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道

首页 > 投资知识

投资知识

长340宽240是多少平方(330×240等于多少平方米?)

2024-01-15 16:54:18 投资知识

330×240等于多少平方米?

答:330*240等于0.0792平方米。

1、依题中意思,330*240这两个数字应是口语说的330毫米*240毫米,即33厘米*24厘米。为计算方便,将其换算成0.33米*0.24米。这是一个长方形。

2、按照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长度0.33米*宽度0.24米=0.0792平方米。

所以,依照上述算法与得数,330*240,就等于0.0792平方米。

求笔记本屏幕对角是400cm,长340CM,宽240CM,是多少尺寸??????

笔记本多少寸只用看对角,换算一下就好了

长340米宽334等于多少平方

1米75=1.75米,1.75*1.75=3.0625平方米

长宽算平方?

这里的平方指的是面积(平左右米,平方厘米等)。这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设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那么它的面积s= ab。如a=5m,b=3m,所以:s= ab=5m*3m=(5*3)(m平方)=15m平方。注意,运用公式计算时,应先把长,宽的单位统一。

长280米宽240米深有一尺等于多少个平方答案是多少

任务占坑

长357mm宽240mm高10mm是多大?

10/7.8/0.1=12.82=3.58*3.58,的面积是12.82平方分米,长和宽都是3.58分米。

梵蒂冈,罗马城里的天国王朝

“她虽小如景区,

但仍旧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圣地”

— 环行星球•第027期 —

—  制图-孙绿/文字-大绿  —

世界上最小的***,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的国中之国——梵蒂冈。

罗马这么大

梵蒂冈却只有这么大

梵蒂冈究竟是多小?

北京市土地面积为16410.54平方公里,梵蒂冈仅是其1/37297。

***迪士尼乐园占地1.26平方公里,梵蒂冈是其1/3。

她只有天安门广场那么大,国境内总面积仅0.44平方公里。

虽袖珍至此,但丝毫无碍于他巨大的影响力。

她是十多亿天主教教徒心中的圣城,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的驻地,也是天主教会最高领袖——教皇的居所所在。

叫pope

她是唯一一个国境内几乎全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有着天主教最辉煌的教堂,有着数量惊人的世界级艺术瑰宝。

这里不仅仅是无数虔诚教徒的朝圣之处,亦是各地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心向往之的地方。

梵蒂冈的中轴线

从上往下分别是

梵蒂冈**宫

圣彼得教堂、广场

协和大道

多数人会觉得,她应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但事实上,这个城市***比你想象的要年轻,现在距离她真正成立的时间,还不到百年。

在那以前,她有一个更恢宏大气的名字——教皇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退位,帝国灭亡。

此后百年间,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组织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慢慢建立起世俗政权,实际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区。

西罗马灭亡,意大利陷入蛮族混战

教廷能在其中争取一隅之地实属不易

公元756年,曾受教皇加冕的法兰克国王丕平,赠与教皇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土地,即所谓“丕平献土”。

自此,教皇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全欧州的宗教中心与意大利最重要的**力量之一。至18世纪,教皇国的领土达到巅峰。

此时的教皇国已经家大业大

加上至高无上的宗教权威

甚至可以影响整个欧洲的*势

但很快,欧洲现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基于宗教权威的教皇国,在民族***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落后。最终在意大利民族统一战争中,罗马城被意大利吞并,教皇国只剩下小小的梵蒂冈。

这时候教皇将自己禁锢在梵蒂冈城堡内,并不屈服。鉴于教皇神圣不可侵犯,加之教皇国也是得到各国承认的主权***,意大利也不好使用武力手段迫使其退位。

基于全世界的天主教信仰加成

即使蜗居一城堡之内

最差也不失封侯之位

双方僵持不下,就这样过去了近60年,教皇也换了好几茬,最后到教皇庇护十一世时,终于妥协,与意大利签署《拉特兰条约》。梵蒂冈城国成立。

协议中,梵蒂冈保留下了***的身份和教皇的体面,仍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圣地,即使他已经如此之小,宛如一个景区。

