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和伊利股份哪个好(光明乳业不思进取,营销投入只是伊利的零头?)
光明乳业不思进取,营销投入只是伊利的零头?
随手翻了一本书,里面说:在营销方面,光明乳业远不及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其营销投入仅是伊利股份的零头。这个说法激发了我的怀疑精神。光明乳业怎么说也是一方霸主,何至于这么小气不舍得花钱搞促销。
我查找了五家A股乳制品企业的销售费用明细,计算出各费用明细占总营销费用的明细,发现“光明乳业的广告投入仅是伊利股份的零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但是该书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我不知道。
接下来就是我们寻根问底的时刻。
从销售费用的绝对金额看,2019年光明乳业投入了48.60亿元,伊利股份投入了210.70亿元,“48.60亿”是“210.70亿”的零头?好吧~您说是就是吧。
但是光明乳业和伊利股份收入规模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它们销售费用的绝对值本身就没有可比性,我们要看的是销售费用率。
2019年光明乳业销售收入209亿元,伊利股份收益795亿元,光明乳业确实比伊利小;同时,光明乳业的销售费用率是21.54%,伊利股份的销售费用率是23.35%,光明乳业也拿出了收入的20%以上做销售费用。所以,怎么能说光明乳业的广告投入是伊利股份的零头呢?
一个富二代拿出财富的0.0001给你买了一辆跑车,你视为瑰宝;一个凤凰男拿出财富的80%给你买了辆大众迷你,你嗤之以鼻。但是你视为瑰宝的,对富二代而言,他只需要付出他嗤之以鼻的价值就能买到。
下面是光明乳业和伊利股份10年来销售费用率的图示,黄线条表示伊利股份,绿色线条表示光明乳业。其实在2017年及以前,光明的销售费用率都要大于伊利股份。
分析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上面的分析不对,人家书里说的是“广告投入”,而非我用的“销售费用总额”,我这里是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那我们就去看光明乳业的销售费用明细,看它的广告费用到底投入了多少。下面是2019年光明乳业和伊利股份销售费用的明细。
2019年光明乳业“广告费+营销及销售服务费”共花费了26亿元,占销售费用的54%;2019年伊利股份的“广告营销费”为110亿元,占销售费用的52%。可见光明乳业在广告投入上,并没有那么不堪。
这篇文章并非专门分析光明乳业,我只是以光明乳业为切入点聊下如何分析销售费用。
第一:要注意可比性是否存在。
比较的思维贯穿在我们财务分析的始终,这个点没有问题。但是不同规模的企业,诸如销售费用等财务指标,不能单纯去做绝对金额的比较,而是要看相对指标,比如增长率和占收入的比重等。切记体量不同,不具备可比性。
第二:要看销售费用的明细。
一定要从报表附注里面去看销售费用的明细,它的销售人员工资、广告支出、运输费用等占多大的比重,我们甚至可以从里面的某个明细科目里推测出这家公司的销售范围等,或者得知我们分析这家公司的关键点/切入点是什么。
下面就告诉你销售费用这个科目到底应该怎么用。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单独分析销售费用这个科目。过程是这样的:
1)我想知道食品饮料企业中,哪个细分行业中的销售费用率最高。
我发现乳制品、酒类(白酒、葡萄酒、黄酒)和元祖股份、来伊份这类的食品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很高,都大于20%;但是龙大肉食、双汇发展和华统股份的销售费用率都不到5%。
2)经销模式销售费用率低,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费用率高。
我去查看了华统股份、龙大肉食、来伊份这些公司的招股书,发现那些走经销商模式不用直面终端消费者的公司,它们的销售费用率很低;如果走商超模式,企业要花费商超的进场费、促销人员的薪资、广告宣传推广费、门店租赁等,就会拉高了公司的销售费用率。
为什么伊利蒙牛三元光明这些乳制品企业的销售费用率都要大于20%?想下你在超市里总能看到促销人员手拿托盘让你尝下新款酸奶,你就知道答案了。
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对一家乳制品企业来说,它销售产品产生的运输费用,竟然比给销售人员支付的工资还要多。伊利、光明、三元、天润和新乳业都是这样。对把货卖到全国各地的伊利股份来说,它的装卸运输费占销售费用的比重,每年都要大于20%。
但是三元股份的运输费用占销售费用的比重,就要比伊利股份低几个百分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三元股份50%以上的销售集中在北京,不像伊利那样全国性铺货,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运输费用了。
乳制品企业里面,日子最难过的是**的天润乳业。天润的运输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大于30%,远大于伊利三元这些企业。
都怪**距离其它地区的人民群众太远了,把牛奶卖到疆外需要花太多的运费。这几年随着疆外收入的水涨船高,天润乳业的运输费用占比也越来越高。但是,这些运费最终也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的朋友,你们那里一袋天润的酸奶几块钱呀~
实际上上面的第三部分就已经是个总结了。
销售费用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模式,你从财务指标倒推企业的销售模式可以获得很多乐趣,就不再是就指标论指标了。
我们总是要做点有难度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进步,不是吗?
