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是真的吗(购买公募基金真的靠谱吗?)
购买公募基金真的靠谱吗?
有一个很离谱的数据是很多人即便是在购买基金时没有亏***也没有赚钱,这个收益率也是跑赢很多人。这也就从侧面印证了一个情况,购买基金确实是有风险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赚钱。公募基金本身是靠谱的,从它过往的这种...
现在很多人买基金,真的赚钱吗
买基金不是大赚钱的,只是比银行收益高,所以这么多人去买,其实买基金到网上去会便宜一些的,在银行是没有折扣打的,在网上有而且在赎回时的资金也比银行快一到二天的时间
买基金真两转卷染的都是稳赚不赔吗
操作基金不是稳赚不赔的,基金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基金风险有以下几种类型:1.政策风险,由于***政策发展变化,导致基金收益波动。2.信用风险,投资的金融产品本身的信用风险,和一些违约情况造成的信用风险,影响基金收益。3.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变动,会使债券收益发生变动,间接影响基金的收益。4.经营风险,公司管理不当,收益不好,可能造成公司股价下跌,影响投资股票的基金的收益。5.经济周期风险,基金的收益水平随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变化。
清退学费平安基金买基金是真的吗?
假的,基金中没有学费之说。
众来自驰车友会买基金可靠吗是真的吗
可靠,真的。根据大众点评网得知,众驰车友会买基金可靠是真的,驰车友会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数据分析工具来识别优质的互联网金融项目,为车友会会员们提供了一个便利、高效且安全的投资环境。
买基金靠谱吗?
总有人问,买基金靠谱吗。
说实话,对于懂基金的人来说很靠谱,对于不懂基金的人来说,真的是一塌糊涂,就是一个坑。
基金是一个投资产品,没有靠不靠谱一说,投资适合的是有投资认知能力的人。
你千万别把买基金真当作是一个无脑买入的投资方式,真的以为基金经理是无敌的,一定能帮你赚钱。
即便是优秀的基金经理操盘的基金,如果赶上最高点买入,亏个50%,都是非常常见的。
那些说买基金不用择时的,基本上都是将普通投资者带入了一个深坑。
就好像这两年的中概互联,腰斩后,再腰斩,最近再腰斩,距离巅峰仅仅剩下15-20%,这种系统性风险,坑了多少的基民。
所以,结论是,对于不懂基金的基民,投资基金,是绝对不靠谱的。
但这并不代表基金投资赚不到钱,想要在基金市场里赚钱,除了靠运气以外,主要靠的是认知,对基金投资底层的认知。
当然,这部分认知,一方面需要投资者有概念,另一方面需要有能力的基金经理团队去把控。
所以,基金投资想要靠谱,归结起来就两件事,一是看对方向,二是找对人,也就是基金经理。
这也决定了那些投资基金赚到钱的人,把基金投资当作是一种至宝,省心省力还能享受高回报,而那些不懂基金投资的人,却成了市场底层的韭菜,再一次被人收割。
但凡是投资市场,冰火两重天的*面,就永远不会改变,有人赚就一定有人赔。
你能否成为赚钱的那一个,短期可能靠点运气,长期看就靠你对投资是否真的在行了。
如何看对投资方向先给大家说说,基金投资的方向性问题。
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向分为两点,分别是行业的选择和时间的选择。
这两个是基金投资的大方向,或者说是投资者需要把握的主心骨。
如果这两个大方向选择错了,那么再厉害的基金经理,也很难让你的基金投资起死回生。
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说。
第一,行业的选择。
这里指的行业选择,指的是股票类基金,并不是什么债权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的分类。
股票基金,其实是做行业分类的,大部分都会有投资主题。
抛开一些基金经理的“胡作非为”,投资选择偏离既定的策略,绝大多数还是根据总体策略在走。
这就牵涉到了一个行业的选择,或者说行业主题的选择。
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要优先看好我们想选择的赛道。
当然,行业的选择需要尤其的慎重,因为如果选错了,完全有可能会导致投资的亏***,就好像中概互联一样,反垄断法直接打破了互联网的神话。
再叠加海外对于中概股的政策打压,也是导致这个行业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因素。
尽量去选择受到政策扶持的行业,这种明确性的政策扶持,带来的效果一定是非常好的。
就好像2021年的新能源,其实就是政策引导的碳中和,带来的政策效应。
而最近医疗行业的疲软,也是基于政策上的*品集中采集。
一个行业的兴衰,至少在国内的市场,都是基于政策去走的,我们如果能看懂政策,就能选对行业,把握好投资的大方向。
在做行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基于明确的政策导向。