不收门票的跨过景区

生活在罗马的人只要跨过马路就可以进入梵蒂冈,可谓通行无阻,有点像国内古镇居民逛景点。

当然小摩托是不能开进去的

图中近处为协和大道远处为圣彼得广场

由于国土太小,且国内建筑面积也只占总面积的不到50%,所以很多***应有的机构不得不安排在国土外的罗马城内,甚至包括意大利驻梵蒂冈大使馆。

能外包的都外包出去了,但作为一个主权***,梵蒂冈内也是五***俱全。

从国宝级别的教堂与博物馆、到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的花园、旁边还配有生活必备的餐厅、商铺、*店、邮*等。

在花园中还四散分布着一些小教堂,还有***办公楼——**宫、神学院、广播电台、火车站。城墙最西边的小角落还有一个直升机场。

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方式可以直接进入梵蒂冈,可以是从北边的博物馆门口进,也可以是从罗马的协和大道径直走进圣彼得广场。

我们先从广场进入梵蒂冈。

圣彼得广场和圣彼得教堂,由多位伟大的建筑师与艺术家参与建造,这里汇集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华,几百年来吸引了无数天主教徒前来朝圣。

圣彼得广场建于17世纪,主要设计师是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

其长340米、宽240米,两侧有半圆形的柱廊环抱,柱廊的顶部并列着140个栩栩如生的圣徒雕像。

圣徒雕像及柱廊

一座25.5米高的方尖碑矗立在广场中央,方尖碑的两边有着两座大喷泉。喷泉分别是由贝尼尼与另一位出色的意大利建筑师——马代尔诺设计的。

广场中央的方尖碑

再往前,在教堂前阶梯两旁,圣彼得和圣保罗的雕像仿佛在欢迎到访教堂的信徒和游客。

手持通向天堂的金钥匙的圣彼得

俯视

环视

踏上阶梯,前方就是建于16-17世纪之间的圣彼得教堂。

该教堂为梵蒂冈内最主要的建筑,也是天主教最大的教堂,出自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时期多位建筑师与艺术家之手。

大教堂的正面宏伟壮丽

平顶上伫立着耶稣与十二使徒的雕像

二层有3个阳台,中间一个名为祝福阳台,新当选的教皇会在这里对信徒做第一次祝福,一些特定的日子,教皇也会在阳台上公开露面、做祝福讲话。

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教堂的圆顶。圆顶直径41.47米,内部装饰华丽、通透明亮。圆顶从设计到建造完成,花费了近百年时间,前后几位建筑师设计未果,最终交由已七十多高龄的米开朗琪罗。遗憾的是,因工程量巨大,圆顶真正建成之时,米开朗琪罗已过世十七年。

 

乘坐电梯抵达教堂天台后

仍需迈320级台阶才可登顶

此处为罗马城最高点

登顶后可眺望全城

整座教堂建造耗时近两百年,历二十多位教皇。

教堂本身便是不朽的建筑艺术瑰宝,不仅如此,堂内保存的圣座、雕塑与壁画等作品亦同样辉煌灿烂。

教堂尽头是贝尼尼设计的镀金青铜圣座

大圆顶的正下方是教皇祭坛

祭坛上有

由贝尔尼尼取万神殿的古铜雕刻而成的

青铜华盖

仅有教皇可在此祭坛举行弥撒

祭坛下方为圣彼得之墓

教堂内最有名的雕塑

米开朗琪罗仅24岁时的成名作

圣殇

雕塑中端坐的圣母玛利亚双目低垂

宁静的俯视着怀中刚从十字架卸下的耶稣

教堂内可直接通往梵蒂冈博物馆,不过如前文所述,博物馆也有***的进出口。博物馆就在罗马的街边上(好吧,整个梵蒂冈都在罗马街边上),所以,博物馆大门也算是正经国门。

梵蒂冈博物馆,原是教皇的宫廷,收藏着历代教皇多个世纪以来收集的艺术珍宝。访客量在全球博物馆中排名前列,一年四季,都很挤。

这样子看起来人仿佛不是很多

但通常情况下,参观梵蒂冈博物馆的人会排满一侧的城墙。

博物馆位于教堂北边,由多个细分的博物馆与艺术长廊组成,馆中最主要的是埃及希腊等的古代艺术展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展品。