纯牛奶哪个牌子比较好?
4、伊利纯牛奶来自我国内蒙古的伊利乳业集团,伊利集团可不是一般级别的公司,它是属于我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也是唯一一家符合我国奥运会和世博会标准并为其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5、光明纯牛奶...
请问***上市公司中食品龙头公司是哪个?
食品行业没有绝对的龙头000895600887600298600737600597属于规模比较大的
今天的股市好怪啊,大盘在跌,其他各股全都在涨!
指数并不是所有股票来计算的,上证指数的数据是规定的一些绩优股来衡量指数的,从上证180指数样本中挑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股。下面这些是衡量上证指数的,涨的数量多指数才涨,跌的比较多指数就下跌,今天虽然涨的比较多但下类大部分都不规划在内。所以人们常问为什么指数一直在涨,我的股票却不涨,那是因为涨的只是衡量大盘指数的重权股。1600000浦发银行2600004白云机场3600006东风汽车4600008首创股份5600009上海机场6600011华能国际7600015华夏银行8600016民生银行9600018上港集箱10600019宝钢股份11600026中海发展12600028***石化13600029南方航空14600030中信证券15600033福建高速16600036招商银行17600038哈飞股份18600050***联通19600098广州控股20600100清华同方21600104上海汽车22600171上海贝岭23600221海南航空24600350山东基建25600569安阳钢铁26600591上海航空27600597光明乳业28600601方正科技29600602广电电子30600609金杯汽车31600637广电信息32600642申能股份33600643爱建股份34600649原水股份35600652爱使股份36600664哈*集团37600688上海石化38600705北亚集团39600717天津港40600795国电电力41600805悦达投资42600808马钢股份43600811东方集团44600812华北制*45600832东方明珠46600839四川长虹47600863内蒙华电48600887伊利股份49600895张江高科50600900长江电力
伊利股份有什么发展前途
都说日常生活中的投资机会是非常多的,不过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公司——伊利股份。在对伊利股份开始分析之前,我已经整理好了乳业龙头股名单,大家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宝藏...
