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炒股能挣钱吗(老百姓去股市赚钱的机会有多大?)
老百姓去股市赚钱的机会有多大?
老百姓炒股赚钱的机会非常小,按照以往a股的盈亏概率“七亏二平一盈利”意味着老百姓炒股赚钱的机会在10%之内。意思就是老百姓进来炒股十个人只有1个人赚钱,九个人炒股亏的钱被1个人赚走了;实际上普通老百姓炒股赚钱的机会...
在***炒股普通人是否这样才能赚钱?
07年大牛市还有人赔钱旁观者清当*者迷自己变成当*者还能有现在清醒的心态看到人贷款卖房子炒股自己还舍得果断离场?没有10年磨炼能有这份超然心态?10年股市一路走来赚者廖廖赔者不计其数
为什么有人说不建议普通人全职副异章控毛低炒股?
说的很对。不建议普通人全职炒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普通人投资水平有限普通人投资水平有限,平时炒股基本上亏的比例很多。这样的情况下,普通人如果全职炒股,投资的钱亏得多,赚的少,甚至本金都越来越少,那么就没有收入来源来维持生活了,显然这样的情况下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普通人投资水平有限,那么就没办法赚到钱养家,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不能全职炒股了。2、普通人投资本金有限普通人投资本金有限,也是不能全职炒股的一个原因。一般普通人都很少能够拿出50万以上的资金炒股,根据最近的一个统计数据,股市中大概97%的股民在股市中的资金都不超过50万元。而且,即使你能够拿出来50万元全职炒股,可能也很难足够家用的。一般来说,一家人一年生活费大概在五六万元以上,而如果你拿着50万全职炒股,意味着每年盈利率必须要达到10%以上,才能够养家糊口。但是股市有一个说法,是七亏,两平,一赚,也就是股市想赚钱是不容易的。那么每年都想赚到10%,也就是赚到五六万可能更不容易。这样的情况下,你即使拿着50万全职炒股大概率也没办法能够养家糊口,更别说很多普通人只有一二十万炒股资金了。因此,普通人投资本金有限,这个也是不能全职炒股的一个原因了。3、结论综上所述,不建议普通人全职投资股市是对的。一个原因是普通人投资水平有限,投资容易亏***。第二是普通人投资本金有限,全职炒股即使赚到钱也是比较少的,也是很难养家的。为什么不能?反问句全职炒股?普通人?能全职炒股还能混下来的,有几个普通人!股票这玩意儿,咱们普通老百姓最好就是长期持有,还是在有闲钱的情况下。炒股就像赌博,哪有那么容易让你撞上低买高卖的时候,大头都在庄家手上,先想法子吸引散户入场,然后趁机大量割韭菜。但散户这群人的心里永远都是追高低卖,所以永远都只有被割韭菜的份。极其不建议普通人全职炒股,如果你全职炒股赚到了钱,那你就不是普通人了,你的眼光和克制力可比绝大部分的人强的多了!如果普通人全职炒股能赚钱,意味着大多数人都不用上班了;其次,也就不存在专业人士了,因为普通人就可以赚钱了。多句嘴,劝普通人别炒股,偶尔赚点要不是运气,要不就是赶上了个小牛市。长期于此,运气赚来的钱,会因实力而亏回去。交易的专业及严谨不亚于外科手术医生,其主要体现在认知+专业思维上。股市本来也是专业收割非专业的一种途径,其收割韭菜的方式就是心理战,心理战的载体是价格的波动形式。如果普通人要觉得能一眼窥视价格背后的本质与逻辑那说明已经非普通人了,非十年之功达不到此专业。最后,什么是专业与非专业?专业是每个参与的细节及行为都有着严谨而稳定的逻辑标准,这是专业标准训练有素的体现,如世界级运动员一样,都是专业训练而成。而非专业,所有的一切行为仅凭感觉两个字,更非什么行为标准,自认为了解某个消息而参与了股战,却不知消息都是专业者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制造的加速剂。价格的波动是虽说不一定是某庄的消息释放窗口,但对于专业者来说意义不大,因为训练有素,不为所动,一切皆有准则;但对于非专业者那就是心理战的被套索工具,普通人本身也是频繁的进出来撑着,就像捕鼠器闭合前老鼠不停的进出试探着捕鼠器的机关一样。补充,股市与期货是贫富跨越的唯一低门槛的快速途径,要想实现只需少量资金+大量时间精力即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充分作好十年磨一剑的心理准备。