虽然是很小的一块

但绝对别有洞天

博物馆的游览路线

我们简要的逛一逛这座与卢浮宫齐名的梵蒂冈***博物馆。(各个馆区下又细分为多个展厅,略复杂,这里不展开。)

首先是埃及馆,该博物馆由教皇额我略十六世于1839年创立,馆内存放着古埃及时期的丧葬文物、神祗雕像、青铜器物、莎草纸抄本等珍贵藏品。

大部分博物馆展示的木乃伊都如下图

但梵蒂冈博物馆

会有打开的能直接看见木乃伊真容

谨慎右滑

馆中的雕塑——阿努比斯

在埃及神话中

他是亡灵通往死后世界路上的守护者

还有庇护-克里门提诺博物馆(MuseoPio-Clementino),这个拗口的名称是取自克里门特十四世与庇护六世两位教皇。

藏品主要以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杰出雕塑为主,该馆又细分为多个展厅,八角庭院,缪斯馆,面具厅,希腊十字厅,动物厅等。

八角庭院中的镇馆之宝

 拉奥孔群雕 

拉奥孔是希腊传说中一位特洛伊祭司

雕塑为他与两个儿子被海蛇缠绕而死

而凯撒馆也主要是以雕塑为主,下图为《第一门的奥古斯都》,雕塑中的奥古斯都(August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英文中的八月(August)就是根据他的名字命名的。

这一块的馆子看完,顺着路线走就到了西侧的长廊,长廊上根据陈列作品的不同分为:烛台长廊、挂毯长廊以及地图长廊。

地图长廊

顾名思义,是两侧饰满地图的走廊

其长约六十米,宽八米

墙上饰有意大利各地的巨幅地图

长廊由教皇额我略十三世下令创作

地图上是意大利的各个省份

以及当时教皇国的领土

长廊再往前便是大名鼎鼎的拉斐尔画室。画室原是教皇的住所,时任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请来年轻的拉斐尔来为他作画装饰房间,于是便有了下面这幅极为经典的文艺复兴作品。

画室中最为著名的《雅典学院》

拉斐尔将不同时期的古代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汇聚在一起

表现着对西方文明的赞叹

画作中把透视法运用得近乎完美

站在画前的人们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份图上具体人物名单

1-季蒂昂的芝诺,2-伊壁鸠鲁,

4-阿那克西曼德,5-阿维罗伊,

6-数学家毕达哥拉斯,7-亚历山大大帝,

8-安提西尼,9-希帕提娅,

10-色诺芬,11-巴门尼德,

12-哲人苏格拉底,13-赫拉克利特,

14-哲人柏拉图,15-哲人亚里士多德,

16-第欧根尼,18-欧几里得,

19-琐罗亚斯德,20-天文学家托勒密,

21-乌尔比诺公爵,R-拉斐尔

拉斐尔画室之后,是当代宗教艺术收藏馆,这个馆子建立于1973年,藏有梵高,高更,夏加尔和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

再往前就是存放着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作品的西斯廷礼拜堂。这是一座天主教小堂,也是现在教皇选举的举行的地方。

小堂的中的穹顶画《创世纪》,堪称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之作。壁画群中描绘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众多人物似悬于穹顶之上,场面恢宏。

看完西斯廷礼拜堂,梵蒂冈博物馆就算逛完了。一般来说,要仔细的看完这个馆子,一天肯定是不够的,又因为多数情况都是人挤人,所以很多人都是直奔重点或自己偏好的展品。

博物馆出口处的布拉曼特楼梯也颇为著名,许多游客离开之前都会在这里驻足拍照。

一般游客能到的地方也差不多就是上面介绍的教堂和博物馆,不过,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的后花园也会开放一部分。

后花园,御花园?