对比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的三大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供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只要是与销售有关所产生的费用,都是计入销售费用当中,现在不是酒香不怕花巷子深的年代,资讯媒介非常多,即便你的酒香,如果你不说,也没人会知道。所以酒越是香,越要维护品牌。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给管理层发的薪资、打印的文件、董事会的会费、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费、职工丧葬补助费、抚恤费等,凡是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花的钱,都属于管理费。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汇总***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与融资相关的费用,都计入财务费用。但是各种手续费其实并不多,财务费用中占比最大的是利息支出。
《卦神演义》中姜子牙下山卖笊篱,可是挑着一担笊篱走了几天,也没卖出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即没有吆喝,也没有写块牌匾,来告诉别人我是卖笊篱的,所以大家都以为他是送货的。可见广告有多么重要。
据红商网报道:“据(2016年)11月9日消息,央视201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现场招标最终金额超过170亿元。其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今年遭遇央视全面‘封杀’,酒企成为招标主力。“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销售费用像一个黑洞,不断吞噬着营业收入。如果不打广告,商品的推销力度不够,会影响销量。但若加大投入,却收效甚微,这钱基本上就白花了。所以在销售上花钱,风险是极大的,需要超高的营销手段。
报喜鸟2016年度销售费用达7.65亿,占营业收入的38.1%。格力电器2016年度销售费用164.77亿,占营业收入的15.21%。
我们在查看企业营业收入的时候,还要查看销售费用。当销售费用逐年增加,而营业收入无法达到更快、或同步的增长,说县里销售方面一定出现了问题。是产品自身的问题,还是销售方面的问题。是市场环境发生了问题,还是累积误差问题。销售费用多投入一元钱,能多得到一元钱或更多的回报时,销售费用的投入才是有意义的。当然在企业初创时,销售费用是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所以看待销售费用的问题,也区分企业所处的阶段。
在所有费用中,巴菲特最深***痛绝的是管理费用,他曾说:“在有些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0%甚至更多。这相当于对公司业务多抽了十分之一的税,不但***害公司盈利,而且毁***企业价值。一家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0%的公司,和一家总部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的公司相比,尽管赚取的营业利润相同,但仅仅因为总部管理费用开支过大,就会导致投资者遭受9%以上的价值***失。我和芒格这么多年观察发现,公司总部管理费用与公司高业绩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事实上,我们认为,组织机构越简单管理费用越低的公司,越比那些拥有庞大官僚组织的兄弟公司运营效率高得多。我们非常敬佩沃尔玛、钮可钢铁、Dover、GEICO与GoldenWest金融公司这些管理费用极低公司的运营模式。“
削减管理成本方法有很多,例发利费莫尔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记载,把信纸翻过来用。还富银行的KarlReichardt关闭主管专用的餐厅、关闭高级人员专用电梯等方法。
财务费用几乎没有任何取巧之处,这是纯粹的正面碰撞。汇况***失不可控,各种手续费也不是由企业自己规定的,唯一可以调节的就是利息支出,但是企业需要借款,就必须支付利息。多借多付,少借少付,这方面只看能看企业的营运能力了。
管理费用过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收益,特别是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不但不收敛,反而增加管理费用,那就是经济背景的问题了,而是管理层的良心问题。借款过多,利息的高支出会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不过借的多有能力创造利润就没问题,这条线,格雷厄姆给出的标准是,息税前利润要大于利息支出的7倍。
2015年11月,有朋友让我帮忙看一下用友网络(600588)是否值得投资。看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至少要先打开利润表看一下,看它有没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从2009年到2014年的年报中给出的数据,每股收益非常平稳、但到2014年时,用友网络出现了亏***。三季度共亏***0.28元,并且亏***有加速趋势。暂且我们默认用友网络的其他项目都符合我们筛选股票的标准,主要问题是找到它亏***原因,是经营出现了问题,还是其他经济环境对它不利。
2015年三季度报表中,营业总收入为22.72亿,营业总成本高达28..69亿,此时粗看亏***6亿。再看营业总成本中的各项成本构成,营业成本8.79亿,管理费用11.37亿,销售费用6.94亿,财务费用0.76亿,营业税金及附加0.36亿,资产减值***失0.47亿,加总后,共28.69亿。
先来看各项成本对于营业总成本的占比关系,营业成本占30.64%,管理费用占比39.63%,财务费用占比2.65%,销售费用占比24.19%,营业税金及附加与资产减值***失共占比2.89%。
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管理费用占到了总成本的39.63%,占比最高的竟然不是营业成本?而是管理费用?也就是100元钱的的总成本当中,有近40元变成了管理费用。同期数据比较,海螺水泥三季报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5.92%,上海凯宝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11.21%,***石化三季报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3.48%,***石油三季报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4.8%。
再来纵向比较,2009年至2014年的管理费用占比营业总成本基本维持在29%左右,最高31.03%,最低28.05%,那今年的39.36%怎么解释呢?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用友网络的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50.12%,如果它能管理费用维持在29%的水平,即使其他条件都不变的话,它还是可以盈利的。
ST云维(600725)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息税前利润为83.88万,而财务费用却有4.12亿。什么是息税前利润,就是在未交付当期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格雷厄姆的建议,息税前利润最好要大于财务费用的7倍。但目前的情况是,需要支付的财务费用已经是息税前利润的491倍了,赚的钱根本无法偿还利息。
所以类似这样的企业,如果发行债券,我是不敢买的,因为它赚的钱连利息都还不上,遑论本金呢?
