拿大经济如何起落,**及企业对会计师及审计师专业人才的需求均未受到大的影响。同样,在今后的5年里,该职业领域将会有广泛的就业机会。随着企业内部财务系统的计算机化,雇主将越发注重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

广告及市场顾问就业前景

在今后的5年里,随着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广告及市场顾问的就业机会也因之而极为广泛。但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各项预算支出的持续缩减,很可能对求职者的就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育

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和文凭学位含金量是世界文明。保持着教育不以产业出口为目的的加拿大***教育,延承着***教育的活泼创新和***的严谨守归。这也是海外留学生和移民人士乐忠于此的原因。随着这种*势的发展,幼儿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教育治理专业等相关教育领域的专业已经成为留学学生的热门选择。

精算师

目前,该职业就业形势稳定。预计在今后的5年里,保险公司等雇主将会聘用更多拥有加拿大精算师资格的专业人士。同时,鉴于***的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精算师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具备加拿大精算师资格的人士将有相当多的机会被跨国公司或***本地大型保险公司雇佣。

旅游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加在世界旅游组织收入最高***中排名第九。2003年,旅游收入226.66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7%。接待外国游客3890.27万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56.14万人。

主要旅游城市有温哥华、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魁北克市,东海岸沿岸一带城市等。

随着旅游业日益发展,逐渐在2008年之后,旅馆和酒店治理专业、烹饪专业、旅游开发专业、自然景观美化专业、酿酒及葡萄栽培专业、美容和水疗治理等实用性服务行业专业,将是留学加拿大的热门专业。

土木工程

由于加拿大**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因此,在今后的5年里,土木工程师的就业前景较好。土木工程师必须在地方专业工程师协会进行资格登记,领取工程师资格证书,并凭证书就业。

自然资源

加拿大是当今西方七大工业***之一。制造业和计算机信息产业较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亦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石油天然气、矿业,海洋勘探等专业都是加拿大这个资源性经济***的强势专业。

建议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加拿大大学热门专业时,从发展的眼光来挑选一些加拿大大学独特的专业。比如矿业、森林业、石油和天然气、水力发电和核电力工业。这些专业回国发展也是非常强手的专业。

一万加元等于多少美元

今日实时汇率,1加元=0.794美元,1美元=1.2595加元,10000加元=7939.6588美元

生活|在***养大一个孩子要24万美元,加拿大要多少你算过吗?

9日,***农业部发布了一份报告:如果一个孩子在2015年出生,那么把他/她养到18岁,总共需要花费$23.36万美元。

这还不包括上大学的学费。

平均到每年,一个税前年收入在$5.9万-$10.7万美元之间的中产阶级家庭,每个孩子需要花费$12350到$14000美元。

***农业部从1960年开始,每年都会做官方统计,包括了住房、交通、衣物等等。那么,在加拿大,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呢?

MoneySense杂志:比***贵

加拿大并没有一个官方部门做类似统计,只有来自MoneySense的2015年统计结果:平均每年需要$13366加元,养到18岁要$25.39万加元。

在加拿大,养孩子最大的一块支出来自于托儿费用。虽然在上面的表格中,托儿费用显示为$4000出头,但这是18年的平均值——在孩子上托儿所的年纪,每年仅此一项需要花费1.2-1.5万。想在大温上托儿所最长得排三年,BC最新托儿地图助你早做功课

FraserInstitute:其实没有那么多

2013年,FraserInstitute也做了一项研究,认为一个孩子每年只需$3000-$4500。

不过,在这项研究里,并没有计入托儿费用、交通费用等,因此被很多人认为不切实际。

三大项:住房、食物、托儿

据GlobalNews报道,育儿费用中最重要的三个大项——住房、食物、托儿——一直在稳定上涨。

住房

加拿大按揭和房屋公司(CMHC)最新估计,一套两居室的公寓,在加拿大平均每月租金为$962加元。然而,在不同城市间,这一数字差别很大:多伦多平均要$1,100,蒙特利尔平均$751。

食品

食品价格在2017年预计会出现3-5%的增长,尤其是肉类、水果和蔬菜,使得此项支出增长4-6%。总的来说,年均支出将增加$420。

长身体的青少年尤其受影响。在BC省,一个14-18岁的男孩每月将多吃掉$311,同龄女孩每月多吃$223。

托儿

大头还是托儿费用。加拿大政策选择中心(CCPA)跟踪了加拿大28个城市3个年龄组(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托儿所费用,记录了中间值。