不要被那些提前为你准备好的盈利截图而心动,闭着眼睛磨剑!股市就是九亏一个赢钱。所以绝大多数人是要亏钱的。所以,不能丢掉工作全职炒股现在的人都想一夜暴富,恨不得啥也不干,起床睁开眼睛就能看见大把的钱。其实这是做梦。那么好多人都想驰骋股市,特别是好多普通人,靠微薄的工资收入买股票,想在股市里面淘金。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炒股的专业知识,没有充裕的时间,特别是没有闲钱,就全职在家炒股,那就好比一个孩子在赌场赌博,拼的全是运气。有一句话很流行,是说:对你仇人最大的报复就是劝他炒股。所以,普通人千万别全职炒股,那样会死得太惨。普通人全职炒股,吃什么?我的经验是炒股当作理财,中长线为主,根本不需要全职去炒股,凡是以短线频繁操作的要么是庄家,要么就是韭菜。本人全职炒股七年。全职炒股分人分时分人,全职炒股的人性格上耐得住寂寞,能不断学习,接触大量的新闻资讯。资金状况良好,三五年年内有稳定的定投资金渊源不断的注入。分时,大多数的人在上一轮的就是进入股市或者决定全职炒股,挣了一笔小钱觉得股市是摇钱树。其实最好的时机是牛市过后五六年,现在其实是个不错的时机。如果清醒一点的话,不是不建议,而是不用说也能明白,能够全职炒股的只占很小比例。按照相当低的标准,辞了职去炒股,每年要能有10万以上的稳定盈利,而且此前要有一笔防险资产。谈辞职炒股的,多半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或是看人挑担不吃力的。真的要事到临头,临场退缩的会相当多。上了场发现不行,进退维谷的,就更打脸了。真的辞了职炒股的,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只有相熟的少数人知道。
现在炒股还可以赚钱吗?怎么那么多人在搞股票啊?
炒股是可以赚钱,,不过你一定要先耐心的学习股票知识,首先充实自己的头脑!最好是找家类似杜拜金融网这样的在线炒股平台学习下基础知识然后再根据他们网站专家的建议选择股票,祝成功
普通人炒股,一年赚一倍真的很难吗?
那太难了,一年翻倍,3年半就加个零,20年就是100万倍。普通人拿10万不困难吧,20年后就是100亿,30年后100万亿,别说***股市了,就是***股市都是你的了,这有多难你想象一下吧!
普通人炒来自股能赚钱吗
普通人炒股可以赚钱,但很难保证一定能够赚到钱。炒股需要投衡漏资者对股市行情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对风险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隐谨很难拥有专业的分析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咐携烂,容易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投资策略而面临巨大风险。因此,在进行股票投资前,建议投资者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并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以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此外,合理分散投资资金、坚持长期持有、定期调整投资组合也是炒股成功的重要因素。
普通人可以炒股吗??
一般来说,炒股是很难赚钱的,而普通人一般身上的资金不会有很多,大部分在炒股的时候,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会有压力的,所以一般来说,普通人最好不要炒股会比较好一点。原因二:经验不足普通人炒股都是属于业余炒股,自己...
完全不懂的人炒股票能赚钱吗?
怎么说呢,这要看你的运气,如果赶上大牛市闭着眼也能赚钱,但要靠自己的真本事还要努力学习,三到五年之后经历了牛熊阶段才会更加成熟,如果想学先下载同花顺软件,那里有股市入门,先学些基本知识,多看证劵频道的电视,会有很大收获的,祝你好运!
真的有普通股民长期炒股赚钱了的吗?