你或许很难想像,伊利股份后复权的股价与上市首日开盘价差,要比光明乳业高出100多倍左右,同样都是乳制品企业,他们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表3.1为伊利股份三大费用占比数据,表3.2为光明乳业三大费用占比数据。从最近六年的数据来看,伊利股份唯一比光明乳业高的是管理费用,但也仅高出两到三个百分点,并且两家乳企的管理费用都很低,堪称业界管理层的良心。
但对比销售费用,伊利股份前四年要低于光明乳业四个百分点,最高时差距达近10%。所以从销售能力来看,伊利股份要远远高于光明乳业,拿最大的2013年举例,伊利股份,可以用17.89元卖出100元的产品,而光明乳业要用27.07元才能得到相同的收入,这一点点的差别,使得两家乳企高下立判。
财务费用虽然都不高,但2011年和2013年伊利股份为负数,不仅利息不需要净流出,还要回收利息。光明乳业的财务费用比便有向上趋势,不过两家乳企的财务费费基本可以忽略,对于营业收入的吞噬并不大。
表3.1 伊利股份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比营业收入数据
时间
营业收入
销售费用占比
管理费用占比
财务费用占比
2016年
606.09亿
23.29%
5.7%
0.04%
2015年
603.6亿
21.96%
5.73%
0.49%
2014年
544.36亿
18.51%
5.81%
0.28%
2013年
477.79亿
17.89%
5.01%
-0.77%
2012年
419.91亿
18.52%
6.69%
0.12%
2011年
374.51亿
19.47%
5.26%
-0.13%
表3.2 光明乳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比营业收入数据
时间
营业收入
销售费用占比
管理费用占比
财务费用占比
2016年
202.07亿
27.81%
3.82%
1.44%
2015年
193.73亿
27.83%
3.53%
0.72%
2014年
206.5亿
26.49%
2.83%
0.38%
2013年
162.91亿
27.07%
2.97%
0.33%
2012年
137.75亿
27.73%
3.21%
0.47%
2011年
117.89亿
27.53%
3.01%
0.40%
伊利股份从上市首日9元开盘,至2017年6月13日达到2075.43(后复权),上涨了230倍。而光明乳业上市首日12.5元开盘,至至2017年6月13日仅为26.66元,上涨2.13倍。如果我们要找差距的话,至少在销售能力上,光明乳业不如伊利股份,虽然这不是全部的原因,但也总是原因的一部分。
我们还是先取同一类型的企业进行比较。表3.3为伊利股份杜邦分析数据,表3.4为光明乳业杜邦分析数据。同类企业,它们的成本、费用应该不会相差太多,但也正是同类企业,即使只差一点,也会在业内放大。
从销售净利率来看,光明乳业近六年一直没有高于3%,但是伊利股份却是从4.83%一路飙升到9.34%。我们都知道销售净利率是用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刚刚我们比较过了它们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差不多,但是从销售费用来看伊利股份更低。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出,生产一样的产品,光明乳业的成本更高。
从周转率来看,销售净利率越高的企业,周转率应当更低,但是伊利股份却相反,不但净利率高,周转率也高,说明伊利股份的营运能力也比光明乳业更好。
权益乘数是企业利用负债经营杠杆的数据,即便伊利股份使用的杠杆相对于光明乳业更少,但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比光明浮业更高。
所以综合三大能力来看,伊利股份的经营能力更高一筹。伊利股份更具有为股东赚钱的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差别,也就是股价增速相差100多倍的差别吧。
表3.3 伊利股份杜邦分析数据
时间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净资产收益率
2016年
9.34%
154.37%
1.69
24.37%
2015年
7.67%
152.31%
1.97
22.99%
2014年
7.61%
137.83%
2.1
22.02%
2013年
6.67%
145.33%
2.02
19.54%
2012年
4.09%
205.2%
2.72
22.82%
2011年
4.83%
187.91%
3.16
28.69%
表3.4光明乳业杜邦分析数据
时间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净资产收益率
2016年
2.79%
125.67%
2.61
9.14%
2015年
2.16%
125.42%
2.94
7.94%
2014年
2.76%
158.58%
2.5
10.94%
2013年
2.49%
140.83%
2.3
8.08%
2012年
2.26%
145.92%
2.13
7.03%
2011年
2.02%
159.87%
2.6
8.40%
格力电器2000年至2016年的7年平均每股收益数据与15倍平均市盈率价格如表3.5:
时间
7年平均每股收益
15倍平均市盈率价格
2000年-2006年
0.69元
10.41元
2001年-2007年
0.57元
8.51元
2002年-2008年
0.12元
1.82元
2003年-2009年
0.11元
1.69元
2004年-2010年
0.18元
2.68元
2005年-2011年
0.25元
3.79元
2006年-2012年
0.3元
4.48元
2007年-2013年
0.44元
6.66元
2008年-2014年
0.67元
10.03元
2009年-2015年
1.11元
16.59元
2010年-2016年
1.12元
16.84元
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大部分企业都出现了亏***,当年伊利股份每股亏***2.3元,所以使得平均收益显得特别的低。
2016年4月收盘价15.03元,买进100股。
2016年5月10派4.5元,共得股息45元。收盘价15.42元,买进100股,共持有200股,股息45元。
2016年6月收盘价16.67元,买进100股,共持有300股,股息45元。
2016年9月收盘价16.11元,买进100股,共持有400股,股息45元。
