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原始股价是多少(迈瑞医疗:原始股减持,聪明钱加仓!)
迈瑞医疗:原始股减持,聪明钱加仓!
文/三生
出品/ 节点资本组
当上市公司遇到股东减持,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大多视为利空消息。但是,当大多数人都这么想的时候,理性分析就显得难能可贵,尤其是在资本市场。
2月3日晚,迈瑞医疗(300760.SZ)发布公告,首发前股东EverUnion(H.K.)Limited(下称“EverUnion”)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起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30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7%。
那么,对于迈瑞医疗的这次减持,又该怎么看?
迈瑞医疗是A股的明星企业,不少投资者都有关注。对迈瑞医疗有所了解的投资者都知道,此次减持的EverUnion的实控人,是迈瑞医疗创始人之一、副董事长成明和。
成明和生于1961年,1991年与李西廷、徐航共同创办了迈瑞医疗的前身——迈瑞医疗电子有限公司。从2000年起,他历任迈瑞国际营销副总裁,首席战略官,联席首席执行官等职务,2020年11月卸任迈瑞医疗总经理,担任副董事长至今。
其实,这不是成明和第一次减持。2020年9月2日至12月28日,EverUnion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迈瑞医疗0.53%的股份。2021年5月12日至2021年7月2日,EverUnion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迈瑞医疗0.37%的股份。两次减持量都不大,累计占公司总股本0.9%,同时减持节奏也较为平缓。
对于此次减持,迈瑞医疗相关人士回应表示:“本次减持是成明和先生出于自身资金安排进行的正常市场操作,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影响,成明和先生仍对公司发展前景和内在价值充满信心。迈瑞医疗业绩确定性强,营收、净利持续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高管对公司长远稳健发展信心十足。”
迈瑞医疗的这一回应,在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醒投资者,不要看到减持就以为是“洪水猛兽”。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理性对待利空消息。
其实,回看迈瑞医疗过往的历次减持,对股价并没有太大影响。
比如成明和在2020年9月至12月减持后,迈瑞医疗的股价不但没有下跌,还一路上涨冲到了498.5元/股。此后A股大盘进行深度调整,但截至2023年2月3日,其股价为325.52元/股,对应市值3947亿元,仍位居A股医疗板块第一。
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发生在迈瑞医疗身上。
比如主营防水材料的东方雨虹在2018年至2019年的高管减持,并未阻挡其股价在之后两年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防水茅”。
再比如“散户之王”京东方A,2015年在整个A股的减持金额排名第二。但是,这并未改变京东方A“显示面板之王”的底色,公司在2017年迎来业绩爆发,股价开启一波大涨。
所以,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还是要基于最根本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而不是看到减持就成了“惊弓之鸟”。
迈瑞医疗的基本面又怎么样?
从2018年上市以来的业绩来看,迈瑞医疗的表现一直比较稳健,财报数据上一目了然。
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32.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3%,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22.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0%,4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29.3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超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
数字的背后,是公司产品和经营上的真功夫。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迈瑞医疗已经形成了以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为三条主线的业务矩阵。
其中,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各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逐渐步入全球引领的阶段。同时,在对抗新冠疫情期间,借助抗疫明星产品实现了高端客户群的重大突破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未来正引领公司各项业务在全球范围树立迈瑞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的形象。