花园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大概经过三个阶段。

最开始的时候,教皇国的人们在后花园也会种种菜,或水果之类,不过慢慢就荒废了。中间有几位教皇在花园的边缘试探了一下,在这里造宫殿,造山庄等,但这些建筑没有完全保存下来。

事情发生转机始于17世纪,那时候人们把附近的湖水引到了花园中来,还造了多座喷泉。此后,教皇在这里种植珍稀植物,绿地的面积越来越多,现在花园的样子也渐渐成型。

有趣的是,在十九世纪的梵蒂冈之囚中,教皇觉得自己困在这小地方太没面子,跟监狱没什么区别,于是他们又下令改建和美化花园。

现在的花园里有各式的喷泉和花坛,也供奉着许多的圣母雕像。

年轻的教宗身后便是花园中的圣母雕像

静养的好地方

梵蒂冈内除教堂和博物馆外为数不多的建筑也四散在花园里边。

圣斯德望堂

梵蒂冈城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埃塞俄比亚学院

从前的教皇国在罗马城内有许多宗座学院

现在基本都划分到意大利国内了

这小小的学院能留下,碰巧是地理原因

**宫

宗座梵蒂冈城国***会的的办公楼

教皇掌握着***的行政、立法与司法权

但其将***的立法和行政权

授权交给宗座梵蒂冈城国***会

***会也相当于**机构

广播电台

梵蒂冈的电台诞生于1931年2月12日

对当时的天主教徒而言这是无比神圣的一天

即便在**之外,他们也可以聆听圣音

梵蒂冈火车站

世界上最短的***铁路系统

有两个货运站多数用于运送物资

直升机场在梵蒂冈城墙最西边

1976年教皇为方便日常出行而建造

现在主要在

教皇出使他国或他国元首到访时使用

以上就是梵蒂冈后花园中主要的建筑。

后花园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除花园、教堂和博物馆外,剩下的建筑分别位于教堂南边和博物馆东边。

教堂西边这一块建筑寥寥无几,我们只看其中一个就好。

下图为

保禄六世大厅

建于1971年,是教宗接见信众的地方

会客厅顶部是标志性的太阳能光伏电板

在上面的地图中很容易就能找到

博物馆东边可以算是生活区,有餐厅、商铺、*店、邮*等。

梵蒂冈会发行自己的邮票

游客也喜欢在这里的邮*寄明信片等

由教堂到博物馆,由花园回到博物馆东侧,我们已经基本走马观花的逛完整个梵蒂冈城国。她虽小如景区,但仍继承着教皇国辉煌的文化遗产,也仍旧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圣地。

对了,还没有提到宗座瑞士近卫队!

教皇的专用卫队

自1526年起就一直担任保护教皇的工作

成员都是瑞士籍未婚男性

日常工作仍穿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

很有仪式了

-end-

点击图片可查看环行的往期

***,人造大陆

青海,不只一座青海湖

小小声:我们开放投稿了。如果你有较好文字能力或足够有趣的故事。欢迎勾搭,稿费从优。具体要求在后台可以看到,相信聪明机智的你,多看几篇我们的文章就能get到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下礼拜见 (⊙v⊙)

请问长320mm宽400mm有多少个平方

平方,就是平方米,所以,320mm(0.32m)乘以400mm(0.4m)=0.128平方米

珍藏解读|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编辑|海棠  设计|隐莲

导语

梵蒂冈的地标性建筑—圣彼得大教堂,我们将分三期为您解读: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以及大教堂穹顶。希望能将历经120年不同时期建筑设计巨匠们心血凝结的精华,简洁明快、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您的面前......

