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靠什么盈利
根据wind数据显示,京沪高铁去年营收创上市后新低,也首次在上市后由盈转亏。而今年一季度业绩则呈迅猛恢复态势,一季度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净利润也恢复至疫情前的盈利水平。小编将深入探讨京沪高铁的盈利模式和其依赖因素。
1. 京沪高铁所在地区经济发达、客运需求旺盛
京沪高铁的巨额盈利主要得益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收入水平高,以及经济往来频繁等因素。这些都导致了高铁客运需求的持续旺盛,从而使得京沪高铁客票收入相当可观。
2. 盈利模式:基础设施运营+铁路客运服务
京沪高铁的盈利模式本质上是依靠基础设施的运营和铁路的客运服务。在委托模式下,京沪高铁将旅客运输委托给当地铁路局进行运营,从中获得旅客票价收入,并支付委托服务费和高铁使用费。在非委托模式下,京沪高铁与其他铁路运输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客运服务,亦能获得相应的收入。
3. 中程距离的高铁能够实现盈利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中程距离的高铁年客流在3500万到4000万人次之间就可以实现盈利。而京沪高铁在2018年全线发送旅客达1.92亿人次,占全国铁路旅客的5.69%,远超世界银行对中程距离客运的要求,说明京沪高铁具备了实现盈利的潜力。
4. 京沪高铁盈利状况依赖于地方局
地方局的行为对于京沪高铁的盈利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地方局降低收入或增加支出,京沪高铁将面临亏***的风险。这是因为京沪高铁作为一个运输企业,其收入来源和成本开支都与地方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 网络连通助力京沪高铁盈利
京沪高铁充分受益于网络连通度的增长,以及交叉线路持续引流的助力。在疫情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而在疫情后,利润也实现了快速恢复。这主要得益于京沪高铁所在线路经过北京、济南、上海三大铁路局,这些地区的支持和交叉线路的持续引流为京沪高铁的盈利能力提供了保障。
6. 运营数据差异导致地方局盈利情况不同
根据京沪高铁的招股书披露,所涉及的北京、济南、上海三大铁路局中,2018年仅上海局有17亿元的盈利,济南局微亏,而北京局则亏***了61.39亿元。具体线路所涉及的地方局情况不同,这导致了京沪高铁的盈利状况也存在差异。
京沪高铁之所以能够盈利,主要得益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达和客运需求旺盛。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基础设施运营和铁路客运服务,委托模式和非委托模式都有所涉及。同时,中程距离的高铁能够实现盈利,而地方局的行为和网络连通度也对其盈利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不同地方局的运营数据差异导致了京沪高铁盈利情况的差异。最终,京沪高铁要实现盈利,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通过有效管理和合理运营来确保其持续盈利。
- 上一篇:茅台股票行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