当然,还有一类基金可能有些例外,就是成长主题型基金。
这类基金对于投资没有明确的行业要求,主要选择的是具备成长力的股票,这就很考验基金投资的团队了。
但如果仔细去看基金的持仓,即便是成长性基金,投资也是有风格偏好的,也会对某些行业情有独钟,大量的押注,要注意甄别。
第二,时间的选择。
基金投资的第二个大方向,其实就是时间的选择。
可以说,时间的选择,从某个角度上来看,对于收益的影响更大,甚至可能会导致***失。
一个行业即便一路走牛,买在巅峰,也可以让你套个几年。
所以,投资基金对于时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绝大多数人没有赚钱,也是因为时间选错了。
基金择时的底层,其实是投资的机会性把握,而好的机会往往是在绝望中诞生的。
也就是说,好的时间选择,其实是在市场相对比较悲观的时候出现。
而在那些市场火热的时候,选择入场,可能短期内能赚一些钱,但之后可能就会经历漫长的震荡和调整。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择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投资基金比股票更注重择时,因为基金的投资方式相对比较被动。
当出现大量的申购,即便市场已经在高位,基金也会被动地去高位接盘,加大了风险。
因为市场低迷,即便市场在低位,基金也会因为没有资金去加仓,减少了投资的机会。
基于基金底层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在基金择时的时候,就要懂得放弃跟风,选择市场冷清的时候、低迷的时候去把握机会。
如何找对基金经理同样类型的基金,即便是指数型,回报率都存在差异,更别说是股票型基金了。
从长期来看,基金的好坏与整个基金经理的投资团队,关系密不可分。
选基金就要找对基金经理,这句话肯定是没错的。
但问题在于,很多投资者不明白,基金经理怎么挑选,基金经理又怎么挑选。
大部分人都会在市场火热,基金经理备受追捧的时候,选择跟风买入,结果就是跟着这些基金经理一起陨落。
不论是白酒大神张坤,还是医*女神葛兰,在时间的验证之后,并不能算是基金投资界的真正大佬。
这说明,三五年的验证期还是太短了,没有跨越一个很完整的牛熊周期。
那些真正的基金界的扛把子,应该至少有一轮完整的牛熊经历,从2014年算起,应该有8年以上经历了。
如果算上2006年的牛熊市,应该有16年的投资经验了。
当然,不是说做基金经理的年头长,基金经理就一定厉害,本质上还是要靠实力和实际战绩说话。
所以,基金经理的选择,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维度。
1、平均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最直观的反应一个基金经理给基民赚钱能力的指标。
如果把时间跨度拉到10年以上,平均年化收益在20%以上的基金,寥寥无几。
15%以上的平均年化收益,都是屈指可数的。
那些平均年化回报率很高的,都是在所谓的牛市里,吃到一波红利导致的,而红利过去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这部分超额收益,就会存在漫长的震荡期。
所以,参考平均年化收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跨度,这个跨度越长越好。
不要被短期的年化收益率迷惑,反倒是短期收益率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如果不太会看平均收益率的新基民,不妨参考以下的几点。
2、最大回撤率。
最大回撤率,指的是一个只基金亏钱最多的时候,能亏多少。
也就是说如果你运气非常不好,最高点买入,潜在的***失风险有多大。
对于基金经理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
如果风格比较稳健,最大回撤一般控制在30%以内,如果遭遇大熊市,也能控制在50%以内。
但如果风格激进,或者真的踩雷了,70%甚至更多也是有可能的。
最大回撤率肯定是越低越好,但也要同时参考最大的涨幅比率,以免基金经理过于保守,错过了行情。
当然,如果基金经理的年限很短,没有经历过大熊市,那最大回撤率的参考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3、同类基金的排名。
第三个比较靠谱的辨别基金经理水平的维度,就是看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在同类的排名。
当然,同类的排名,同样不是看一时的,尽量看一个相对长周期的。
如果一只基金,能够长时间的排名靠前,或者说在每一个对应周期,都能够排名靠前,那基金经理的水平,就毋庸置疑了。
所以,不仅仅要参考上涨时期,尽量再参考一下下跌周期。
当然,对于排名不要太过苛刻,非要前10%。
其实,能够长期稳居前30%的基金就不多,能够始终保持前50%的,已经非常不错了。
因为前50%,基本上可以代表在对应周期里,有超额部分的收益了。
4、同比超额收益率。