16年股龄,2006年入市。
3万块钱起步,中间取出过30万,之后又追加过两次,一次20万,一次50万。
2022年春节,账户300多,40%股票,15%场内的各类指数基金(ETF),剩下的买了一些券商的短期理财产品。
踩着第一轮牛市的风口入市,风风雨雨十几年,真的是体验了整个股市的辛酸。
要不是入市的时间点把握选择的好,估计现在早就退出股市了,因为股市实在是太惨烈了。
股市需要悟,或者说需要试错,但是试错是需要成本的,会让你亏很多钱。
大部分人都是在牛市的后半段入场,注定是被收割的那一批人。
而且一入市就被收割,对于之后的股市生涯非常不好,一方面不敢多追加资金,另一方面回本周期太长,挫败感强,容易“走火入魔”,成为股市中的赌徒。
所以,奉劝大家在入市的时候,真的应该谨慎,千万不要跟风。
我常和大家说,***股市不是没有入场点,20年线附近,就是最好的入场点。
但我以为大家都能找到这最佳的入场点,实际情况却是新手压根不懂,老手也不愿意低位加仓。
其实,但凡是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刻入场,并且能够坚持持有一些“绩优”股,不论多少,基本上都能赚到一些钱。
炒股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但也不要把炒股这件事想得太复杂,抓大放小,赚大概率的钱。
其实,早在90年代,也就是自己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孩时,就因为父亲炒股,对股市有所了解。
90年代末,他还曾斥资上万,买了当时第一代的股票机,用显示器,带彩色K线图的那种。
所以,很小的时候就研究股票,98年的1043,01年的2245,03年的1311,到05年的998,其实一个都没落下。
自己入市是2006年初,指数已经1200了,过了最惨的时间点了。
当时自己的感觉,就是有机会,想要尝试一下买股票,压根不知道是大牛市,也不知道会有什么6124,甚至一度还跟着广大股民一起期盼10000点。
从理论到实际,从看别人炒到自己入市,才发现自己是一个小白。
但为什么赚到钱了,这就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一定要选对入场时机。
好的入场时机,归结起来,其实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下跌的尾端。
下跌的尾端,其实就是跌得越来越慢,同时成交量越来越小的时候。
所谓的地量见地价,主要就是运用在这个场景。
但地量背后可能还有地量,这个场景的运用,还需要一定的能力去辨别。
第二种是在上涨的初期。
在一路下跌后,如果指数出现了明显的反转迹象。
当点位连续突破了多重均线阻力,并且成交量连续的放大,并且保持在高位。
这种情况,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入场时机。
当时2006年,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时间点,998过后的大半年,当指数似乎不会再往下的时候,选择了入场。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2006年的牛市,其实没有2007年疯狂,当时的走势是波澜不惊的,指数就是慢慢地爬坡,那时候真的是个入场好时机,很容易就长期持有股票。
一些牛市的震荡幅度很大,很容易就被洗盘出去了。
每一次大幅度下挫的股市,在企稳之后,真的都是一次很好的入场时机。
08年大跌后,09年的反弹,从1664,到3478,反弹翻倍了。
2010年也出现过大跌,指数从先前高点3361,跌到了2319,跌了1000点,跌幅近30%,然后一轮反弹就回到了3186,涨幅37%。
2011年,指数从3067开始下跌,没有太多抵抗,先跌到了1949,反弹过后又跌到了1849,也是2015年5178行情的起点。
5178后的第一轮去杠杆大跌,是到2850,跌幅45%,反弹高点3684,近30%。
之后第二轮是2016年的熔断大跌,最低2638,一路反弹到3587,反弹幅度36%。
再后来就是2018年的熊市,从3587跌到2440,跌幅超过30%,反弹到3288,再到3731,反弹幅度超过50%。
可以说,每次大跌的背后,都蕴含着很大的机会。
所以,大跌过后才是最佳的入场时机,这个时候市场往往很冷清,也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入场。
机会或许永远是留给少部分人的,这个时间点能入场的人,基本上都是捡钱了。
而那些跟风入场的,想不亏钱都很难。
在股市里悟出的第二个道理,就是只有参与有成交量的股票,才有可能赚到钱。
曾经也跟着别人买股票,有一些股票的日均成交额,只有几百万,或者一两千万,几乎就像是一条死狗一样,一动不动。
等着别人口中的所谓消息,期盼着股票上涨,却始终没有结果,直到成交量来了,股价才会出现了上涨。
那些业绩也好,题材也罢,在没有成交量的支持下,什么都不是,只是困扰你资金时间成本的枷锁,浪费着你的时间在不断地等待。