2017年5月10派6元,共得股息240元。共持有400股,股息285元。
共买进4次,总成本6323元,减去收到的股息285元,平均每股成本15.1元。至2017年6月13日收盘价为20.55元。14月个时间,总盈利2180元,回报率36.10%。
虽然只从2016年即可买进,前期伊利股份的成长,我们没跟上啊,没关系,我们还有另一种买法。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建议,当每股股价低于每股流动资产时,是买进优质企业的最好时机。
我们都知道伊利股份是优质企业,而2008年的股价下跌和亏***不是伊利股份自身的问题,或者说它虽然自身存在问题,但不是主要诱因。所以越是优质企业,到了这种大背景下跌的情况下,我们越是要关注,捡便宜。
2008年10月公布了2008的三季伊利股份的流动资产有57.83本为7.99亿,每股流动资产为7.23元,2008年10月的收盘价为6.89元,此时恰为买进时机。
2008年10月收盘价6.89元,买进100股。
2011年6月10转10,共持有200股。
2012年4月10派2.5元,得股息50元。共持有200股,股息50元。
2013年5月10派2.8元,得股息56元。共持有200股,股息106元。
2014年7月10转5派8元,得股息160元。共持有300股,股息266元。
2015年5月10转10派8元,得股息240元。共持有600股,股息506元。
以下为极简市盈率买进法:
2016年4月收盘价15.03元,买进100股。共持有700股,股息506元。
2016年5月10派4.5元,得股息315元。收盘价15.42元,买进100股,共持有800股,股息821元。
2016年6月收盘价16.67元,买进100股,共持有900股,股息821元。
2016年9月收盘价16.11元,买进100股,共持有1000股,股息821元。
2017年5月10派6元,得股息600元。共持有1000股,股息1421元。
共买进5次,总成本7012元,减去收到的股息1421,持有1000股,平均每股成本5.6元。至2017年6月1日收盘价20.55元,每股盈利14.95元,回报率266.96%。
根据格雷厄姆股价低于每股流动资产买进法,第一次买进价格为6.89元,至今已增值20.34倍,10年20倍。
伊利牛奶好喝还是光明牛奶好喝
伊利牛奶
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的对比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由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追求,乳制品也受到了更多的欢迎,乳制品行业得到了发展,尤其是伊利等品牌,更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追崇喜爱。同时也由于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人们出于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在选择品牌时,人们往往更会选择大品牌的产品,认为其安全值得信任,自身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乳制品行业也因上述原因拉开了较大的差距。伊利与光明虽然都是我国乳制品的知名品牌,但事实上二者之间已拉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从知名度进行考量,还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光明已远远落后于伊利。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公司名称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发行的A股代码为600887。伊利股份凭借良好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成为证券市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为***证监会批准的七家增发股票的公司之一,增发了近5000万股A股,成功募集到资金8亿元,为伊利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建立全国性物流配送体系和现代化营销体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伊利在我国乳制品行业已遥遥领先。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资、社会公众资本组成的产权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光明乳业业务渊源始于1911年,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步确立以各类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2000年,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制,并于2002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交易,A股代码为600597。2003年,其更名为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者作为上市公司,其财务数据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从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资产负债率也称为举债经营比率,它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所能体现出的是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从而反映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首先,从以下表格,两个公司近五年(2013年--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来看,伊利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光明乳业的资产负债率,且从整体上看伊利股份资产负债率是降低的。具体地说,伊利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更低,其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都低于50%,偿债能力较强,更有利于债权人。而光明乳业的资产负债率近几年都在60%左右,偿债能力较弱,不利于债权人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伊利股份