最后是超额收益率,也就是基金经理的价值率。
你可以这么理解,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画出了同类基金的平均净值走势。
而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具备更高的超额收益率,也就是基金的走势会超过行业平均值。
所谓的同比超额收益率,指的是选择其中某个节点来看超额收益率。
以免出现某些基金在涨的时候,超额收益高,跌的时候,也跌得更多。
通过实际的业绩维度,去判断一个基金经理,是相对比较准确的,但过往的历史战绩,也不能完全代表未来,所以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也要适度谨慎。
当市场总体投资风格改变的时候,或许也会有一些基金经理遭遇滑铁卢。
降低风险的基金投资方式最后聊聊那些降低基金风险的投资方式。
绝大多数人买基金出现大幅度亏***,都是因为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高位大量买入导致的。
如果有风险控制意识,也不至于会大幅度的亏***。
简单地分享三种投资方式。
1、时间定投。
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基金定投,基本上都是时间定投。
时间定投指的是按照某个周期频率,进行定期的投资。
最常见的是周定投,以周为单位进行基金的定期投资,还有日定投,月定投等方式。
时间定投是一种把波动风险,均摊到时间轴上的方式,更符合投资学中的时间换空间的说法。
时间定投的优势是拉长时间跨度,把资金的效率尽量做大最大化。
当你的收益率达到10%的时候,按照时间定投的周期来看,总体资金的回报率,已经能达到20%了。
时间定投比较适合工薪阶层的基民,做资金积累的时候使用。
既能均摊风险,又可以做很好的本金积累。
2、网格定投。
网格定投,成为成本定投,和时间定投存在一定的差别,是以价格为导向的定投方式。
价格每跌10%,就加一层仓位,再跌10%,再加一层仓位,以此类推。
网格定投就是把基金的净值做一个划分,在标准的净值价格上,进行投资。
相比时间定投,网格定投不会在同一价格上做多次投资。
防止行情在某个时间进行长期僵持,投资金额过大,导致成本偏差。
网格投资的优势很明显,就是绝对的平均成本,可以进行网格化的计算。
比如1.2,1.1,1.0,0.9,0.8,平均成本就是1,非常的清晰明了。
不会因为在1.1的时间过长,导致平均成本高昂,也无法在0.8的时间段进行多投资。
这种成本相对透明的投资方式,更容易被计算,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回报。
3、金字塔定投。
金字塔定投,是基于网格定投后的一种延展方式,适合资金体量较大的投资者。
金字塔定投,顾名思义,投资像金字塔一样。
在网格的上方,投资的金额较少,网格的下方,投资的金额较多。
比如基金的净值,从1块,跌到0.9,到0.8,到0.7,那么投资的仓位,分别是一层仓位,两层仓位,三层仓位,以此类推的往上加。
金字塔定投,很明显可以把成本降得更低,这是最大的优势。
但金字塔定投也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下跌幅度超预期,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不断地加仓。
所以,资金量比较小的投资者,不要轻易尝试金字塔定投的方式。
所有的基金投资方式,都是存在风险的,只不过不同的方式,可以对风险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尽量的减少***失的风险,增加赚钱的几率。
所有的投资方式,都没有绝对的靠不靠谱一说。
赚钱的人都会觉得靠谱,亏钱的都觉得不靠谱。
投资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投资的本质在于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换句话说,我们都在寻找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这一定是需要能力的。
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投资,没有风险的投资,叫做存银行,在风险投资市场里翻滚,就要有身经百战的能力和经验。
基金投资也是一样,你要么努力的学习增加投资经验,要么索性放弃基金,踏踏实实的选择其他理财方式。
有一点奉劝大家,投资并不是一辈子必须要做的事情,好好生活才是,所以不用太勉强。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热衷于买基金,基金真的赚钱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购买基金是因为她们将购买基金作为一种存钱的方式,同时现在很多高知识的人也具备理财的观念,再加上购买基金相对而言风险也会比股市小很多,所以基金也越来越受大家的追捧。但并非所有的人购买基金都是...
