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产生于多选题(哲学多选题: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哲学多选题: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绝对与相对时基本方法,超额是特殊方法,垄断也是特殊的。这题是来自于自考试卷。PS:补充,引用材料:剩余价值有两种方式获得:1,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2,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多选题)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答:①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②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③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中实现的。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使所有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
政经多选题2
21题型:多选题本题分数:3.00内容:在生产自动化和机器人被采用的情况下(AE)选项:a、剩余价值仍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b、剩余价值是机器人创造的c、不存在剩余价值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来自于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e、机器人只是作为生产资料发挥作用--------------------------------------------------------------------------------题号:22题型:多选题本题分数:3.00内容:在物价变动时,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异可表现在(AE)选项:a、物价下跌时,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会增加b、物价下跌时,名义工资下降,但实际工资有可能不变或增加c、物价上涨时,名义工资上升,实际工资可能下降d、物价上涨时,名义工资上升,实际工资可能不变e、物价上涨时,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会下降--------------------------------------------------------------------------------题号:23题型:多选题本题分数:3.00内容: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CDE)选项: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c、降低雇佣工人工资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e、提高工人劳动强度--------------------------------------------------------------------------------题号:24题型:多选题本题分数:3.00内容: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办法有(BDE)选项:a、延长剩余劳动时间b、压低工人工资c、增加雇佣劳动者数量d、提高劳动生产率e、加强雇佣工人劳动强度--------------------------------------------------------------------------------题号:25题型:多选题本题分数:3.00内容:资本周转时间包括(BE)选项:a、个别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生产时间e、流通时间
【多选题】剩余价值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趋势;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
...如何产生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家怎么不关门呢?
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大工厂生产,靠的是工人劳动力为主,资本家榨取的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自古就有,只是马克思主义时代才被完全的揭发出来,就像以前的农业社会,地主剥削农民一样,这是一种更赤裸裸的,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被...
【多选题】相对剩余价值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都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超额剩余价值通常是暂时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比较持久的;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
Day97多选题!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有哪些关系?
#单选题
平均利润率又称“一般利润率”,是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同资本家预付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通过竞争和资本转移,引起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动,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
A. 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 同一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 无数资本家追逐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
D. 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是平均利润率形成的真正原因。
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所以我们选A~
B选项,同一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目的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C选项,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D选项,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导致相对剩余价值,而不是平均利润。
#考点笔记
平均利润的形成: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会展开剧烈竞争,大量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的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资本家追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会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利润平均化规律,反映了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资本家之间存在竞争和矛盾,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及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资本家之间有着共同阶级利益。
#多选题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 )
A.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C.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D. 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3-2)
DAAAADABCAB只有第10题不确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项选择题
ACD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不能说剩余价值是B的基础,书上就是先讲劳动价值论再讲剩余价值的。
《马原》模拟卷3——2023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模拟试题
2023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马原》模拟卷(3)
姓名:
学号: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试系统
5套电子版下载见文末
一、单选题
1.【单选题】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2.【单选题】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 )
A.商品是非劳动产品
B.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D.商品是用来馈赠的劳动产品
3.【单选题】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和人的关系
B.人和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D.人和自然的关系
4.【单选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增长科学知识
B.增强语言能力
C.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D.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5.【单选题】社会形态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6.【单选题】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类似教条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7.【单选题】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8.【单选题】我国坚持***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哲学依据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9.【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的伟大贡献是( )
A.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D.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
10.【单选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体系最薄弱环节的***是( )。
A.德国
B.俄国
C.***
D.土耳其
11.【单选题】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A.无产阶级政d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政权问题
12.【单选题】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
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市场经济体制
13.【单选题】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A.历史决定论
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
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没有客观规律的
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状况都是必然的
14.【单选题】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这是( )
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
B.从理论的阶级属性角度形成的回答
C.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
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回答
15.【单选题】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16.【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17.【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革命性
18.【单选题】“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观点属于(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19.【单选题】我国坚持***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20.【单选题】无产阶级政d及其成员言行的最高准则为( )
A.努力帮助人民群众
B.向人民群众负责
C.不搞特权
D.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
21.【单选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 )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
B.是人类一个中级阶段的社会理想。
C.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愿景,难以实现。
D.共产主义只有高级阶段没有初级阶段
22.【单选题】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 )
A.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人的自我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3.【单选题】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 )
A.唯理论和经验论
B.唯物论和唯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世界观和方法论
24.【单选题】经济基础是( )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段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5.【单选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可以先于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A.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决定的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由马克思主义政d领导决定的
D.由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决定的
26.【单选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 )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27.【单选题】***共产d在一百年的奋斗、创造、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
A.阶级斗争理论
B.***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辩证法理论
D.唯物史观
28.【单选题】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意识形态
B.**法律思想
C.***政权
D.生产资料所有制
29.【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0.【单选题】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1.【单选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按照平均利润规律的要求,商品按( )
A.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B.个别生产价格出售
C.社会价值出售
D.垄断价格出售
32.【单选题】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D.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33.【单选题】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这是因为( )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的实体性因素
