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欣旺达和惠州德赛哪个好(马拉松电池用的什么品牌电芯?)
马拉松电池用的什么品牌电芯?
马拉松电池是德赛产的
电池容量高,马拉松电池的介绍,购买手机对应型号的电池,会比官方出厂的电池容量高几百毫安
电池的生产厂家是惠州德赛,德赛电池也是苹果手机的供应商之一,德赛是***老牌的国产电池生产厂家,与珠海光宇,深圳欣旺达等齐名的专业电池供应生产企业。
德赛电池好还是欣旺达好
iPhone的电芯主要由索尼、ATC、LG提供,代工成品电池由德赛、欣旺达、(新普)华普、顺达等工厂完成,这些工厂只是把电池组装起来,并不能直接表示德赛电池好还是欣旺达电池好。因为这些电池代工厂,拿到的ATL、LG电芯都是混用...
苹果电池是哪家供应商?
1、康舒科技(为苹果提供电池能源,工厂在东莞)。2、比亚迪(提供电池及附近产品,工厂在深圳和惠州)。3、德赛(苹果电池供应商,工厂在惠州)。4、顺达(苹果电池供应商,工厂在苏州)。5、新普科技(苹果电池供应商,总部在***,工厂在常熟)。6、三星(苹果电池供应商,***工厂在天津),其他电池供应商还有LG,索尼,ATL,华普,欣旺达等。但iPhone5s的主要供应商是顺达,iPhone6以后就没有顺达了。最新的iPhoneX,iPhone8系列大部分使用的是赛德和欣旺达电池,而iPhoneX更是采用了最新的“Substrate-likePCB/SLP”技术,双电池的“L”型确实很有创意。当然很多人都表示,这两家电池供应商的电池很一般,很多网友的iPhoneX在使用半年以后,感觉电池亏***很严重。但还有一部分iPhone8/X采用三星,LG,索尼的电池。所以在2017年的iPhone8Plus电池鼓包事件出现后,三星是第一个遭殃,因为很多人把iPhone8Plus电池鼓包和三星Note7***事件会联系到一起了。
崛起!***“狼企”全面进军全球锂电池市场|中日韩三足鼎立下,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深入分析
今日导读
本文比较长,但是分析的比较专业到位,涉及的业内企业比较全面,读了之后能更加深入了解我国锂电发展状况,预估花费15分钟,建议收藏。
锂电池发展简史
锂电池的发明者是***人JohnGoodenough教授,毕业于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Goodenough教授现在还健在,在各个锂电池的峰会等场合还能看到他的身影。
世界上第一个将锂电池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公司是***的索尼,1991年商业化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消费电子产品。
后来韩国的三星和LG也进入了这个行业,并且迅速的成为了世界巨头,他们的价格也是高端路线,毕竟韩国是小***,能做锂电池的公司就那么几家,当然也可以联合控制价格卖高价。
在2000年以后,***电池大王比亚迪在锂电池领域率先崛起,标志着***真正第一次冲进了锂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的行列。
随着比亚迪的崛起,一大批***公司进入了锂电池行业,经过十几年发展,这个行业目前已经成了中日韩三国演义的*面。由于***公司的崛起,锂电池的价格迅速下降到了100元人民币以下。
进入***,价格白菜化
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在***人进来以前都是高端的,一旦***人进入了该产业,该产业就会迅速白菜化。为什么呢?
这跟***的***规模有关系,日韩这种财团高度垄断的***,锂电池就那么几家做,客户也是那么几家,市场又只有那么大,新公司在财团的打压下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比如韩国,锂电池的客户就是三星,LG为主,他们都买自家的电池。其他电池公司根本无法生存。
而***就不一样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需求多样,山寨纵横......