支付宝里的钱“危险”了?网上买基金真的安全吗?
上星期,“支付宝里的钱要取出来吗?”突然上了热搜榜。
热搜之下,网友们展开了火热的讨论:支付宝余额宝里的钱需要取出来吗?在支付宝里买到的基金需不需要赎回?钱放在哪里才真的是自己的?网上买基金真的安全吗?
这“夺命连环四问”很多人都慌了神,宜小妹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支付宝余额宝里的钱需要取出来吗?
在支付宝里买到的基金需不需要赎回?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宜小妹在这里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对于支付宝里的钱根本就无需担心。
如果说支付宝里的财富管理板块是一个金融服务的大卖场,那么余额宝其实就只是其中的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售卖的是活期资金的管理以及增值服务,而售卖给你的人就是天弘基金。你来提供本金,而天弘基金会提供管理。
双方合作投资短期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而在赚到钱之后,本金会还给你,赚到的额外的钱将由你和天弘基金来分成。
简单来讲,余额宝也好,支付宝也好,其实只是一个中间商而已,从中赚取差价,即便我们不选择支付宝了,那么我们依旧还能够选择其他的平台,这些余额将会原路返还给我们。
钱放在哪里才真的是自己的?
你的钱其实在银行里
一般来说,我们放在支付宝里的钱,主要有三类:余额,余额宝,通过支付宝购买的基金等理财产品。
01
余额
钱放在支付宝余额里,这个钱叫做“客户备付金”。
在2017年之前,这个钱可能还有些不安全因素,因为这个钱属于托管。
但在2017年1月14日后,央行发布新的规定,明确第三方支付在交易规程中产生的客户备付金,今后将一同交付至指定账户,由***人民银行监管。并且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
所以你放在支付宝余额里的钱是存在银行里的,别人是动不了的。
02
余额宝
把钱放在余额宝里,其实就相当于是购买了货币基金。
就像宜小妹上面所说的,支付宝只是一个中间商,与基金公司合作,充当中间平台的作用,主要投资标的是国债、央票或者银行存款之类的,风险是比较低的。
03
基金等理财产品
基金或者其他理财产品跟余额宝是一个性质的,支付宝还只是一个充当中间商的角色。
网上购买基金真的安全吗?
