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道

首页 > 投资知识

投资知识

伊利股份2022年什么时候分红(伊利股份股票能长期持有吗?)

2024-01-08 18:37:20 投资知识

伊利股份股票能长期持有吗?

可以长期持有。

伊利股份是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主营业务是牛奶行业,在多数投资者眼中是标准的蓝筹股。自上市以来每年都会稳定的分红,是许多机构投资者的底仓对象。

因此,只要在合适的价位进入,长期持有是没什么问题的。

2022.03.21分红差点大幅缩水

说明

我是2月25日买入保利地产的他的分红截止日期是2010年12月31日,我能分红吗

1、目前,保利地产(600048)的10转3派1(含税)方案决案已经通过,但还没有公布具体的股权登记日,按照上年的分红送转股的时间推测,估计今年股权登记日会在4月底,5月初。2、你如果想获得保利地产(600048)的10转3派1(含税),只要在保利地产(600048)的股权登记日买入并持有,在送转股上市日就可以获得保利地产(600048)的10转3派1(含税)。(备注:在股权登记日之后,卖出该股票仍可获得高送)3、以保利地产(600048)上年实施的10送3派1.32(含税)(税后派)0.888举例,保利地产(600048)2009年4月29日是股权登记日持有(或进行买入),在2009年5月4日送转股上市日,就可以获得保利地产(600048)10送3派1.32(含税)(税后派)0.888。4、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天就是除权日或除息日,这一天或以后购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不再享有该公司此次分红配股。在股票的除权除息日,在股票名称前面标有dr字母。

伊利2021年除权除息日期?

伊利股份6月3日公布2020年年度分红实施方案:以本公司总股本60.8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2元(含税,税后7.38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49.88亿元。

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1年6月1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1年6月11日。

股票伊利股份几年前走势?伊利股份个股技术面分析?伊利股份最新十大...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伊利股份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伊利股份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伊利股份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10-24,最新业务...

伊利股份今天为什么涨?伊利股份股票2021年年报披露时间?伊利股份股为...

而作为行业的领衔者,伊利股份在营运能力、收入及净利润规模远的问题上都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不仅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也同时有品牌壁垒。将来一段时间,有市场红利的驱动,公司很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总的来说,伊利旗下的乳...

消费股深度财务分析第2期:伊利股份【成长能力分析】

欢迎回到深空投资。

第一期我们对伊利的营收结构和4项费用进行了分析。

本期是消费股深度财务分析的第二期。

这期我们会对伊利的4个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是营收、净利润、分红以及市值。

我们试图通过以上数据来分析伊利的成长能力,我们会格外关注营业收入这个数据,因为一切的经营活动、发展战略最终都要体现到营收上,因此我们的分析重点也会落在营收上。

营收

2013年时,伊利的营收规模在400多亿,2022年达到了1200多亿,连续10年保持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1%。

虽然11%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惊艳,但对伊利这种体量的企业来说,能有两位数增长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

在上一期,我们分析了伊利的营收构成,伊利的第一大营收来源是液体乳,但来自液体乳的营收占比在下降,尤其是2022年占比降到了7成左右,而伊利的营收在增长。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2022年伊利的增长不是来自液体乳。

我们统计了伊利最近10年的液体乳收入规模,注意看2021年和2022年,营收都是849亿。

如果伊利的业务只有以牛奶为代表的液体乳,那伊利已经陷入了增长窘境,如此高的基数再想每年维持10%以上的增速是非常困难的。

而奶粉方面,伊利的收入规模在快速增长,尤其是2022年伊利并购了澳优乳业,导致奶粉及奶制品这一块收入暴增。

澳优乳业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澳优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方面,伊利并购澳优显然在加大奶粉领域的下注力度。

对比来看,蒙牛则收购了妙可蓝多,试图在奶酪这个细分领域吃掉大块市场份额,两家的动作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外延式并购保持增长。

我们再看看液体乳和奶粉这两大业务的年增长率,从最近1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17年以后,奶粉的营收增长要显著高于液体乳。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奶粉这块业务能增长到什么时候,但我们已经可以从这里得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