报告显示,多伦多是上述3个年龄组托儿所最贵的城市,婴儿托儿费的中间值为1649加元/月,幼儿1375加元/月,学龄前儿童为1150加元/月。温哥华也只是略低而已:婴儿(6个月-1岁半)每月$1321,幼儿(1岁半到3岁)$1325,学龄前儿童(3-5岁)$950。

另外,加拿大托儿费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率。从2014年到现在,已经平均上涨了8%。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课外学习、体育、艺术的投入难以估量。***的研究表明,高收入的父母养育孩子的成本几乎是低收入父母的两倍之多。

按照上面FraserInstitute的表格,在教育方面,一个4岁的孩子每年只需要$51,12岁的孩子每年$728;而MoneySense认为,0-18岁平均每年需要$1046。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即使加拿大以优厚的儿童福利著称,看了这些数字,你是否依然觉得加拿大养孩子的成本低呢?根据你的经验,在加拿大养大一个孩子,到底需要花掉多少钱?

来源:GlobalNews

“温村随手拍”主题图片“春节/美食”征集中,欢迎读者志愿投稿,晒出温哥华本地有趣、好看的原创图片。

留学生讲述:1万块的生活费多不多?

聚焦创新经济,专注深度内容。

留学生一个月花多少钱,是个因人而异,因家庭条件量力而行的事情。

事实上,花多少钱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基本消费水平,更取决于留学生自己的态度。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兼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注学业或是享受生活,都是人之常情。可怕在于,虚荣肤浅,盲目攀比,实力跟不上野心。

小编和6位不同***的留学生聊了聊他们每个月的花费,以及留学生的消费观。

他们中,有人靠超市一折的临期食品,过了一年留学生活;有人不想增加家里负担,通过兼职、代购补贴生活;有人曾经陷入攀比的怪圈狂买奢侈品,但很快醒悟;有人奉行该花的花,能省的就省。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Vicky | 30+岁***纽约博士

我现在在***留学读博士,第五年了。学校在纽约曼哈顿,消费水平很高。

我之前在北京工作,消费水平已经不低了,但来了纽约,物价乘以七以后觉得不能活了。除非是特别必要的社交需求,我绝对不会在外面下馆子。曼哈顿很一般的饭馆,一顿饭起码要二三十美元,再给一点小费,每次没有30美元下不来,就等于花了200元人民币,吃的是在国内一份外卖的水平。

因为特别抠搜,有的朋友都不愿意跟我玩了。比如我们出去先逛像中央公园和博物馆这种不用花钱的地方,然后想好好吃个饭,我们一般AA,我就点最便宜的,对方觉得特别扫兴。我也可以理解,因为这样确实太无趣了。

我们学校的学费按学分收,前两年半每年30万元的学费,后来学分修完了钱也就少了。生活费主要是房租,我找了一个半地下室不带卫生间的单间,租金5000元。我日常都是买菜做饭,菜多肉少,一个月控制在2000-3000元,加起来我一个月花费大约是八九千元。

我这个花费算比较低的,也有比我还低的人,如果不是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房租和物价便宜不少。有的同学虽然也在这些贵的地界上学,但买一辆车,住在相邻城市的偏远的居住区,房租和物价能再省一点。

一般留学生,如果租比较老旧的公寓,均价7000-1万元,我刚来的时候也住过这种百年老楼;如果租五六十层的豪华公寓,有健身房、桑拿间等公共设施,租金超2万元,一个月3-5万元的生活费也不稀奇。

我属于节俭型,对别人来说是日常消费的,比如买衣服,对我就是特殊支出。我刚来的时候带的衣服很少,我就把正式的场合、日常穿的都配齐了,之后就不会再把买衣服列为日常支出了。国外买ZARA等快时尚品牌的折扣非常大,我刚来的时候,经常买3美元的衣服、鞋子,甚至买到过1美元的T恤,5-7美元的卫衣、毛衣。

我是在国内工作了几年才出来的,留学第一年花的是自己的积蓄,后来的花费都是父母支持。我们家属于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花费我自己刷卡,父母不会问我花了多少钱,因为我了解自己的家庭状况,从小就养成了很节俭的习惯。