体外诊断领域,化学发光是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此前大部分被外企主导,但近年来,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国内巨头正在崛起,不断升级血球、生化、化学发光等产品性能。而为了优化全球产业链的布*,迈瑞医疗还收购了行业上游原料公司Hytest(海肽生物)。随着体外诊断产品线持续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创新,公司将逐步成长为帮助医院建立标准化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整体产品和IT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在医学影像领域,迈瑞医疗致力于技术高端化和应用临床化,通过搭建ZST+域光平台、全面的弹性成像技术等,显著提高了成像速度和影像诊断准确性。未来,公司还将开发完善妇产、心血管、麻醉、介入等临床解决方案,并通过对超高端超声领域的技术积累,实现高端客户群的全面突破,加速国产化率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在国内市场已经站稳了行业头部位置的迈瑞医疗,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打篮球去NBA,打拳找泰森”,开拓海外市场也是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长期以来的战略规划。
据李西廷透露,海外市场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突破高端医院空白客户270家、横向突破客户350家;体外诊断产线突破重点医院/实验室空白客户230家、横向突破客户80家,其中包括52家连锁实验室。医学影像产线前三季度突破高端医院空白客户140家、横向突破客户90家。
以医疗器械最为发达的北美市场为例,可以看出迈瑞医疗海外业务增长的含金量。
2022半年报显示,北美市场的总营收为12.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9.2亿元,同比增幅达36.95%。从营收数据来看,迈瑞医疗在北美市场这块“NBA的地盘”上,取得了高于整体业绩的表现。
在医疗器械行业,凭的都是真本事,“没有金刚钻,揽不下瓷器活”。而迈瑞医疗之所以在国内外市场稳步开拓,背后是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的研发投入达2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7.4%。而在2020年和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7.04%和30.08%,均保持了很高的投入比例。
正是基于这种稳健的表现,迈瑞医疗才会让机构投资者趋之若鹜,进而奠定了其投资价值的基石。
2022年12月30日,迈瑞医疗再次公告接受425家机构调研。至此,迈瑞医疗一年内接待了5063家机构调研,成为唯一一家年度机构接待总量突破5000家次的公司。此外,数据显示,2022年,券商中最关注标的,显示为迈瑞医疗的多达21家。
这样的受关注程度,可以说在A股是独一份。
迈瑞医疗之所以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首要原因在于医疗器械这条赛道正处于上升期,蛋糕越做越大。
特别是在疫情爆发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公共卫生建设的浪潮。从国内来说,ICU病房、传染病医院、发热门诊等方面的医疗新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超声诊断仪产品需求火爆。
医疗新基建的持续推进,给了医疗器械行业大步发展的机会。
德邦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后医疗设施开工建设进程加速,大多数预计完工的时间在2022-2025年之间,预计未来三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加速释放,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迈瑞医疗作为行业龙头,其三大核心业务均与医疗新基建密切相关。凭借以往搭建的服务平台和销售渠道,迈瑞医疗将有机会深度参与医疗新基建带来的增量市场。
此外,如前所述,迈瑞医疗在海外市场的持续突破,也给了资本市场更开阔的想象空间。
中信证券认为,迈瑞医疗是***领先、全球前列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后疫情时代,公司在国际化、高端化、平台化上都迎来了加速推进,未来业绩有望持续较高增长。
这种健康、稳定的增长态势下,迈瑞医疗得到了大资金的加持。
1月28日,公募基金最新前十大重仓股出炉,迈瑞医疗位列其中,基金持仓总市值达280.82亿元。
在A股被称为“聪明资金”的北上资金,也在不断加仓迈瑞医疗。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日收盘,北上资金在迈瑞医疗的持股数占比已达到12.23%,持仓市值为487.96亿元。从数据明细可以发现,北上资金处于不断加仓的趋势。
一边是老股东的减持退场,一边是公募基金、北上资金等新鲜血液的加仓进场。其实,减持计划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优化迈瑞医疗的股东结构,提高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市场流动性,进而引入更多的长期投资者。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减持,有加仓,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需要的是一池活水。
***联通最早股票的发行价格是多少,
2.3元一共发行了50亿股
2023医疗股龙头的近日情势?
5.大博医疗:骨科龙头,股票代码(002901)公司亮点:国内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营业务:医用高值耗材的生产、研发与销售6.迈瑞医疗:医疗器械的大龙头,股票代码(300760)公司亮点: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主营业务:...
600380最高股价是多少
600380健康元刚开始的原始股价是5.14元,最高点为30.02元。
迈瑞医疗原始股价,300760原始股价
迈瑞医疗可以说是我国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方面的先驱,是领头羊,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供应商,所拥有的客户面很广,当然知名度也是相当高,而且市场份额也是有绝对优势的。相比同行业而言,迈瑞医疗不仅在公司规模上有绝对优势,...