现在的伊利营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奶粉及奶制品,如果你对伊利的增长有所期待,应该去关注这块的营收变动,如果这块的增速开始放缓,则要去关注其他新业务的变化情况。

这里我们可以用伊利的视角参考下。

伊利在2022年年报的行业格*和趋势这一章节中提到,奶酪和乳基营养品等高价值新兴乳品品类在快速增长,而伊利也在培育上述两块业务以及天然饮用水业务。

不过目前伊利并没有单独披露这几项业务的营收规模,如果哪天伊利把上述业务单独披露,说明这些业务已经对伊利的营收形成了较大贡献。

而液体乳这块,我们可以看做是伊利的大本营,每年提供伊利稳定的现金流,至少不应该期待这一块业务能有什么巨大的增长潜力。

从增长率来看,伊利最近5年的增速并没有放缓的趋势,前5年有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最近5年也有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且年均增速要高于第一个5年。

分析完营收,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净利润。

净利润

净利润同样保持10年增长,10年年均增速为13%,略高于营收的11%年均增速。

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两位数增长,那么股东回报表现如何呢?

分红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10年伊利的分红规模,2013年分红了16.3亿。

2022年分红规模为66.2亿,年均增速为17%,高于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伊利最近10年市值的数据,市值日期我选择的是各年度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这天的收盘数据。

市值

市值的波动要比财务数据波动大的多。

2013年伊利的市值为800亿左右。

2022年为2000亿左右,但高点出现在2020年,将近2700亿。

不管怎样,假设有个投资者一直持有不动,那么这期间他可以获得11%的年均增长率,和营收的增速一致。

以上是我们对伊利过去10年的利润表关键数据的增长情况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虽然以前的增长数据并不能保证以后也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但我们了解这些数据是有意义的。

过去的数据就像是一把尺子一样,一个数据是高是低,到底有没有符合你的预期、符合市场的预期,不是数据本身说的算。

我们需要一把尺子来对比衡量。

比如说,伊利最近10年营收虽然一直增长,但是从来没有哪一年增速高过17%,如果今年的增速为18%,其实这对伊利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数据。

如果你单看18%的增速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毕竟市场上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企业增速高于18%,可是我们不会拿那些数据当做尺子,而更有兴趣知道伊利之前的增长情况是什么样的。

这就是了解以前数据的意义所在,虽然对预测未来毫无帮助,但是它本身的作用也不是用来预测未来。

这期我们了解了伊利过去10年的营收、净利润、分红以及市值的增长情况,之后还会对伊利的盈利水平等其他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下期见。

伊利股份股本怎么这么大?伊利股份是什么股?伊利股份分红还没到账?

而作为行业的领头者,伊利股份的营运能力、收入及净利润规模都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同时拥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以及品牌壁垒。将来一段时间,有市场红利起推动作用,公司有很大概率达成高速发展的目标。总之,从很久之前开始我就经常...

未来的乳业全球霸主——伊利股份

最早知道伊利,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利推出了一款冰淇淋——伊利苦咖啡,那时销售非常火爆,从一个区域市场引爆后,迅速推向全国。

后来,则是牛根生出走伊利,有一些江湖传说——吃瓜挺有味道,后来创办蒙牛。牛老板在央视“赢在***”栏目火了一把。

2008年以前,伊利与蒙牛关于北京奥运会赞助的事情,蒙牛玩儿了一招囚陡困境……伊利在北京奥运会的推广上输给蒙牛。

再后来,三聚氰氨事件,导致整个乳品行业信誉降至冰点……

本以为伊利股份是一家地方国企,结果是一家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

本以为伊利主营业务就是牛奶、奶制品以及冰淇淋,结果“公司主要从事各类乳制品及健康饮品的加工、制造与销售活动,旗下拥有液体乳、乳饮料、奶粉、酸奶、冷冻饮品、奶酪、乳脂、包装饮用水几大产品系列”。

本以为伊利股份作为一家传统的大白马股,相关财务指标会非常漂亮,看了一些财报后,以我的理解,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只能说部分指标美丽,部分指标不是那么漂亮。

“本以为”——意味着很多时候可能是错的。

研究伊利股份,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与某些网友的观点有冲突,请客观看待,作为一名业余读财报者,我的观点可能大错特错,请忽略。本人未持有伊利股份,研究个股,仅为储备投资标的,不喜勿喷!!

