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干货▏马克思主义知识积累•53期: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干货▏马克思主义知识积累•53期: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但对资本家而言,他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支出的费用仅仅是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因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了资本家的生产成本,又称成本价格,一般用k表示。这样,商品价值的构成就由原来的W=c+v+m变成了W=k+m。
随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生产成本,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被资本耗费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看不见了。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为生产成本的增加额,并进一步成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为在资本家看来,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虽然不形成生产成本,但作为物质要素同样参加了生产过程,因而也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形成。当资本家不再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得了利润的形式。剩余价值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利润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态或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但是,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都存在差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v。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m/c+v。从量上来看,由于c+v总是大于v,因此利润率总是低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从质上来看,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在利润率的计算中,剩余价值似乎是由预付总资本产生的,这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利润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①剩余价值了的高低;
②资本有机构成;
③不变资本的节约;
④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今天的知识点就这么多
大家积硅步以成千里
每天都有新知识哦~
**学考研人
觉得好看就给我好看!
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员工的剩余价值首先以所耗费资本增加额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当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耗费资本的产物后,其将成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最后,当剩余价值成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成为资本家的薯大利润。这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转化后的形式是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枝激量相同的东西,其区别为剩余价值的使用范畴是在可变资本的情况下,利润的使用范畴则是在全部垫付资本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的来源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来源,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的剥削制度中,劳动者生产的新价值和被资本社会的统治阶级剥削的价值,其劳动获得的报酬和创造的价值之间存在的差额,是“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由劳动者搭竖创造的劳动。”
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什么关系
一、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两者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
剩余价值和利润
剩余价值是**经济学词,利润是经济学词,它们是近义词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成为利润,所以利润当然是剩余价值在特定情况下的具体形式,“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但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由于各资本形态(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借贷资本等)都要参与对剩余价值的瓜分,以及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就使得某种具体的利润形态都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利润总量以及两者的性质来看,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一个东西。但是从社会生产部门来看,因为平均利润的存在,剩余价值是在各部门之间相对平均的分配的。由于只有产业资本可以产生剩余价值,其余如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的利润都是来自产业资本的让渡,借贷资本的利息也是来自产业资本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他们的利润都只是产业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农业资本家一方面也要和商业资本、工业资本、银行资本共享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他还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因此,它们的利润也都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当然,在绝对条件下,也可能存在某些企业完全自给自足,身兼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双重职能,同时也不和银行及借贷资本发生联系,那么,它的利润可以使自己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但是这种企业在当今社会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由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①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耗费资本的增加额商品的价值本来是由 c+v+m 三部分构成,m 是由 v 产生的。但是,当 c 和 v 合在一起***化为生产成本后,m 就表现为商品价值中在生产成本以外的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成了资本家所耗费资本的产物。
②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为,资本家投入的资本虽然不是全部进入生产成本,但是,它们作为物质要素全部参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
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它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阶级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利润转化为剩余价值,有三个步骤。
1、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确定。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包括生产商品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其中C和V对资本家来说,就是他的生产成本。商品价值中的C+V之所以***为生产成本,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决定的。
2、资本主义商品把剩余价值看做增加值。生产成本范畴产生后剩余价值不再是可变资本的增殖,而表现为生产成本以上一个增加额,即所费资本的增加额。并进而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它就转化为利润。
3、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本质。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可以说,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根本。
剩余价值率是如何转化成利润率的
没有公式,正常的社会平均价值率×总投入-成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润/总投入=利润率我记得啊(10年前的记忆)
每天10分钟,攻克马原的重难点——“剩余价值与利润是同一个东西吗?”
考生朋友们都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考研**各门课程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暑期**复习必须重点理解的一门课程。接下来的暑假时间里,余老师带着大家,每天用10分钟,坚持20天,一定能攻克马原这门课程所有的重难点。欢迎大家分享给身边的考研小伙伴们,让更多的考生来参加“每天10分钟,攻克马原重难点”的活动。考生主要是利用点滴的10分钟时间,听余老师的音频讲解,只要能听懂即可。
其实,在前面的推送文章中,余老师已经用音频讲解了以下几个马原难点: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区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假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考生可以看前面的推送文章,听音频讲解,即可攻克这几个马原的难点。
今天,余老师给大家讲解的是“剩余价值与利润是同一个东西吗?”即理解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请听余老师的音频讲解:(余老师的声音比较好听,略带磁性,比较适合考生利用吃饭、散步、睡前催眠的时间听)
每天10分钟攻克马原重难点之——“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区别与联系?”
一句话概括两者的关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它们本是一个东西,都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数量也相同,即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量。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则是对全部垫付资本而言的。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首先,要理解成本价格这个概念
成本价格是资本主义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支付的工资价值之和,它是生产中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转化形式。这样,商品的价值就从“c+v+m”转化为“k+m”。(“k”代表成本价格)资本家把成本价格看作商品的真正价值。成本价格的概念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成本以上的余额。这个余额是资本家付出了资本才生产出来的,在他的观念中全部预付资本都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为资本家认为全部预付资本都要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当资本家从观念上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其次,再来看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公式: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m/v;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p’=m/c+v。它们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结论: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明天继续攻克难点——“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哪些?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银行利润D利息E地租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什么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并不是由全部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来看,剩余价值表现为生产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表现为资本家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而且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来看,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资本家所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产物,进而还表现为所用资本即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是因为,资本家在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时,全部预付资本中,实际上只有其中在生产这些商品时所消费掉的资本才进入生产成本,预付资本中未被消耗的那部分不变资本(即未被消耗的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的价值)并不构成生产成本。但是,在资本家看来,他的全部预付资本,都参加生产过程,都是获取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物质要素,所以,都是他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这样,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就表现为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用p表示利润,商品价值的公式就表示为:w=k+p。 利润和剩余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它们同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数量也同样大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这是因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被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剩余价值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相互联系,因而也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