锂离子电池产业从90年代初诞生以来,至今已有大约30年时间,这个行业从***垄断,到日韩争霸,到现在中日韩三足鼎立,现在逐渐开始向***垄断的方向发展。
中日韩三足鼎立
我们看下2016年竞争格*图,全球十强锂电池公司,***有两家:松下和索尼,韩国有两家:三星和LG,剩下全部是***企业,其中比亚迪是***的老大。
按照***来分,***厂家占了全球60%的销售额,***占了全球17%,韩国占23%左右。更重要的是,***厂家的增长速度比日韩要快,也就是***占世界的份额还在继续提升。
全球前20名,2016年全球TOP20锂电池生产厂家,***有15家,***有3家,松下,索尼,AESC,韩国有2家,LG和三星。
从上面2016年的销售额,我们可以看到锂电池世界前三名都是***韩国企业:第一名松下230亿人民币,第二名LG210亿人民币,第三名三星SDI205亿人民币,都是200亿人民币以上。
接下来紧跟的第二梯队是***三巨头:比亚迪160亿人民币,CATL(宁德时代)140亿人民币,ATL135亿人民币,都是一百亿元营收的级别。
再下来是50-100亿的第三梯队了,索尼世界第七80亿人民币,国内厂家沃特玛第八65亿,天津力神第九60亿人民币。
但是就增长速度而言,日韩的四大家族和***狼群完全不能比拟的。
2016年第一名的松下增长15%,第二名的LG增长18%,第三名的三星SDI增长11.4%
第四名的比亚迪增长28%,第五名的宁德时代猛增145.6%,第六名的东莞ATL增长13.4%
如果再往下看,第七名的索尼下降20%,第八名的***沃特玛增长199.5%,第九名的力神增长71.4%。
发展趋势 国产品牌崛起
德赛电池公司在2016年全年实现营收87.24亿元,同比上升3.44%;实现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10.89%。整体看来,苹果作为德赛电池第一大客户,在其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因此德赛电池受到苹果的营收影响非常大。
未来几年,***锂电池厂家在市场份额,营业收入和利润上全面压倒日韩的时代将会到来。其中宁德时代有可能在2017年取代比亚迪成为***最大的锂电池厂家。
2017年5月,宁德时代宣布和国内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海汽车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锂电池,这给主要给自家电动车供应锂电池的比亚迪带来比较大的刺激,比亚迪目前也在考虑开始外销电动车锂电池,扩大销售额,否则其锂电池业务被宁德时代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2017年6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即将登陆A股,其估值竟然超过1200亿人民币。
中日韩在锂电池领域的实力变化,用下面的图或许更加直观,我们金额上已经超过了日韩,但是世界前三名仍然被日韩企业占据,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一个第四,一个第五,距离前三名的差距并不大,预计两者将会迅速冲进世界前三。
锂电池上游材料和装备的国产化情况
我们看下锂电池的上游材料的国产化情况,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做参考,四大核心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最核心和最贵的部分,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和性能的核心材料,成本占了30%--40%。目前四大核心原材料,除了隔膜目前国产化率较低,其他三个都已经实现了自主国产化。
1正极材料,***占世界份额50%以上
《2017年***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锂电池正极材料总体产量达到16.2万吨,同比增长51.4%。其中LFP产量5.7万吨,NCM产量6.1万吨,LCO产量3.5万吨,LMO产量0.9万吨。
在全球市场竞争方面,***和韩国企业正极材料以三元材料为主,***也在逐渐开始使用三元材料,下图是2015年世界主要企业正极材料份额。
国外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韩国企业优美科和L&F两家,***企业日亚化学和住友金属两家,都是三元材料为主。例如日亚化学大部分是NCM,住友金属的NCA主要给松下供货,松下是特斯拉的供应商
可以看到,***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全部实现高速增长,***杉杉能源2016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正极材料供应商。
正极材料公司杉杉能源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3亿元,同比上升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上升121.48%,值得一提,杉杉能源除了给国内电池厂家提供正极材料,还是松下电池的供应商。
厦门钨业的电池材料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而2015年电池材料的营业收入仅为10.85亿元,增长高达135%,该公司60%的产能是三元材料,是韩国三星SDI,LG和***松下,***宁德时代的供应商。
北大先行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1亿人民币,增长超过50%。北大先行以国内客户为主。
当升科技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55.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28.78万元,同比增长647.56%。当升科技的营业收入包括了锂电池生产设备的收入。
湖南瑞翔2016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约9亿元,为三星SDI,LG,东芝,力神,比亚迪等提供正极材料。
另外国内还有家格林美,做三元材料正极,主要是NCM和NCA。2016年度格林美电池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20.7亿元,较2015年增加5.41亿元,增长35.37%,贡献毛利额4.62亿元。
可以看到正极材料领域,磷酸铁锂***基本算是垄断地位,但是三元材料领域日韩在技术和份额上均有优势,当然***除了保持在磷酸铁锂的优势地位以外,在三元材料领域也在奋起直追。
2负极材料中日垄断全球市场95%,***在不断蚕食***的份额