2021年公司年报表述:“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在创新和国际化业务驱动下,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整体业绩稳居***乳业第一,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乳业绝对的龙头。

“公司克服国外疫情影响,努力开拓全球市场,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推动国际化进程,主要产品已覆盖到五大洲、60多个***和地区,海外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公司已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目标远大——到2030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挺进“全球健康食品五强”。

大公司也在大发展——“在建工程项目500余项,不存在重大单项在建工程”。“根据公司2022年度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公司本年度在主导产业项目及其支持性项目上计划投资148.02亿元,所需资金拟通过公司自筹、银行贷款及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公司成立日期:1993年6月4日

公司上市日期:1996年3月12日

先看ROE,公司1996年上市,时间比较久了,我们截取最近10年的数据即2012-2021年ROE,见下图。近10年平均值25%,远远大于15%,非常……非常优秀,在A股中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

公司成长性,营收从1996年上市当年的3.55亿增长到2021年的1106亿,增长约311倍,年复合增速26%;净利润从0.33亿增长到87亿,增长约260倍,年复合增速25%,公司的成长性简直太强了,二十多年超高年复合增速,大白马真是名不虚传。

公司营收在1994年过亿元

用3年过5亿——1997年实际8.54亿

再过1年过10亿——1998年实际10.28亿

再用5年过50亿——2003年实际63亿

再用2年过100亿——2005年实际122亿

再用16年过1000亿——2021年实际1106亿。

营收从亿元到100亿,用时11年,比茅台用时20年少了9年;从100亿到1000亿用时16年,比茅台用时12年多了4年。是不是很强悍!插一个茅台的营收增长资料,来源于《这就是茅台》,见下图。

公司过去的超高增长,是否是因为基数低的原因?还是截取最近10年的数据看看,营收数据见下图:基数高了,增速确实有所下降,但最近10年一直保持正增长,年复合增速11%,也是相当不错。

再看看净利润数据,见下图,CAGR20%,还在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先看销售毛利率,还是用最近10年的数据,见下图。2013年最低29%,2016年最高38%,均值34.38%,对比海天和涪陵榨菜,就差一些了,对比高端白酒则更低。伊利的产品属于高频率快速消费品,这个销售毛利率水平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再看看销售净利率,见下图。2012年最低仅4%,2016年最高也才9.4%,均值7.6%,都是个位数,对比涪陵榨菜24.47%,海天味业23%,安琪酵母11%,还是差距巨大,虽然都是食品行业,可能细分领域不同,存在差异,也没有对比液态奶行业,权且判断属于合理吧。

接下来看看,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数据。

应付款项,绝对值较大,占营收的比重也较高,最近10年平均值11%,2021年应付款项141亿,占比13%,见下图。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上比较强势,能够占用产业链上游的资金。

合同负债,先收款后发货,最近10年均值5.8%,比海天味业18%、涪陵榨菜8%低,比安琪酵母2%高。在产业链上占用下游的资金,那也是很不错的。

应收款项/营收=1.4%,对比上述两项,算是比较低了。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总资产=38%,对于制造业来说,不轻也不重,合理吧。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总资产的比重,近10年均值26%,最低才8%,作为消费品公司来说,有点偏低了。2021年占比30%,绝对值也比较高,是因为2021年增发募资120亿。

有息负债,2021年218亿,这还是在增发120亿的情况下,占比也达到21.4%,并且从上面的分析看,公司即占用上游的资金,也占用下游的资金,怎么还这么缺钱呢?