迈瑞医疗市值缩水超2500亿“成长失速”后未来路在何方?
《投资者网》向劲静
编辑 胡珊
9月中旬以来,A股上演“白马杀”行情,“每天杀一只白马股”也成为本轮行情的特征。
先有宁德时代、紧接着是东方财富、爱美客和三安光电。何曾想,有着“医疗器械大白马”之称的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瑞医疗”,300760.SZ)也迎来直线跳水。
自2022年中报发布后,持续低迷的股价,为迈瑞医疗高增长带来一丝不详信号。到9月26日公司股价创下年内最低价253.37元/股。作为机构“抱团”的大白马,瞬间,迈瑞医疗的“闪崩”行情也引起市场热议。为此,公司还紧急召开投资者会议。
相关背景是,9月27日,***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官宣***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简称“脊柱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迈瑞医疗就在中标之列。
面对集采的影响,还有自身的高增长逐渐“破灭”,迈瑞医疗未来将走向何方?
0
股价下跌背后
1
实际上,自迈瑞医疗自2018年回归A股以来,一直都颇受市场关注,其股价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到2021年7月1日创下历史最高价496.18元/股,随后便开启一路下跌模式。
截至9月26日股价创下年内最低价253.37元/股,根据Wind数据统计,与去年高点相比起来,公司市值缩水2578亿元。
迈瑞医疗股价大跌,首先与集采有一定关系。
近年来,自集采推出后,但凡*企的产品被集采选择,都会面临着“下跌”命运。“牙茅”通策医疗如此、“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亦是如此。现如今,作为医疗器械龙头的迈瑞医疗更是如此。
早在2020年11月冠脉支架通过集采时,迈瑞医疗的股价便出现一轮大幅调整;到了2021年8月,安徽省对外宣布开启省级临床检验试剂带量采购,股价再次受挫,创下彼时最低价273元/股。
迈瑞医疗股价一路下行的同时,也引起股东们“集体逃离”。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有迈瑞医疗的基金较一季度减少106只;合计持有1.19亿股,环比上季度减少16.74%;持股市值372.17亿元,比上季度末减少66.32亿元,环比减少15.12%。此外,深圳睿隆、深圳睿福、深圳睿亨与深圳睿嘉等多家迈瑞医疗的原始股东,在2022年二季度合计减持了其超过600万股。
本来,迈瑞医疗2022年中报表现尚可,但难挽*面。因此,便引起投资者对迈瑞医疗的“灵魂拷问”。
9月27日,***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在上海接受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从公布的拟中选名单来看,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迈瑞医疗等均在中标之列。
按照此前联采办设置的规定,降价60%,成为了中选的托底标准。只要肯降价60%以上,相关产品基本就能入围。日后,随着集采的推进以及后疫情时代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减弱,迈瑞医疗股价还将维持弱势震荡,寻找新的增长点应是公司急需解决的难题。
0
业绩增速放缓
2
迈瑞医疗2022中报显示,公司营收为153亿元,同比上升20.17%;归母净利润为53亿元,同比上升21.71%;扣非净利润52.47亿元,同比上升21.76%;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4.12亿元,同比上升20.2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1.83亿元,同比上升21.0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1.75亿元,同比上升21.47%。
同时,2022年上半年迈瑞医疗的毛利率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至64.1%。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半年的流动负债为97.76亿,非流动负债为16.51亿,负债总额高达114.3亿,这一数字创出近年新高,也将其负债率推高到近2年来较高水平。
从多年迈瑞医疗的中报数据来看,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呈现增速放缓趋势。根据Wind数据显示,自2020年上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间,迈瑞医疗营收增速分别为28.75%、20.96%和20.1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78%、25.79%、21.71%。
近些年,业绩增速放缓,迈瑞医疗将新增长点放在海外市场。2020年受疫情影响,相应呼吸机等设备大批量出口和被外国**采购,让当年迈瑞医疗海外市场的增速超过40%,占收入的比例也接近50%。
可到了2021年,迈瑞医疗海外市场的增速只有1%左右,占收入的比例也降到40%以下。2022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因常规业务复苏增长17.74%,元气虽有所恢复,但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6.02%下降至63.33%。
然而,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营收下滑近18%。就此,在9月21日当晚迈瑞医疗紧急召开投资者会议上,公司称受新冠疫情暴发而带来相关抗疫设备需求暴增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增长超过90%。凭借医疗补短板等项目的拉动,去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在高基数上实现了持平,但对今年上半年业绩依然造成一定的基数压力。
有业内人士称,上半年迈瑞医疗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已经“使尽浑身解数”,不光增加负债,而且还大幅增加对海外经销商的补贴和账期,这都是潜在风险。“海外市场现在风险也比较高,多个***贸易战的趋势一直存在,光靠补贴经销商推动市场的效果未来还不好说。”(思维财经出品)■
—— ∞ ——
内容合作:liangluyao@tzzw.cn
商务合作:siweicaijing@tzzw.cn
投诉建议:15000460220
601899紫金矿业的最初股本是多少
每股0.1元,是上市公司的独一份。
迈瑞医疗股票代码是什么?