负极材料就是中日两家。锂电池负极材料就是石墨,目前中日形成了垄断世界市场的态势,两国公司的份额占了全球的95%以上,而这其中***的市场份额又比***高。
全球前三位为***日立化学,上海杉杉、深圳贝特瑞。三家公司占了全球份额的70%。三强以外还有三菱化学,***碳素、***JFE等公司。
据***矢野经济对2014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份额的统计,贝特瑞市场占有率为31.8%,排名全球第一。为三星、松下、LG、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在电池原料层面提供定制方案。
杉杉2016年锂电池负极材料收入大约15.9亿元,增长47%左右,均远远快于***公司的增速。
2016年贝特瑞完成营收21.36亿元,同比增长42.28%;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47.12%。
这意味着市场份额还在继续玩零和游戏,也就是从***公司向***公司转移。
3电解液***厂家逐渐形成垄断之势
电解液市场,我国在国际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四家,***的三菱化学和宇部兴产,韩国的LG化学和旭成化学,但是这四家份额都在不断下降。
2015年,全球电解液整体产量为11.1万吨,同比增长34.3%;***电解液产量为6.9万吨,同比增长52.7%;***占全球62.2%,从增长速度来看,***电解液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
国内电解液的领头羊新宙邦,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增长70.1%,净利润2.56亿元,曾在100.45%,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该公司是三星和索尼的优秀供应商。
国内第二大电解液生产商广州天赐,2016年营业收入18.37亿元,增长94.25%,净利润3.95亿,增长296.87%,当然天赐不止生产电解液,还生产电解液的上游材料六氟磷酸锂,因此其毛利率比新宙邦还要高,净利润率竟然搞到20%以上,达到苹果公司的水平。
国内第三大电解液生产商华荣化工实现营业收入为10.67亿元,同比增长109.3%,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51.47%。
4 电解液的电解质主要成份六氟磷酸锂
可以说,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的上游产品,自从***公司掌握该技术之后,日韩企业市场份额开始迅速下降。
2004年之前,***的瑞星化工、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垄断了六氟磷酸锂行业,当时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在60万元/吨以上。
2004年天津金牛公司年产80吨装置投产,打破了***的垄断,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到30-40万元/吨。
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工艺没有突破,无法形成大规模量产能力,只能进行成本高昂的小规模试生产,因此2011年之前,***的瑞星化工、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仍然几乎垄断了六氟磷酸锂行业,当时六氟磷酸锂的毛利率高达80%。
2011年开始,以多氟多为首的国内厂商成功突破了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并以价格优势进入国内电解液企业的供应链。
***多氟多在2015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六氟磷酸锂生产商,从下图可以看出,世界第一是***森田化学,第二是***多氟多,第三是***瑞星化工,第四是***天赐材料,第五是***必康股份。
2016年,多氟多公司营业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30.93%;归属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219.48%(2016年年报),按照公司自己的说法,国内市场占有率30%,国际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
天赐材料前面已经说过,生产六氟磷酸锂都是给自家生产电解液用。
***第三的必康股份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02%。当然必康股份包括其他业务,但是电解液业务的增长是主要贡献。
四大核心原材料,有三个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或者说自主化。
5锂电隔膜
还没有实现完全国产化的就是锂电池隔膜了,锂电池隔膜其实就是一层用来隔离锂电池正极和负极,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够起到隔离的作用,又要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通过性,这样电池才能正常充放电。隔膜的成本在锂离子电池中占大约10%左右。
上图为2008年的世界锂电池隔膜市场份额
上图为2016年的世界锂电池隔膜市场份额
8年时间,***旭化成还是世界第一,不过份额从29%下降到了18%,***东燃化学世界第二,份额从23%下降到了14%,第三名换成了异军突起的韩国企业SK,份额12%,***Celgard排名世界第四,市场份额从23%下降到了10%。韩国崛起了一家W-Scope是世界第五,8%。
与此同时,***隔膜厂家也快速崛起,星源材质发展最快,从2%上升到了7%,中科科技5%,金辉高科4%。
从2008年和2016年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世界的变化趋势,就是隔膜的世界市场份额从***和***转移到***和韩国手中。
2011年新能源市场井喷,星源材质迅速获得了国轩高科、天津力神、万向集团、优特利、中聚电池、等优质客户。2013年,星源材质又获得韩国LG化学的青睐,成为其锂电池隔膜供应商。而这也实现国产隔膜出口零突破。
目前,星源材质现在已经超过了第五名的韩国W-scope,跃居世界第四位(celgard和旭化成是一家了),星源材质成为***最大的隔膜生产厂家。星源材质也是全球第一家同时掌握了干法和***法两种隔膜制备技术的企业。