34.【单选题】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35.【单选题】“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6.【单选题】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37.【单选题】“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38.【单选题】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
A.先验论
B.反映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不可知论
39.【单选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40.【单选题】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1.【单选题】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2.【单选题】***古代哲学家荀子认为“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说明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4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
B.**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单选题】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 )
A.具有客观可能性的
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D.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45.【单选题】人的本质在于( )
A.人是有智慧、有文化的存在物
B.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能自觉的创造社会历史
D.任何社会的人都具有阶级性
46.【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7.【单选题】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
48.【单选题】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d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49.【单选题】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
A.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做出根本修改
B.只把它当成过去的一种思想来看待
C.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
D.要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
50.【单选题】假象是指( )
A.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C.主观想象的现象
D.表露于外的现象
51.【单选题】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 )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52.【单选题】《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量变高于质变
C.质变优于量变
D.质变和量变互相渗透
5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D.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54.【单选题】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马克思、恩格斯
D.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55.【单选题】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56.【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 )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最鲜明的社会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础
57.【单选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C.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D.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58.【单选题】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 )
A.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C.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59.【单选题】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60.【单选题】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二、多选题
61.【多选题】价值的特性是(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62.【多选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使( )
A.大公司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股权趋于合一
B.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C.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大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D.知识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63.【多选题】发达市场经济***在调控货币量方面运用的主要手段有( )
A.由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由财政部门调整税种和税率
C.由***调整对外投资银行的汇率
D.由中央银行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
64.【多选题】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
C.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精华
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65.【多选题】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66.【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
A.概念
B.感觉
C.判断
D.推理
67.【多选题】无产阶级政d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d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和平发展原则
68.【多选题】合称为流通资本的两种资本是( )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69.【多选题】意识是( )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C.神的启示
D.“绝对观念”的产物
E.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0.【多选题】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属性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价值
D.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71.【多选题】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 )
A.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
B.个人职位的高低
C.个人权力的大小
D.社会对个人尊严和需要满足的程度
E.个人对社会所承担责任大小和负责的程度
72.【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 )
A.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73.【多选题】据媒体报道,***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74.【多选题】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是( )
A.现阶段我d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75.【多选题】雇佣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雇佣劳动者( )
A.放弃了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
B.没有放弃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
C.既放弃所有权又放弃使用权
D.一定时期内放弃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
76.【多选题】跨国公司( )
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
B.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
C.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
D.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77.【多选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E.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
78.【多选题】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A.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B.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C.表明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有不同的影响
D.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79.【多选题】“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
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B.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
C.急躁冒进的表现
D.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80.【多选题】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三、判断题
81.【判断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82.【判断题】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83.【判断题】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4.【判断题】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85.【判断题】实践的中介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86.【判断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87.【判断题】生产关系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88.【判断题】质量互变规律体现的是事物发展的方向。(×)
89.【判断题】同任何商品一样,劳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90.【判断题】金融垄断资本通过创新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不断下降,金融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91.【判断题】空想社会主义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的方法来预见未来社会。(×)
92.【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的优秀文化之中。(√)
93.【判断题】“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4.【判断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95.【判断题】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诡辩论的观点。(×)
96.【判断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97.【判断题】“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8.【判断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客观性。(×)
99.【判断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100.【判断题】劳动资料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101.【判断题】同任何商品一样,劳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102.【判断题】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有内在联系的,不矛盾的。(√)
103.【判断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04.【判断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105.【判断题】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重要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06.【判断题】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将导致绝对主义的错误。(√)
107.【判断题】马克思主义政d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08.【判断题】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109.【判断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划分出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110.【判断题】银行的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即银行不仅是信用中介,而且是支付和结算中介。(×)
111.【判断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12.【判断题】按照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113.【判断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114.【判断题】社会**实践是首要的实践活动形式。(×)
115.【判断题】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16.【判断题】杰出人物通过人民群众发挥作用。(√)
117.【判断题】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称为资本再生产过程。(×)
118.【判断题】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
119.【判断题】“画饼不能充饥”说明精神不能代替物质。(√)
120.【判断题】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导致怀疑主义。(×)
5套试题精美电子版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