迈瑞医疗股票代码300760,迈瑞医疗于1991年成立。2006年,作为***首家医疗设备企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6年,迈瑞医疗以33亿美元完成了私有化退市,2018年7月深交所过会。2018年10月16日,迈瑞医疗(300760)首发...
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的迈瑞医疗
国产替代的进程已经开启,迈瑞医疗作为少有的全球化企业,在国内市场可决战高端,在全球市场也可与之分庭抗礼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刘雨辰
从自主研发生产单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到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从代理国外品牌到跻身世界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商TOP50,成立于1991年的迈瑞医疗已发展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行的领军企业,在一片蓝海中,迈瑞医疗已经拔得头筹。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全球医疗器械陷入紧缺,无论是口罩等防护类耗材,还是呼吸机、监护仪等高端医疗器械都是供不应求。截止到2020年5月底,迈瑞已经给全球发货20+万台设备,海外就超过10万台,意大利的紧急招标,迈瑞15天就完成了设备的交付和医院装机。业绩释放催生股价上涨,迈瑞医疗的股价不断创新高。
6月的最后一天,迈瑞医疗股价最高突破300元,再创历史新高,该股年内已经上涨超过6成。
今天《每日财报》就带大家走近这家医疗器械巨头。
1991年,李西廷、徐航、成明和、严宜萍、聂彤等七人在深圳成立迈瑞医疗,后来被人称为“迈瑞七君子”。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92年,迈瑞就开始进行自主产品的研发,并在当年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自研产品——***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当时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所占领,代理国外品牌“赚快钱”是当时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普遍经营模式。事实上,迈瑞专注做研发和创始人出身技术领域直接相关,李西廷毕业于中科大物理系,之前是国内医械巨头安科生物的办公室主任,徐航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安科生物的超声领域技术骨干。经过近30年的发展,那些赚快钱的医疗器械公司基本都沉沦了,而迈瑞医疗则变成了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格*和远见决定一家公司的上限。
有了第一款产品成功上市的铺垫,迈瑞医疗之后每隔几年便推出一个新品,并逐步展开产品多元化布*。据《每日财报》了解,1998年,迈瑞医疗推出***第一台三分类准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产品逐步向体外诊断领域扩展。2001年,迈瑞医疗推出***第一台全数字黑白超声,进一步进入医学影像领域。2003年和2009年,迈瑞医疗又相继推出***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双向波除颤监护仪等。至此,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三大产品线主基调基本形成。
2000年之后,迈瑞医疗开始进军海外医疗器械市场,产品先后出口***、***等***,由此开启了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为了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2006年,迈瑞医疗在纽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医疗设备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
2008年,迈瑞收购全球最古老的监护品牌Datascope,使其获得了成熟的欧美发达市场直销业务平台,为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的业务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2013年,迈瑞收购国外优秀的超声公司Zonare,并因此获得了下一代高端成像技术,助力迈瑞在三年后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首代高端超声。此外,在体外诊断领域,迈瑞先后收购了普利生等。
需要注意的是,***主板的医疗器械类公司市盈率较A股低三倍左右,迈瑞医疗在***股市的低市盈率大大降低了迈瑞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竞争力。基于这一原因,2016年3月,迈瑞医疗宣布完成价值33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正式退出纽交所,2018年10月16日,迈瑞医疗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019年,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65.56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20.38%,归母净利润46.81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25.85%。2020年一季度报显示,一季度迈瑞医疗营收利润持续双增长,实现营收47.41亿元,同比增长21.39%,净利润13.13亿元,同比增长30.58%,疫情导致公司上半年的表现肯定要超预期,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迈瑞医疗的业绩依然保持高增长。