隔膜领域的世界十强,除了星源材质以外,还有数家优秀的***公司,并且都保持了超高速增长,说明隔膜领域正在快速的国产化替代,***公司正在迅速的消除四大核心原材料的最后一个盲点。
2016年沧州明珠实现营业总收入27.6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增长27.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87亿元,较上年提高127.05%。其中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生产1532.17吨,较上年增长102.73%;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较上年增长119.34%,占营业收入比重13.65%。
格瑞恩改名为中科科技,2014年隔膜收入2.5亿元,2015年达到了3.6亿元,增长44%,2016年进一步超过了4亿元。
还有上海恩捷、河南义腾新能源等隔膜生产企业。
隔膜产业里面,即使是最大的星源材质,也只是排在世界第四,要在中高端上打破日韩的垄断的,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国内厂家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必将消除四大核心原材料的最后盲点。
另外还有一点,目前隔膜生产在逐渐转向***法生产,而***法生产需要的主要上游原材料是高分子聚乙烯,2017年6月,国内扬子石化首次实现该材料的量产,打破了进口垄断。
6 锂金属材料
正极材料,电解液的上游还有锂金属材料,2016年天齐锂业完成营业收入39.04亿元,较上年增加109%;实现净利润15.12亿元,较上年增加510%。赣锋锂业2016年完成营业收入28.44亿元,增长110.06%,净利润4.64亿元,增长270.74%。
7铝塑膜
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外,还有一个电池的铝塑膜***国产化率非常低,在2016年,我国铝塑膜的自给率仅有不到7%,国内铝塑膜市场被昭和电工、大***印刷(DNP)、凸版印刷(T&T)以及栗村四家日韩企业所垄断。随着铝塑膜国产化需求日益凸显。
***新纶科技嗅准时机,于2016年4月收购了全球前三的锂电软包材料供应商T&T的业务,加快了铝塑膜国产化进程,提升了国产铝塑膜的量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2017年4月25日,新纶科技发布2016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61.94%;其中铝塑膜营收约0.7亿元。公司表示,2017年随着***工厂产能释放和国内工厂的投产,预计今年铝塑膜业务将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铝塑膜的国产化率预计可以提高到10%以上,这是惊人的增长速度。
8国产锂电池装备
不只是上游原材料,上游的国产锂电池装备也在快速崛起。2016年整个***锂电池生产设备的需求大约为145亿元人民币,而国产设备(不包括进口)已经可以达到115亿元,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0%。
目前***厂家虽然在部分高端设备产品上依然比不过日韩厂家,但是已经可以实现锂电池生产设备的每一个环节的国产化,也就是***公司已经可以实现提供整条锂电池生产产线的能力。
赢合科技已经成了***锂电池装备的领导厂家,其宣传称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能提供动力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赢合科技2016年营业收入高达8.5亿,猛增132.77%,净利润1.24亿元,猛增105.89%。
无锡先导智能,2008年开始涉足锂电池生产设备研发制造,可以研发生产卷绕机、焊接卷绕一体机、极片分切机、电极叠片机、四合一成型机、组装机等。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0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99.68%;其增长主要来自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快速增长,其中锂电池生产设备收入占比67.76%,大约为7.32亿元。先导智能是国内唯一一家为电动汽车两大世界领军企业比亚迪和特斯拉提供动力锂电池卷绕机的企业
在国内锂电池生产装备两巨头之外,国内也诞生了一批规模过亿并且在快速增长锂电池装备公司。
深圳吉阳智能(目前已经被智云股份控股),2015年锂电池装备收入1.4亿,2016年收入猛增到2.3亿,2017年预计合同金额将达到5亿,收入预计破3亿。
科恒股份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7.87亿元,增长102.43%,净利润0.34亿元,增长145.74%,其中锂电池生产装备的收入为1.72亿元,而2015年锂电池生产装备的收入仅为1.22亿元,增长高达41%。。
正业科技公司,该公司在锂电检测领域,公司X光自动化检测系列设备已形成垄断性*面,市场占有率超过70%。2016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83.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14%。
大族激光公司,该公司在锂电池的焊接部分占有优势地位,在激光领域世界前三,***第一。大族激光以锂电激光焊接技术为基础,其野心并不满足于制作焊接,其先后投资收购东莞骏卓、深圳铂纳特斯以及江苏金帆展宇等锂电设备企业,通过并购开始逐步掌握动力电池制造设备的生产能力。
随着***电子品牌世界份额还在不断上涨,***锂电池份额还在不断上升。
电动汽车时代来临,机遇巨大
国内的锂电池厂家都看到了电动汽车这个战略机会窗口,今年都在疯狂的大上产能,短时间可能有过剩的风险,不过从长期看,***电池厂家超越日韩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电动汽车的产量50%来自***品牌,韩国电动汽车还没起来,但是有三星,LG可以给韩国电池厂家提供空间。
***特斯拉选择和松下合作,很大程度上扶了***电池产业一把,如果***电池公司把特斯拉拿下来,基本上战略上就是已经完成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后的*面了。
(来源:宁南山 感谢原创 由电池材料整理编辑)
①本周·热点
●【业内】21700圆柱电池,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 政策标准下,如何迈出锂电标准化“最后一公里”?