50.38%
52.34%
49.17%
40.82%
48.80%
光明乳业
56.57%
59.64%
65.93%
61.69%
57.84%
其次,流动资产也与资产负债率有着重要的关系,它是企业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的必要组成。从公司的流动资产来看,企业的负债率与流动资产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流动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大,就可以说明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快。下图为两个公司2018年3月份的资产结构图。
结合资产结构图来看,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这些资产影响着企业的付现能力,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所占比重多,则可说明其有足够的变现能力作为保证。与流动资产相对应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过高,就意味着企业的变现能力变差。光明乳业2018年3月份的总资产为165亿元,流动资产为78.3亿元,所占比重为47%左右,固定资产为59.5亿元,所占比重为36%左右。伊利股份2018年3月份的总资产为489.8亿元,流动资产为284.6亿元,所占比重为58%左右,固定资产为139.9亿元,所占比重为28%左右。上述数据再结合两个公司的资产结构图可以看出,伊利股份的总资产远远高于光明乳业,且光明乳业的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与其固定资产在总资产所占比重相比,差距不大,而伊利股份的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与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相比,相差较大。由此可以说明,伊利股份的资金周转速度更快,变现能力更高。
下表为两个公司近五年(2013年--2017年)的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还债务能力,比率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较强。总体上光明乳业的流动比率波动较小,短期偿债能力较为稳定。伊利股份的流动比率更高,优于光明乳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伊利股份
1.06
1.12
1.09
1.35
1.25
光明乳业
1.08
0.99
1.07
1.05
0.87
再结合盈利能力来看,盈利能力也与公司的偿债能力有关,能体现出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上表为光明乳业与伊利股份近五年(2013年--2017年)的营业利润率表,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可以体现企业的经营效率,是考虑企业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可体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营业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强,企业可具发展的空间也越大。上述柱状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光明乳业与伊利股份之间的盈利差距,伊利股份的盈利能力明显更强。当然,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往往需要凭借多个指标,如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等。由此来得出伊利股份盈利能力更强的结论。
经过简略的对比,可以看出光明乳业与伊利股份这两个上市公司间,已存在较大的差距,伊利股份已经在我国乳制品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光明乳业作为存在知名度的企业,在认识到存在差距的同时,应尽快做出调整,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而将企业做大做强。
伊利和光明纯牛奶哪个好?
光明纯牛奶好:纯牛奶营养价值高,纯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乳蛋白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乳脂肪多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吸收能够为机体补充丰富的钙质,在预防骨质疏松、防治腰膝酸软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
能够为机体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进肌肉力量方面的作用也非常强。
光明、伊利这些牛奶那个好?
伊利会好一点
从消费者的购买力度来说,买伊利的朋友比较多,价格方面伊利也比光明便宜一些,而且现在伊利广告到处都是,光明的广告力度则没有伊利那么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要买牛奶,脑子里第一反应会选择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