首先,公募基金投资是非常安全的,不会因为其中某一两个环节,导致出现产品本身较大风险。
一般我们网上买基金会从基金公司、基金托管机构、基金销售平台购买。
01
基金公司
想要在A股发行公募基金,需要有公募基金牌照。并且基金牌照的门槛是比较高的。所以,成立公募基金公司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02
基金托管机构
任何一只公募基金,都有托管机构。也就是说,一只公募基金产品,资金并不是直接存放在基金公司那里,而是放在托管机构。
我们看到公募基金的托管费,其实就是托管机构收取的。要想成为托管机构,也是有要求的,通常是大型的银行或者券商才能有托管资格。
我们申购基金的资金,都是放在这个托管账户上。基金经理可以调动这些资金去买股票、买债券,但是卖出债券、卖出股票所得的资金,只能回到这个托管账户上。
即使是基金公司,也没有资格去把这些资金转到其他账户。投资者的资金,只能回到自己本人的银行卡里。
03
基金销售平台
我们平时买基金,更多的是在基金销售平台买。例如蚂蚁、天天、宜盈科技等平台。
我们在平台上购买的基金,基金投资管理还是由基金公司进行,资金由托管机构托管。即便销售平台不卖某种基金了,我们还是可以从基金公司赎回基金。
最后,宜小妹想说,说一千道一万,投资理财本身就有一定风险,无论网上谣言什么平台倒闭,忽悠你购买什么产品……都首先不信谣不传谣,再有就是多了解产品风险以及自身情况再选择投资。
外卖小哥买基金月入5万,这是真的吗?
前段时间,「河南外卖小哥自学理财月入5万」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相关文章和视频获得了上万次转发。
来源:微博
这名外卖小哥姓贾,来自河南安阳,在北京做了4年的外卖骑手。他白天送外卖,晚上自学投资知识。从2020年4月开始,小哥只买基金,不买股票,平均月收入超过了5万元。因此,他被身边的人称作「理财哥」。
他的投资成长经历也特别有传奇色彩。
专访文章是这么写的:
早在2010年,初出茅庐的小哥想要尝试投资,花了一笔钱买基金,结果全亏了;
后来,他就开始疯狂地学习投资知识。到了2014年,他判断经济即将开始复苏,于是把自己的5,000块钱存款,全部投进了杠杆基金,足足赚了16倍,在老家买了一套房;
在这之后的4年小哥没有再投资,直到2018年,小哥判断大盘即将触底反弹,于是他又入手了基金。在短短两年时间,小哥积累了超过100万元的资产。行情最好的时候,小哥一个月收入能达到7万元。
你可能会问,都有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他还要送外卖呢?
小哥的回答是:「投资是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情,仍需生活上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有安全感。」
故事确实很励志很感人,但是背后的逻辑漏洞实在太多了。
今天,我们就用数据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不靠谱在哪。
01
先从小哥的「投资初体验」说起。
根据专访文章,小哥最开始是在2010年买基金,然后全部亏光。
买过基金的人都具备一个常识:买基金亏光本金的概率是几近于无的。
国内公募基金有一项「清盘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只基金连续60天的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持有人数量不够200人,就会触发基金清盘机制,基金会以某一净值强制赎回到投资者账户。所以说,投资基金是不可能亏光甚至负债的。
从历史数据上来说,小哥的故事也站不住脚。
2010年,回报最低的基金是嘉实基本面50指数(LOF)A,年度收益率为-26%。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统计:有知有行
有的人可能会说,小哥第一次投资,很难沉住气持有一整年。兴许他刚好最高点买入,最低点卖出。有没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呢?
数据显示,2010年,最大回撤基金是国投瑞银瑞福进取,最大回撤为-45%。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统计:有知有行
也就是说,如果小哥运气不好,刚好买在这只基金的最高点,又在最低点卖出,那也只会亏掉不到一半的本金,根本不可能亏光所有钱。
02
我们再来看小哥的第二次投资体验。
2014年,小哥买杠杆基金,5,000元进去,80,000元出来,本金变成了十六倍。
杠杆基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为了更好地用数据证实可行性,我没有仅仅关注2014年的基金收益率,而是选取了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6月12日这个区间范围。为什么?老股民可能还有印象,这段时间是大牛市,指数一路走高,在2015年中旬达到顶峰。
在这段时间里,回报最高的基金确实是一只杠杆基金,申万菱信深成指B,收益率是1,097%,也就是十倍多一点儿。
来源:Wind金融|统计:有知有行
假设小哥运气格外好,刚好买到了一只基金的最大涨幅,在最高点卖出,那情况又会是怎样呢?