梵蒂冈城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土面积0.44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总人口1400人,常住人口约540人。它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

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

圣彼得广场(PiazzaSanPietro)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建于17世纪初的巴洛克时代。建设工程用了11年的时间,由意大利巴洛克之父-建筑大师贝尼尼亲自设计并督建,1667年完工,晚于教堂落成的时间。

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可容纳50万人,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得名,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

1教堂前广场上的圣者雕像

圣彼得是耶稣的大弟子,殉教后被埋葬在罗马城北的梵蒂冈小山上。公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他的坟墓上建立教堂。从此,这里成为天主教的最高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教堂门口右边雕像是圣彼得,耶稣十二门徒之首,天主教首任教宗。他右手持两把钥匙,左手持有一卷圣旨。

教堂门口左边雕像是圣保罗,他是基督教最有影响力的支持者,也是东正教首任牧首。

教堂屋顶有13座高5.5米的雕塑,中间是耶稣,他的右边是施洗圣约翰,他左边是圣安德鲁,他是圣彼得的兄弟,也是耶稣最早的使徒之一,在希腊殉教时要求采用X型十字架,自认不敢与耶稣相同。

中门上的浮雕:耶稣交给彼得通向天堂的金钥匙。

2教堂楼顶的铜钟

教堂顶左右各有一座电动铜壁钟,铜钟齐鸣时声音洪亮。

☟这是右钟,显示格林威治时间。

☟这是左钟,显示罗马时间

站在教堂前远观:楼顶两侧是铜壁钟,屋顶正面是13座人物雕像,正中间是耶稣,左右两侧是耶稣的门徒们。圣彼得大教堂右侧即是圣彼得雕像,大教堂左侧即是圣保罗雕像。

大教堂外面2层楼上有3个阳台,远看小小的,中间的那个叫祝福阳台。平日里阳台的门紧闭,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祝福阳台上露面,为前来的教徒祝福。

每逢礼拜日,成千上万的信众在此聆听教皇在祝福阳台上播送晨祷词,接受教皇的祝福。

广场上摆着许多椅子,是专为罗马教皇在这里接见他的信徒安排的。

3方尖碑的故事

圣彼得广场的地面由大约10厘米的深灰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所有的直线在广场的正中央会齐,像众星捧月一样托出一个高耸的建筑体,这就是著名的方尖碑。

41米高的方尖碑耸立于圣彼得广场中央,使规模宏大的广场更显凝重。方尖碑高约26米,底部单边长5米,没有任何文字和图案,设立于16米高的三层基座上,貌不惊人。

但它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方尖碑,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它的起源足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

公元37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将这座方尖碑从埃及亚历山大城搬运到罗马尼禄竞技场的墙边。直到1586年才被移至尚未建成的圣彼得广场上。

当时那座方尖碑已经在泥土中沉睡了1500多年。1586年4月30日至5月17日,工人采用滚筒递进的方式将碑体慢慢滚动到广场上。仅仅是这次搬运就动用了140匹马、900多名人力和47部链式绞车。

传说人们把这块方尖碑从罗马竞技场转立到圣彼得广场时,方尖碑比当时人们预期的要沉重得多,当碑身被许多股绳子缓缓拉起到一半的时候,绳子不堪重负,开始断裂。人们都认为这下完了,当绳子断得差不多时,碑身一定会倒在地上摔得粉碎。就在全场鸦雀无声之中,一名路过的水手突然大喝一声“浇水!”就是这一声断喝,救了这块方尖碑,原来还是常年出海跟绳索打交道的水手有经验,知道麻绳浇水之后坚韧度会大大增加。

竖立方尖碑的日子定于9月14日,这座82英尺高、320吨重用整块红色花岗岩制成的巨型独石终于竖立在圣彼得广场上。历经千年,法老的方尖碑最终被插上了天主教的十字架,在天主教的心***腹地历代传承。

方尖碑上没有象形文字,碑座四角装饰着铜狮子,中间是振翅欲飞的雄鹰。碑的顶端是罗马基吉家族的族徽:五座山丘、一个青铜星和一个十字架,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出身于这个家族。

许多年来,对这座非凡的方尖碑,人们留下了种种传说。据说在罗马,从古罗马时期到现在,只有这座方尖碑从来就没有倾倒过。

4贝尼尼长廊与喷泉

为了与宏大的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圆顶在风格上取得和谐,广场的廊柱采用了气派浑厚的塔斯干柱式,共计284根18米高的多利安式巨型圆柱和88根方柱组成四排,形成三条340公尺长,240公尺宽的弧形大理石柱廊。