迈瑞医疗的主营包括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体外诊断、影像业务等三大项。展开来看,2019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占比38.30%,实现收入63.41亿元,同比增长21.38%;体外诊断业务占比35.12%,实现营业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25.69%;医学影像业务占比24.40%,实现收入40.39亿元,同比增长12.30%。
目前在***市场,能够实现高中低产品全覆盖的公司凤毛麟角,外资普遍在高端,国产普遍在低端,迈瑞是国内少有的高中低全覆盖的企业,并且仪器装机数量也是排在市场前列。
公司的生命信息与技术产品包括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心电图机等。监护仪是迈瑞医疗的起家产品,公司的监护仪产品在国内市场具备绝对领先优势,市占率约40%,居国内第一,而国内的监护仪市场规模在26亿元左右,过去三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国内监护仪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其他公司分别是飞利浦和GE,市占率分别是24%和9%,与迈瑞的差距比较大。迈瑞医疗的监护仪还在不断向高端化迈进,公司的N系列高端监护仪占国内监护仪的收入比重已经超过30%,并且该比重还在不断提升,而主要竞争对手飞利浦和GE等还停留在五年前的技术水平。
体外诊断是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占比35.12%,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25.69%。整体来看,迈瑞医疗体外诊断仪器在国内检验室设备类市占率15.3%,和贝克曼并列排名第二,希森美康的市占率为26.10%,排名第一。其中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均占据优势地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排名第二,与排名第一的希森美康相差10%左右。
医学影像是公司第三大主营业务,其中彩超占比约90%,为医学影像领域的核心业务。2019年全球彩超市场规模达到7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彩超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3.41%。***超声起步比较晚,但是迈瑞等国内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在探头和成像技术上取得了突破,逐渐占领国内市场份额。2006年,迈瑞推出***第一台彩超DC-6后,公司在彩超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逐渐打破了外资垄断,目前在***市场排名第三,在世界排名第六。
最后说一下研发,因为这是行业龙头维持领先优势的根本。2009-2019年,全球器械龙头的平均研发投入约为9%,迈瑞研发去年的投入16.4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占比10%,过去三年的研发支出平均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14%,也就是说足以支持医疗器械的创新和迭代。
去年的研发投入中资本化支出1.84亿元,费用化14.65亿元,研发人员薪酬费用为10.70亿元,占研发费用的73.03%。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研发费用中最大的占比为员工薪酬,而***相比全球成熟企业,目前依然享受工程师红利,迈瑞医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享受在研发上的优势。2019年,迈瑞医疗新申请专利884件,授权249件。产品创新方面,迈瑞医疗实现了在高端产品领域的不断突破,陆续推出了高端麻醉机A9/A8、高端手术灯HyLEDX系列、高端台式彩超ZS3V9.1、血液分析工作站CAL3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L-6000iM2等全新产品和升级版本。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增长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而医疗器械中的高端市场多数由海外企业把控,迈瑞医疗的异军突起打破了这一既定的现象。国产替代的进程已经开启,迈瑞医疗作为少有的全球化企业,在国内市场可决战高端,在全球市场也可与之分庭抗礼,那么公司的业绩增速将会在大概率上超过行业的平均增速。公司走向分化、龙头强者恒强的投资理念逐渐被市场认同,按照这一逻辑,作为医疗器械龙头的迈瑞医疗值得关注。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乘风破浪的芒果超媒
妙可蓝多的奶酪
公募基金中考:医疗类赢家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