另外,公司几乎每个月都在发行超短期融资券,2021年发行646亿,偿还668亿,计提利息2.35亿;2022年继续发行,继续偿还……。这个超短期融资券,月均超50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看上去不是那么美丽。2021年在增发融资120亿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还有52%,看上去也是挺高的。

期间费用率,最近10年平均值26%,作为快消品,销售费用占大头,销售费用里又是广告投入占大头,2021年广告支出126亿,这个从请明星代言、广告投放、综艺节目赞助等,都能感受到。对比海天味业上市以来平均14%,2021年仅8%来看,伊利的期间费用率还是很高的。

报表相关指标就分析这些。

下面看看管理层的情况。

潘刚,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年报上对潘刚的介绍就这一句话,这可能是最简略的人物介绍了。

没有更多介绍,只有找度娘帮忙。

潘刚,男,1970年出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共产d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奶业协会副理事长,***欧盟协会副会长。

顺带找到一些伊利的历史。

1982年,郑俊怀由招待所调到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伊利的前身,一度称为红旗牛奶厂任副厂长,从这时起,郑俊怀开始了在乳品行业的光辉生涯。后面通过曲线MBO,1993年改制,1996年上市,2004年郑俊怀被捕入狱。

现任董事长潘刚,1992年22岁,加入呼市回民奶食品厂,2002年32岁,出任伊利集团总裁、董事,年轻有为,2005年即郑俊怀被判刑次年,35岁出任董事长兼总裁至今。

2005年潘刚出任董事长当年公司营收刚过100亿,达122亿,净利润2.93亿,2021年营收1106亿,净利润87亿。潘刚带领伊利突飞猛进,16年时间业绩爆发式增长,22岁进厂,32岁出任总裁,35岁出任董事长兼总裁,用业绩证明其经营管理水平确实非凡……

但是,也有一些看不明白的地方,例举一二。

首先,董事长潘刚的薪酬,是其他董监高的N倍,2021年其薪酬2296万,占董监高薪酬总额5310万的43%,往前看,2015-2021年,这个占比平均值为37%,这个薪酬占比看上去真是高啊,而且绝对值也不低。而有2位职工代表董事的薪酬,2021年分别是91万和64万,单从薪酬上看,怎么看都象是在董事会里“打酱油”的。

其次,2021年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潘刚持股2.87亿股,排名第三。虽然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但潘刚即不是品牌创始人,也不是公司改制牵头人,仅从一名普通职员晋升为公司董事长,然后变成了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这中间是否有啥特别激励?

翻看最近一期股权激励——2019年公司股权激励,潘刚被授予5066万股,另两名董事兼副总裁分别授予833万股,还有两位更少,见下图。潘刚的薪酬是其他董监高的N倍,股权激励也是N倍——“一枝独秀”。

第三,公司的董监高构成也挺有意思。2021年年报董监高主要工作经历介绍:王晓刚以前任监事会**现任董事;吕刚以前任独董现任董事;彭和平以前任监事现任独董;高德步以前任董事、独董,现任监事;张心灵以前任独董现任监事,等等。有没有感觉像二人转模式,都是这些人。

分红情况,2012-2021年股利支付率平均61%,最近几年越来越高,每年都进行分红。税前分红率平均2.33%。

公司是乳业龙头,还在继续大力发展,成长在继续……

但公司的资金状况并不是特别优秀,超短期融资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有息负债一大堆,并且又大额分红,这似乎有些矛盾。管理层的状况也有那么一点点困惑,所以在估值上会有相当的一些减分……

未年的全球霸主,任重道远,希望伊利能够早日实现其远大目标。

暂且分析到此,记录一下当前市值。

 

本人未持有伊利股份,分析公司仅是为了储备个股。

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喜勿喷!

伊利股份2o14年股息率是多少

伊利股份的预案为每10股转5股,派现8元,5月9日收盘价35.95元/股计算,股息率约为0.8/35.95=0.022,即2.2%左右。当然,目前只是预案,因为股东大会还没有正式投票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