十年前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月吃饭就花约600元人民币,这是个意外达成的记录。当时,国内大学生都平均得花1000元,在***生活费6000块钱也属于正常水平,但我发现有一个大超市每周都会有固定的一天一折售卖到期的食品,那天就成了我的采购日。他们卖什么我就吃什么,其实吃得挺不错的。可惜来了***以后,没有这样的店了。

我两年多就把课都修完了,目前还在写毕业论文,论文通过之前就得在这儿耗着,我也很郁闷。刚开始雄心壮志的,说我四年内一定要毕业,但后来遇到一些很优秀的前辈,听说他们也折腾了6-8年。虽然少怀安慰,但更多的是焦虑,甚至恐慌。

很多新闻给留学生塑造了一些刻板印象,但身边像我这样工薪家庭的留学生不在少数,很努力,靠着自己的成绩来的,生活也比较辛苦。

我们家的理念是,投资在人身上可能是最值得的投资。

小宜 | 23岁俄罗斯 硕士

我是2017年公派到俄罗斯留学的,现在在读研究生。

公派留学***会给每个月800美金的补助,也就是人民币5000元人民币左右,学费需要我们自己承担,但是不贵。

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比起莫斯科、圣彼得堡,算是消费比较低的地方。生活上最贵的是蔬菜水果,这些又恰好是留学生的必备。因为俄罗斯比较寒冷,没有种植条件,蔬果都是进口的,我记得我有一次买了四分之一块的西瓜,花了200多块人民币。

除了800美金,我会做代购赚钱,能给自己再补贴点,家里给我钱我都没要,月花费大约1.5万元。俄罗斯这边不允许留学生兼职,所以代购是大部分留学生补贴生活的首选。

信用卡也是,我是用来以防不时之需的,而且是赚一点还一点,不会等到还款日那天再慌张无措。

不过,代购不是那么轻松的一件事,时时刻刻都要惦记着。对于留学生更难,全俄语教学还是挺吃力的,我有时候又要上课偷偷处理顾客的消息,就像国内大学的高数课似的,你低头捡根笔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

总的来说我的消费观比较克制,有人可能觉得奢侈品是留学生的标配,但我只买过几个,还是在有闲钱的时候才买的,我的底线是不透支钱买奢侈品。

纯欧洲***消费更高,一万多块钱的生活费可能不太够。但是无论如何,因为生活费的事*父母就是不应该的,有手有脚的,没钱自己去赚,不能***迫父母承担你全部的开销。

July | 23岁***伦敦硕士

留学生这个词,似乎总和“家里有钱”这样的刻板印象挂钩。其实并不然,留学的基本花费一般家庭承担得起,我们也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挥金如土。

我在***伦敦大学修公民教育专业,是一年制硕士。生活费主要靠爸妈接济,他们不会每个月固定打钱,一般是我花完了再要。我自己有记账的习惯,每个月花费大概在5000-6000元,属于花钱比较少的。疫情期间没怎么出门,每个月差不多3000元就够了,解封后我集中去***各地旅游了一趟,那是我花钱最多的一个月,也只是1万元出头。

就我所知,伦敦应该是留学成本最高的城市。我住的是学校官方指定的学生公寓,房租每周260磅,开学时就提前把一年的房租全部交齐了,所以日常生活费是不包含房租的。除此之外的大头就是吃饭。在伦敦,两个人出去吃一顿饭起码40磅,还需要付12.5%的服务费,够我去超市买一周的食材了。另外,***人非常喜欢喝酒,大街上到处都是小酒馆,有时相熟的留学生出去喝酒聚会,花费也蛮高。

我会有意识地克制花费。伦敦的很多超市下午会有打折促销活动,我掐着点去采购肉蛋奶,专挑贴小黄标的打折产品,不过它们混在正常商品里,需要找一下。还有一些不定期活动,我也会关注,没事就去薅薅羊毛。出行的话,这边公交1.5磅、地铁2-3磅,不过我住得离学校近,一般不坐交通工具,能走路就走路。除非是出去旅游要买火车票,这30-40磅是没办法省的。

第二学期我认识了几个学姐学长,他们在***创业开了个做留学咨询的工作室,面向国内有意向留学***的同学。我过去兼职,如果有想咨询的同学就给他们介绍,算是拉新吧。没有底薪,介绍一单有7磅提成,成交的话额外给30磅。不过我没太多时间促成交易,所以主要挣拉新的小钱。

