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衍生债权资产是什么意思
非衍生债权资产是指企业购置和持有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在实际信用活动中,非衍生金融资产是指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包括货币、债券、可转换债券、股票、债权、现金、应收账款等等。
以下是对非衍生债权资产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1. 非衍生金融工具
非衍生金融资产即非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实际信用活动中出具的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它包括货币、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用于表示实体经济中的债权和所有权。
2. 债权投资
债权投资是非衍生金融资产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企业购买债权并持有至到期。债权投资通常具有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特点。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张债券,债券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在购买时就已确定,企业有意愿并有能力将其持有至到期。
3. 可供出售投资
可供出售投资也是非衍生金融资产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在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投资。可供出售投资在初始确认时被计量为公允价值,并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中变动通过权益表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计入综合收益。
4. 非衍生债权资产的特点
非衍生债权资产具有以下特点:
到期日固定:债权资产的到期日在购买时就已确定,并且在到期日前企业有意愿将其持有至到期。
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债权资产的回收金额在购买时就已确定,或者根据债券协议中的还款条款可以确定。
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企业购买非衍生债权资产时,有明确的意图将其持有至到期,并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持有。
5. 非衍生债权资产的会计处理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投资,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初始确认,并按照摊余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在持有期间,非衍生债权资产按照摊余成本法计量,而可供出售投资则会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综合收益。
6. 非衍生债权资产的重分类
非衍生债权资产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发生重分类,即从一种类别转为另一种类别。重分类主要适用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一旦被指定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就不能撤销。
非衍生债权资产是指企业购置和持有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它包括债权投资和可供出售投资,具有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特点。对于非衍生债权资产,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并按照摊余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在一些情况下,非衍生债权资产可以发生重分类,并具有一定的会计处理要求。
- 上一篇:2022承德露露分红时间