所以,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找资金集中的地方。
不管是短线的黑马,还是长线的牛股,其实都是资金聚集的股票,是不断靠自己堆积出来的。
原因是股票一旦上涨,市值增长,就必然需要资金去填充,没有资金的话,连吹泡沫都吹不起来。
市场好不好,其实看成交量就行,个股有没有机会,同样是看成交量,换手率就行。
这么多年下来,还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炒股本身就是炒预期,不是炒价值。
从最早的技术炒股,到后来的价值投资,经历过你会发现,没什么真正的技术可言,也没什么真正的价值可说。
两者都是客观存在,却又并不具备真正的意义。
技术是某种规律的推演,但技术本身也是靠资金来实现的,那么资金为什么要去画线,背后就是冲着预期来的。
同样的,价值也并不是当下的业绩,也是未来的业绩预期,资金之所以在当下以价值的名义去炒作,背后也是冲着预期去的。
说白了,资金要炒一只股票,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会给自己一个预期。
这个预期可以是股票会继续涨,马上就能赚钱,也可以是业绩会持续涨,长期就能赚钱。
但本质上,所有的炒作都是提前的,并不能反应当下的情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概念出来,股价就会大涨,而到了业绩披露的时候,完全有可能会出现下跌。
所谓的价值投资,投资的也是未来预期的价值,并不是当下的价值。
而未来预期的价值,其实并没有一定的说法,题材也好、政策也好、概念也罢,都会影响未来预期的价值。
最近几年,经历了乐视的事情,经历了格力的事情,还有茅台、恒瑞等,让我们发现市场里的故事,听听就好。
说实话,曾经也被贾会计的生态链说动过,认为并购扩张的故事,真能把乐视打造成一家帝国。
结果,人家下周回国,就再也没有了踪影。
曾经也信过董小姐的造车,造手机,认为格力制造远胜小米。
结果,董小姐虽说在赌*上赢了雷老板,但两家企业的情况却是冰火两重天。
曾经还相信各种大白马,真的能不断地上涨,后来发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速就会放缓,就会遭受挑战,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即便是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这样的互联网大厂,寒冬说来就来。
做企业很难,投资股票同样很难,陷阱太多了。
而且这种陷阱,很多时候连投资机构都看不明白,更别说是普通的投资者了。
投资者手上的信息渠道非常有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多决策的依据都存在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赚钱,大部分情况是因为时代背景和运气好。
尤其是这两年,拿着几匹大白马,挖到了一桶一桶金,真的是时代给的红利,和什么眼光、技术都没太多的关系。
这就好像前几年投资基金的基民一样,如果换到2021、2022才开始投资基金,应该也是亏了不少。
A股的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风格切换其实很快。
06年之前还未入市,大部分时间看到的都是庄股横行,各种理论,诸如缠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资金对于盘面掌控非常强。
等06年入市的时候,市场风格就有变化了,炒作的是以资源股为首的股票,不论是钢筋水泥,还是黄金石油,可以说是鸡犬升天。
08年大跌过后,09年出现了修复行情,那时候涌现出一批以业绩为主的股票,但已经开始集中在中小板了。
清晰地记得那个时代,小市值就是优势,大市值就没什么机会,二八行情特别明显。
11-13年也是大调整的时代,但纯题材的疯炒真是没少过,在2014-2015牛市起来之前,5G、通信、可穿戴、AI等,概念沾边的都是鸡犬升天。
暴风影音,其实就是这个概念的后时代产物,现如今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14-15年的杠杆牛市,因为资金溢出的缘故,从主板到创业板,是轮流炒了一遍。
而16-17年的修复行情,风格再次变化,平安、万科等一批传统蓝筹站了出来,引领估值修复行情。
等到18年调整过后,19-20年的行情,白酒医*以及茅概念,又再度炒作起来,资金抱团成了主旋律。
21年,市场的风格再度切换到新兴市场中,碳中和引发的一系列概念引爆,以新能源为首的行情炒作,最终也是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和山顶上被套的一干股民。
就这短短十几年,每一轮像样的行情上涨,背后的资金逻辑都完全不同,风格切换非常快。
如果说过去的理论,过去的技术,在过去非常有效,那么在风格变化之后,很多都已经失效了。