不只是我,身边大部分留学生的兼职所得都覆盖不了支出。***给我们留学生发的是高等教育的学生签证,规定每周最多只能有20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雇主雇佣我们的话,每周是不能超过20小时的,伦敦最低时薪大概是9磅。而且一年制的学生,时间大部分用在学习和旅游上,本科生兼职时间相对会宽裕些。

伦敦市区生活成本确实比较高,但我正常花钱,在吃饭上没亏待过自己,1万也顶天了。欧洲其他***生活成本其实不高,我看到新闻上那个留学西班牙的女生说1万生活费吃得不好,我挺费解的。我觉得她只是个例,或者我和她不是一个世界吧。

燕子 | 26岁 捷克博士

我去留学的目的很简单,想体验一下不同***不同城市的生活。父母也很支持,一方面觉得我需要继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是我想要出国看看,他们本着“女儿想做什么就尽力去支持的态度”送我去留学了。

在经济上,我去留学是没有太大压力的。硕士期间,我申请了德国柏林的学校,不收学费,最大的消费支出是500欧的房租,加上日常开销每个月大概需要花1500欧,换算**民币也就是1万多一点。

爸妈会一年打一次钱,要是中间觉得不够用了,会再打一点。但我在去德国的第一年,估算的生活费比实际花销的低一点,这笔钱花到八、九个月时就差不多用完了。爸妈也很理解,随后也就给补上了之后的开销。

在柏林读完硕士后,我现在又转到捷克的查理大学读博士。捷克的生活水平比德国要低一点,现在学校还会给我每个月2万捷克克朗的奖学金,换算**民币接近5千元,可以覆盖住我每个月的生活开销,甚至还有余钱去娱乐消费,像买一些乐高、Switch游戏机等,已经不用问父母要钱了。

我的生活开销算是中等消费水平,特别是来柏林的第二年,因为疫情就在家没怎么出门,自然也就没额外的花费。现在读博,我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期中、期末考试,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出去玩了。而且捷克是一座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城市,生活节奏慢,那种下课和同学约着去酒吧喝酒的场景,只存在美剧里。周围的人也没想着去逛街、买奢侈品,同学之间也没有攀比的风气。

不过,我到捷克之后,租的是学校的便宜宿舍。它是一个双人间,虽然和室友不住同一个房间,还是会觉得很不方便,曾经想到要搬出去。要是我想租到和在柏林一样的房子,就得1万多捷克克朗。

一开始我盘算着,奖学金涨了之后找新房,但实际上涨得并不多。想过去做兼职赚钱,但目前还不确定,因为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也不一定有时间兼职。

新闻中的留学女孩,要是觉得自己的生活费不够用,其实在欧洲找实习、兼职的机会很多的,工资也不低。我觉得自己想要买什么,想过稍微好一点的生活,完全可以靠兼职的工资去维持,上了大学还给钱,那只是父母对你的爱。

Samo | 24岁爱尔兰硕士

在国内读本科时考虑到直接找工作自己的优势并不大,而且就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我英语一直比较好,雅思考了7分,父母也支持我留学继续深造提升自己。所以,去年9月我来到了爱尔兰读研究生。

爱尔兰的物价并不算过高,比较好的单间5000元左右就能租到,而且这边的公寓基本都有客厅。至于食物,牛肉一斤三四十元、牛奶一升七八块,价格都可以接受。

我的生活费主要是花在房租、吃饭、护肤品等日用品以及和朋友社交聚会这几方面,我尽量每个月都控制在2000欧(约1.5万元)以内。

其中房租占了大头,因为我之前是住校,房租比较贵,每个月要1000欧(7000元左右),其他的花费加起来就不超过1000欧。我对奢侈品没有执念,基本所有的花销都是必要支出,包括和朋友的社交活动也算,毕竟孤身一人远在异国还是要有朋友才不至于那么孤独。

过去一年,17万元的学费,每个月1万多的生活费,加起来30万左右,都是我父母提供的。我的消费水平在朋友当中算是中等水平,父母也没觉得我花钱多。

我们家也只能算小康水平,还达不到中产级别。他们偶尔会因为我到现在24岁了,却还在花钱而没有真正上班赚钱有点伤感,但也知道出国留学是为了未来的发展,所以一直坚持在我身上“投资”。