☟左回廊

☟右回廊

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恢弘雄伟。两侧的弧形柱廊犹如“拥抱世界的双臂”环抱着广场,足见艺术家的设计巧妙。

廊顶刻有140尊3.2米高的圣人雕像,是贝尼尼指导其弟子完成的。它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或行或立、或言或静,美轮美奂,以最庄严的姿态,注目着世界各地游客与信众的到来。

这些美妙绝伦的圣者雕像,四百年来仿佛一直在诉说着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尼尼—当之无愧的巴洛克艺术之父。 

在方尖碑与喷泉之间,左右地面上各有一个小圆盘石标志,上面竖着廊柱的中心点(CentrodelColonnal),只要站在这圆盘石向柱廊望去,原来四行交错排列的柱廊则成为了一条直线。这正是贝尼尼匠心设计的透视效果,令人称奇。 

整片广场气势雄伟,廊柱是其观看的重点,每根石柱高18米,需3至4人才能合抱。

柱与柱之间,相互掩映,走进这条柱廊会感受到复杂的明暗效果。尤其当艳阳高照,穿过廊柱撒向地面的光影犹如乐曲一般的美妙。

就艺术的处理上看,这是贝尼尼广场综合建筑中最成熟的杰作之一。

广场两侧各有一座造型考究的喷泉,右侧是玛德尔诺17世纪时修建的,左侧是贝尼尼后期设计修建的复制品。两座喷泉恰好在椭圆形广场的两个圆点上。

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潺潺有声。

5广场地面上的浮雕

梵蒂冈广场朝向西方的地面上有一块白色大理石浮雕——《西风》(WestPonente),就在方尖碑前。浮雕呈椭圆形,大约三英尺长,是一个面部轮廓,描绘了西风天使般的面容,在灰色花岗岩铺砌的方石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6梵蒂冈的守卫

教堂左侧的大门是不允许参观者进出的,守卫圣彼得大教堂的是皇家卫队,也是梵蒂冈***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手握长戟,威风凛凛。

从这里可进入到梵蒂冈城池,对于梵蒂冈管理核心区自然是不会对外开放的。

梵蒂冈的守卫均来自瑞士。16世纪初教廷受到罗马帝国攻击,为保护教皇100多位瑞士卫兵全部战死,教皇非常感动,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

早在14世纪瑞士人就以勇敢善战和忠贞闻名,许多外国元首都招募他们作为自己的特选部队和侍卫。目前瑞士卫队的指责是在教宗的寓所、圣彼得大教堂和广场保护教皇,同时扼守着进入梵蒂冈的通道。

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这套服装是500年前由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款式和颜色至今从未改变过,连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

 

7进入教堂前长廊两端的雕像

这是连接大教堂外面大门与里面大门的长廊

☟长廊左端是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742-814)骑马像,这是雕塑家高纳契尼1725的作品。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为他加冕,称“查理大帝”即“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的法兰克帝国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欧领土,并将基督教推广到他所统治的地区,他死后法兰克帝国才分裂为法兰西、德意志及意大利。

☟长廊右端是君士坦丁大帝骑马像,是贝尼尼1670年的作品。

君士坦丁是罗马帝国后期一位著名的君主,他是罗马帝国“中兴”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他将首都由罗马迁至拜占庭,并改称君士坦丁堡,也是他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奉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从圣彼得大教堂正面看圣彼得广场

☟面对教堂站在广场上就能看到我们提到的所有雕塑、方尖碑、回廊及教堂正门。

☟从高处俯视,整个广场就像一把钥匙。从大教堂穹顶眺望圣彼得广场的夕阳是最美的

看到穹顶了吗?

这里是世界上最壮观、最对称的广场,它是建筑界的瑰宝,也是一座艺术的宝库;它是历史的风向标,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人;与此同时,它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蕴藏着无数的谜团。

接下来,我们该进入圣彼得大教堂了,敬请期待后续的解读!

梵蒂冈,盛德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这个广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梵蒂冈,盛德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这个广场的面积是81600平方米。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是:S=长×宽,所以,梵蒂冈盛德广场的面积是816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