● 厦门钨业: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4.53亿同比增长562%
● 日产剥离中资接盘 国际巨头曲线抢***市场?
● 新纶科技:上半年净利7395万元 斩铝塑膜采购大单
● 兆新能源:拟收购两家新三板企业进军锂电池行业
● 盛屯矿业:上半年净利大增逾3倍年产3500吨钴
● 隔膜排行|***锂电池隔膜企业出货量排行榜
● 盛屯矿业:上半年净利大增逾3倍年产3500吨钴
②技术·干货
● 18650/21700圆柱、方形和软包锂电池结构优缺点分析
● 激辩!动力电池隔膜技术路线***法涂覆PK干法双拉
● 干货|一文读懂锂电池产业链之正极材料,内附供应商
● 干货|一文读懂锂电池导电剂
● 解读|锂电池陶瓷隔膜,为什么多选氧化铝涂覆?
● 盘点|国内15大知名锂电产业园分布图
● 前沿|锂电池性能突破:分子“滑轮”粘合剂
● 盘点|业内必懂!锂电领域最热门8大研究技术!
● 图解|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概述
● 盘点|我国各企业锂电池能量密度现状一览
③前景·趋势
● 三元电池势头强劲用量2018年全面超越磷酸铁
● 趋势|2017年***锂电隔膜行业发展空间分析报告
● 【聚焦】锂电池回收市场2018年将爆发,前景广阔!
● 从格林美增资9亿说起,锂电池回收市场的前景有多大?
● 动力电池行业繁荣背后巨大泡沫加剧形成
● 21700大势所趋!特拉斯Model3电池升级
● 深度报告|***法隔膜供求紧俏 2020年达18亿平米
● 华正新材:进军锂电 拟投资6,000万 建铝塑膜生产线
● 投资57亿元!桑德新能源智能化产业项目落户北京
● “新材料之王”:我生来只为颠覆
● 外媒热议:***2040年将禁止销售所有柴油和汽油汽车
● 给汽车充电,可去加油站,只需15分钟?没听错吧?
④行业·会议
● 邀请|2017***动力电池产业高峰论坛
●【精彩·总结】2017全球电池膜材上海峰会会议总结
⑤加入我们
为什么出厂值是惠州德赛读出值是深圳欣旺达
深圳欣旺达是苹果原装电备前池。深圳仿派清欣旺达是苹果原装电池。其实苹果原装电池的供应厂家非常的多。但是由于羡卖苹果手机在出厂的过程中都经过了特别严格的测试,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厂商供应的电池,区别并不是特别的大。
德赛是哪个城市
你好!德赛集团在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是一家***前500强国营企业。打字不易,采纳哦!
深圳市欣旺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企知道数据显示,深圳市欣旺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02-18,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参保人数646人,是一家以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主的***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先后获授“***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手机电池哪个牌子好?
1、根据查询***品牌网显示,欣旺达是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手机电池的公司,电池质量优异,容量大且耐用。2、德赛电池作为一家知名电池制造商,旗下产品以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而闻名,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高容量、快速...
深圳移动电源厂家哪家比较好?
推荐深圳市沃品科技,沃品一直致力于高品质移动电源、充电器、电源适配器、保护膜、耳机等数码配件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畅销***、***、***、德国、俄罗斯、西班牙、***
苹果德赛电池和欣旺达哪个耐用?
两个都属于苹果电池的供应商,都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