我也不愿意一直靠着父母生活,本科时期也经常兼职。来爱尔兰后,我身边其实也有朋友很早就开始做兼职,但由于硕士只有一年,我想以学业为重,而且这边疫情相对严重,安全起见,我一直没有去做兼职。我觉得如果因为兼职而误了学业或者发生了其他不好的事情,反而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今年9月底,我的论文答辩通过,实际上就相当于毕业了,只等着12月正式拿毕业证。没了学业压力,加上爱尔兰也解封了,这个月我就找了兼职,在一家咖啡店打工,每个月大概有1600欧的收入。

我现在搬出学校住,房租一个月600欧,直接少了将近一半,我自己的收入已经基本能够覆盖日常支出,我爸最近给我转钱我也没有要。

在学生阶段我的消费观是该花的就花,但能省的就省。环境、精力等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可以通过兼职自给自足的。

俊俊 | 19岁加拿大高三

我现在在加拿大念高三,留学第二年。这一年从寄宿家庭搬出来自己租房住,生活开销比以前更大,每个月房租加上生活费是1.9万元,纯生活费1.4万元,在留学生里算是中等水平,房租、买菜、网费,很多硬性成本都躲不过去,一年加上学费开销在50多万元。

我们是小康家庭,父母对于我比较放心,花钱这块没有太压缩。

花钱最多的那一次,我刚从寄宿家庭搬出去住,付房租、买家具,刚好遇上加拿大枫叶变黄的季节,还跟朋友出去玩了一次,一个月花了4万块。自己的卡刷完了,父母的信用卡也刷得差不多了,又找他们要。

花费确实有点多,但这里面有一部分是硬性支出,在加拿大租房,很多家具需要自己买。那个枫叶节,一年只有一次,还是咬咬牙跟朋友去了。

我曾经迷失过。刚开始留学的时候,会疯狂买买买,一个月买10双鞋。现在新鲜感过了,半年多不买一双鞋。

我身边的留学生们,出国时年纪比较小,大多是十六七岁,心理还不成熟,有的会有攀比心,觉得要有一些名包名表,以此告诉大家自己很有钱,觉得这样大家才更想和自己接触。一些奢侈品虽然都知道不值得,但还是要去买,只是为了迎合圈子,我那时就陷入过这种怪圈。

有次上课,我突然学到了一个词“产品附加值”,大家买一个很贵的东西,其实是为背后的附加值付费,比如一些奢侈品就被视为身份的象征。但实际上,从衣服的角度来说,1千块钱的跟100块钱的衣服,本质区别不大,就都是一块布而已。

我越来越意识到,别人不会因为你穿的衣服贵而高看你,你要知道自己是谁。

我留意到留学生因为1.1万生活费少辱*父亲的事情,里面提到的是生活费1.1万,不包括房租,那其实挺够用的。

如果在学习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我建议能找兼职就找兼职,没办法找兼职,需要减少一些没必要的开支,毕竟父母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人民币各国汇率换算表

0.095欧元1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0.14美元1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0.06656元人民币1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0.007407元人民币各国的钱兑换人民币?比如1美元=?人民币: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英镑1...

一万加元换多少美元

好象是5万吧,1加元=人民币5元

加元符号与美元的区别?

加元符号是“”,美元符号也是“”,美元符号也是“”,但它们代表的货币不同。加元是加拿大的货币,而美元是***的货币。

虽然这两种货币符号相同,但它们的汇率和价值不同。目前,1加元约等于0.8美元,也就是说,1美元可以兑换1.25加元左右。因此,在购买力和汇率方面,加元和美元是不同的。

此外,加元和美元在使用上也有一些不同。在加拿大,加元是主要的货币单位,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在***,美元也是主要的货币单位,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会使用其他货币单位,如美分、美元纸币等。

总之,虽然加元符号和美元符号相同,但它们代表的货币不同,在汇率、价值和使用方面也有所不同。

一万美元:一万美元等于多少加元

10000美元=13146加拿大元

1万弍仟加拿大币等值多少美元

展开全部若通过招行操作实盘或者确认两种外币之间兑换情况,可以通过招行主页,在实时金融信息-外汇实盘选择城市后查询,报价实时波动,仅供参考。(受2018年中秋影响,9月23日全天闭市,9月24日早上8点正常开市)或登陆招行官网,官网界面中间找到“外汇”菜单点击后左下角下载“外汇行情软件”,外汇行情软件是显示的是路透社的报价,不是我行的报价,报价可供您参考,您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来查看及分析走势。(外汇通行情软件只能在电脑上下载,暂无手机或IPA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