股民想要长期在市场里赚钱,对于整个市场的风格变化把控要非常到位,很多都是某两年赚到了钱,建立了自信,最终又还给了市场。
最后给几个小锦囊,给到才入市没多久的新股民们。
1、指数基金是个好东西。
就这两年,愈发觉得指数基金是个好东西了。
因为市场上的股票越来越多,选股的难度越来越大。
传统知名的股票,都是上个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时代很难大显身手。
涨幅榜上的很多大牛股,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但如果深究其板块,却是主流的热门板块。
行业的趋势,相对的比较明显的,这就代表投资指数基金的风险反而会小很多。
即便收益率可能不会特别高,投资性价比也非常不错。
2、未来很难有大牛市,也不会有大熊市。
A股的特色,不是长得高,而是容易长胖,这个和IPO还有融资,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种不断长胖的情况,直接导致A股未来的机会,都是*部性的,结构性的。
可以这么说,结构性牛市和结构性熊市,将成为主旋律。
结构性牛市集中在具备爆发力的新兴产业,结构性熊市主要在一些夕阳行业。
从产业升级,到经济转型,到整个股市的结构化转型,将是未来5-10年A股的主要任务。
但究竟哪些板块可以真正意义上脱颖而出,还真是不太好判断。
但是,积极地去接纳新鲜事物,一定是对的。
3、科创板是一块宝地。
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科创板真的是一块宝地。
当然,所谓的宝地,肯定不是遍地都是金矿,而是说未来挖出来的钻石,大多都在科创板里。
其实这个逻辑和创业板是雷同的,创业板最终也就挖出了那些大牛股,占比也很低。
科创板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新生代的企业,能够提前给它们到公开市场融资,无疑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帮助。
但如何精挑细选地找到科创板里的投资机会,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摸出钻石,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对行业的精选,在熟悉的领域里寻找优质企业。
4、分散投资+长期投资,这个组合更容易赚钱。
随着量化资金的频频入场,未来短期投资的机会越来越少。
虽说还有人能在短线交易里赚到钱,但占比越来越低了。
长线投资也有长线投资的坑,但是如果长线投资,能够增加一些分散投资,机会还是很大的。
如果你选了5只股票,有2-3只出现了长期的走牛,那么基本上这个投资肯定是赚钱的,就是赚多赚少而已。
之所以要适度分散,其实是为了增加自己投资的容错率。
5、尽量别指望靠炒股发财。
最后一条,就是建议大家,降低预期,别再指望靠炒股发财了。
最好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就好像***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当GDP增长预期只有5%左右,当市场的重心回到IPO上,整个股票市场的大机会,已经很少了。
这不仅仅是未来很难有大牛市的意思,而是应该把投资的重心,适度地转移,不要都放在股市里。
尤其是对于那些,并不适合炒股的人,体验过,如果真的没能赚到钱,没必要固执地在股票市场里淘金。
参与者一定要明确一点:股票市场未来可能会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投资市场,资金会将市场呵护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普通人炒股真的能赚钱吗?
你说的很正确,散户有99.99%的人亏钱,为什么这样?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投资,只会投机,而且自己没有股市基础支持,好多知识都不懂,盲目而胆小,特别是很多散户一进来就想赚钱,这是很不现实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当期望不能实现时就会有很多人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特别是资金巨大的散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性循环得股市恐惧症,还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学会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懂一些知识的人对股市的把握也是不准的,不一定会这些就能赚到钱,能不能赚钱就看实战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