数据显示,年度最大上涨同样是这只基金,最大上涨是1,281%,仍然不到十三倍。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统计:有知有行
换句话说,假如小哥真的只买基金,哪怕是杠杆基金,也不可能获得十六倍的收益。
那有没有可能他找了特别大的杠杆呢?这种可能性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不要忘了,他的本金只有5000块,能找的杠杆额度也不会太高。想要翻到十六倍,难度太大。
03
接下来就到了文章中最让人兴奋的部分。
2020年4月以来,小哥靠买基金平均月入5万,现在总资产近百万。
我们可以倒推,今年9月底小哥总资产近百万,平均月入5万,那么4月的时候,小哥的资产应该在75万以上,这段时间的回报大概是33%左右。
从4月到9月,沪深300从3700点左右一路上涨,8月底达到了最高点4900点,9月略有下跌。平均算下来,这段时间的涨幅差不多是30%左右。
换句话说,从4月开始,假如你持仓75万,只要你没有「一顿操作猛如虎」,那么平均下来也可以做到月入4万甚至5万。但这和投资者个人能力的关系没那么大,主要归功于市场的全面上涨。
更重要的是,假设小哥今年以来的所有收益数据都是真实的,这样的高收益率也很难长久。
所有投资者都希望,市场能够一直像今年4月到8月一样一路猛涨,可现实情况从来不会这么理想。本周有知有行知识体系上线的知识点里,我们讲了基金的收益情况,长期投资应该保持怎样的预期?
以下是2009年以及之前成立,并存活至今的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分布: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统计:有知有行
着眼更长的时间尺度,你会发现,对这些A股成立时间较长的偏股型基金,一半以上的年化收益均不足15%,极少数基金能够获取20%以上的年化收益,9%~14%的收益率才是整个市场的常态。
04
比起单次投资的巨大收益,小哥故事里最惊人的,还是他对择时的判断极度准确。
2014年小哥判断准了牛市,资产翻了十六倍之后收手不干,耐心等待了4年;到了2018年,他又准确地判断大盘即将触底反弹,从14万本金赚到如今近百万。
来源:微博
节奏这么好,对周期判断这么准确,别说明星基金经理了,恐怕连霍华德·马克斯都要甘拜下风。
网上流传的这些爆款文章,一方面想说小哥努力学习长期投资,一方面又在描绘小哥加杠杆炒短线,完全看不出「小哥」这个人物的投资逻辑在哪。
那这些文章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梳理资料的时候我发现,这位外卖小哥的故事最早来自新浪微博上一条采访视频。
视频里面,小哥确实表示自己现在的总资产有将近百万,平时白天送外卖,用一切的闲暇时间看盘以及学习投资知识。提到自己现在买基金,他也只是强调「对我来说,安全性很重要」。
又过了一段时间,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外卖小哥靠基金月入五万的传记型文章,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小哥过去十年的投资历程,从血本无归到百万收益,最后大段论述今年基金收益率极高,「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销意味呼之欲出。
所以,小哥的投资经历肯定有真实成分,但真实成分究竟有多少,那就存疑了。
励志文看起来很美好,追随效仿可一定要谨慎。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下载最新版本有知有行 App
和孟岩张潇雨一起学习投资课吧
买基金真的都是稳赚不赔吗
没有哪种投资能够稳赚不赔请谨慎,风险永远伴随着收益,但基金相对其它投资来讲风险算是比较小的了。可以考虑货币,债券,混合型基金。如果想买你所说的品种,可以考虑买161010富国天丰,该基金从2008年10月发行,持有至今累计净值达到1.27元,平均每年收益是10.5%,月月分红,但必须带身份证到证券公司开沪深交易账户才可以买卖,因为哪儿属于场内交易型基金,像买卖股票那样操作,收费也比较低,只有0.3%,和买卖股票的区别是免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